一次面试复盘和男性说教

说到面试过程不舒服,其实就是我近几年比较有关注的事情——mansplaining。 当下的职场,处在决策层的大多数都是男性,很多人(包括女性)都对这种大家长式的说教,教导习以为常了,很少会被觉得是一种冒犯和不尊重。 社会的运行机制让男性主导了大部分的事情,让他们拥有选择、决定的权力,所以自然而然地享受权力带来的快乐——控制和说教。 在面试过程中,我遇到的男面试官比女面试官多,比例会在8:2左右,女面试官会更多地倾听你,男面试官更多地侃侃而谈自己的丰功伟绩,有些甚至是忘记了这是一个面试,需要考察能力和素质,以及解答面试者的问题,他们对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的履历业绩,或者是针对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互联网概念,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时不时还会问你一句:你知道......?你懂......? 当你在某个停顿的时刻恰巧接上一句自己的总结或者是思考的东西,他根本听不到,继续自顾自说,作为一个女性,我当时的声音和表达是被忽视的,没有看到的。
这是太习以为常的事情了,男性很少看到女性在表达的声音,即使这个声音足够对,恰好说中了他的点,他会下意识地觉得受到威胁:你怎么会知道这个?或者是下意识的惊讶:你怎么也知道这个? 这就是爱说教的男性的真实本质:傲慢。
顺便复盘一下最近一个面试;
因为没有去过的地方,在出发的时候去早了,离正式面试还有一个小时,被老板叫去面谈,这位老板看上去是很健谈,也不会搞所谓的教条,等级那一套,也给你泡茶之类的,是不摆架子,很慈祥的人。
总之给你一种你被受到重视的感觉,这对于深谙人际社交的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接下来的聊天过程中,基本上是他主导的,先是让我介绍一下自己,后来他就继续聊自己的这个公司,这个项目,说自己有一些什么样的资源和人脉,期间还谈到自己的儿子,因为我的大部分工作经历是聚焦于教育,所以,他也是拿我熟悉的领域开始聊天,我感谢他的体察,但是也看到了一个男性一贯的不自知的傲慢。
因为他认定我不懂其他的东西,他就拿和我熟悉的东西来聊,而且他还多次强调因为你在这方面比较了解,所以我就和你聊这些,还时不时地说:我知道这些信息量很大,你需要消化。 其实我都get到了他聊的东西,我作为一个弱势的求职者,我也没有说什么,只能尴尬微笑。
最后,他还说我看得出来你在思考,你有像我说的东西,blabla之类的,你看,这又体现出一个男性一贯的俯视,他们永远是站在高处看一个女性的,评判一个女性,好吧,应该说是求职者,可能我恰好是女性而已。
但是男性说教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整个过程都是他在说,我在听,期间我有接应一些话语,但是没有被看到。 他直接跳到自己的频道继续说,沉迷在自己的表达快感里,说自己在国外呆了很多年,那里的孩子就是从小很自信,很敢于表达,以及很自信地说自己很会表达,强调他自己的逻辑,情商,思考。 总之,男性说教是时代的产物,它无处不在。

一些碎碎叨叨的话: 辞职到现在已经整整两个月零3天了,快乐与焦虑是一半一半的。 快乐的是自己很喜欢这种与自己相处,思考与整理是一种生活秩序的重建,写写字,看看书,刷刷剧,然后一边做笔记,很充实,因为很多时候会冒出一些零碎的想法,所以就会时刻在本子上记下这些细碎的东西,保存精神产物是我坚持很久的一个习惯了。
然而焦虑的是,自己开始担心自己接下来的生存了,因为自己最多只能再维持3个月的生活开支了,所以我需要继续找的新的工作了。 而对于当下我的状态来说,出去面试找工作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素材,寻找经验的方式。 不过现在对于找工作也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了,以前对一份工作抱有很大的期待和执念,觉得一定要找到那种能够让自己很有发展,晋升很快,充分发挥自己价值的工作,最好能走上金字塔的那种,所以在面试中就会特别强调对晋升和成长的渴望,然而工作了这么多年,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金字塔就那么些位置,而且优秀的人也很多,竞争太激烈,即便你足够优秀,但是有可能半路杀出程咬金,或者各种职场争斗,让你在这个位置上心神不宁。 总之,普通人想要通过上班,工作来达成一个所谓的功成名就太难了,很多时候,就是个人和平台的合作关系,一份契约不会因为时间的增加就增值。
想要出头翻身除了能力,还要天时地利人和,而这样的概率本来就很小。 所以,现在面试基本上就是抱着一个去积累生活素材的想法去的,面试过程中的彼此吹嘘都是买卖双方为了实现自己有利诉求,买方想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人,卖方想给自己卖个好价钱。 以前因为对什么理想职业、理想公司、职场情怀有很大的执念,所以在面试的时候更多的是展现自己优雅、文青的一面:我比较看重职业体验,公司文化,企业价值观(等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也没有把自己卖个好价钱,不敢往高了说,只在自己前一份的工作基础上增加了1千来块,当我看到别人跳一次槽能增加个50%-60%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太恶心了,怎么老跟钱过不去呢。 现在去面试基本上几句话就知道对方想要干什么,所有的铺垫,描述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公司有多牛逼,自己有多厉害,然后所有的质疑和提问都是在暗示:你要价高了。 当然讨价还价更多的是和hr扯皮,不会直接和老板或者面试官谈,这也是为了给这些面试官/老板一个优雅的形象,毕竟砍价这种事总是会和菜市场大妈联系起来。 所以当下可能不太会纠结什么行业领域,只要比较正规,流程规范的公司,能达到我的薪资水平就会考虑,如果对方想和我减价,或者说我在天眼查上面查到一些不好的诉讼信息,我就不考虑了。
目前呢,参加了3个面试,拿到了1个offer,其实有一个面试我主动放弃了,因为面试过程让我觉得不舒服,后续二面我就委婉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