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世界与冷酷梦境 —— 镜头下的煤矿废墟新建筑
以下文章来源于A05工作室,作者唐小风
双鸭山市曾经是黑龙江省的“煤都”,而岭东区作为双鸭山市的发源地,因煤而生,依矿而设。随着煤炭黄金期的消逝,这座矿业城市的资源消耗殆尽,经济呈现了断崖式的下滑。在产业转型期的过程中,岭东区充斥着废弃的矿井和拆毁的房屋,凛冬将至,这里犹如进入沉寂的荒芜世界。


矿井与房屋(唐家骏拍摄)



荒芜世界(唐家骏拍摄)
当笔者再次走到白雪皑皑的这里,几经周折的看到基本完工的新建项目,却产生了迷幻版的错觉。建筑矗立在废墟之中,似乎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并没有真实的存在在这里。零下十五度的气温,下午三点半的落日,新与旧的建筑,生与死的城区,让这里形成了冷酷梦境。



冷酷梦境(唐家骏拍摄)
岭东客运站项目是以客运运输为主导,兼顾物流与展销等功能的公共建筑。这座于2016年设计的基础设施建筑承载了岭东老矿区的建设梦,力争为衰败城区重新注入一丝活力。



建筑夜景(唐家骏拍摄)
新建建筑展现了具有力量感的形体关系,四部分厚重的体块漂浮在山岗之上,逐渐融入周边丘陵地貌。建筑通过异形竖向支撑来承托体块,创造建筑前部的灰空间,使建筑在大地上参天成长,傲然耸立。



形体与灰空间(唐家骏拍摄)
大量钢结构体系在建筑中被使用,一方面通过桁架来解决大跨度空间;另一方面也运用钢结构来塑造建筑的形体变化。玻璃幕墙与穿孔铝板形成了建筑的表皮,与钢结构骨骼一体生成,展现了建筑的鲜明性格特征,也与周边的矿石肌理形成冲突与对比。

钢结构的计算模型


钢结构施工(唐家骏拍摄)

未装修的室内空间(唐家骏拍摄)

穿孔铝板(唐家骏拍摄)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经历了长期的阵痛,地域的劣势和发展的迷茫依然会伴随着这片土地一段时间,城市也将面临着建与拆的不断碰撞。我们希望这个项目即融入地貌又展现自我,即质朴浑厚又热情奔放,我们希望新建筑在这片老矿区具有崭新而真诚的态度。


建筑局部(唐家骏拍摄)
(注:本文照片及图纸版权归设计者唐家骏及设计单位哈尔滨天宸建筑设计所有)
高校设计课项目赏析: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1. 本科作品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乐活空间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6级高层写字楼建筑设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9级极小居住空间设计
2. 研究生作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19级近郊TOD设计
竞赛项目赏析:
1. 国内竞赛
2019第六届紫金奖·金奖作品: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第三幼儿园——住宅架空层遐想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巷世界——书院门巷景观更新设计
2019年AIM安宁金方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入围作品: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
2019年广州人民桥北桥头堡桥底空间设计第一名作品:红色港湾
2. 国外竞赛
2019年幸福古村泛博物馆竞赛一等奖作品:Below the river
2019年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作品:同一个屋檐下
项目分析:
讲座回顾 |【矶崎新之谜】展——“息”篇+“岛”篇
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新锐设计师如何在Benoy新作上讲海豚故事
Masdar城市入口设计,对自然的敬畏,对古典美学精神的追求和对技术革新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