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翼弃兵》左而不胶
严重剧透警告。
后翼弃兵(queen‘s gamebit)是国际象棋一种开局的名称,有的地方也翻译为《女王的棋局》,直译是皇后的开局。实际上用繁体的《后翼弃兵》会更好,简体和繁体的差别就在这个“后”字,繁体实际上更精准地表达了皇后的意思。
后翼弃兵是指白方第二步故意让兵被对方吃掉,实际上是为了打开皇后这一翼(左边)的棋路。这也是这部电视剧名称一语双关的地方,一方面是指本作的题材是女性国家象棋棋手的故事,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女主角由一开始的弃兵孤儿成长为女王的主线剧情。
国际象棋是比较新颖的题材,而女性国际象棋题材更是不可避免地讨论关于女性的社会议题。即使是女性主义这么强烈的题材,本作对于这些议题处理的分寸拿捏得非常恰当。
首先所有大女主电影或电视剧最让人担心的是女主角的爱情线比例过重,表面上是在说女性独立自主,实际上只是在加深男女在爱情方面不平等的刻板印象而已。也就是男性以工作为重,而女性即使可以工作,但最终都是要找个好人家的刻板印象。这样的电影其实是披着大女主外衣的反女性电影。《后翼弃兵》曾经也让我有这样的担心,结果还好,女主角的爱情线基本上是潜水的,潜了整部电视剧才浮面。最后也没有结婚这样的刻板剧情,只是轻描淡写,宁愿给女主和俄国公园老大爷下棋也不给女主角的情人一个镜头。一方面没有强调女性自主就要放弃爱情,另一方面也没有强调爱情对女性的重要性。
那么这是一部关于女权的电视剧吗?
不是。
这是一部关于女主角作为一个棋手的电视剧。片中有两个戏份比较重的女性角色,一个是女主角的母亲,一个是女主角的同学。两个人都是家庭主妇,也就是师奶。本片没有以一个批判的态度去看待这两个人的命运,反而是以一种悲悯的态度去对待。女主角的养母作为一个师奶,被丈夫抛弃,失去了作为一个师奶的基本条件。如果是一部女权电视剧,大可在这个地方大肆批评一番,但是电视剧更着重去描写养母会弹琴,有学识,即使会贪图小利,也是家庭困难造成的。直到生命的最后,女主角的养母还在追求不切实际的爱情,以及走在支持女主角事业的路上。而女主角的同学,在学生时期基本上是学校的万人迷,就是典型的美国拉拉队队长的形象,风光无限。结婚之后,和女主角的养母一样,变成了一个师奶,当女主角走在时尚尖端,一个镜头换一套衣服的时候,她却在曾经在学生时期看不起的廉价商店买衣服。电视剧对此没有严厉的批判,描写的手法更像是在描写一部悲剧。
对于这些女性的命运,本作没有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俯视,而是表现了女主角在廉价商店遇到女同学,对女同学的理解。同时又以独立自主的女主角的命运去对比这两个人的命运,体现出女性独立的重要。非常隐晦地认为这是社会刻板印象导致的错,而不是这些女性本身的错。
本作想表达对于女权的态度可以由一个细节看出。在女主角拿了州冠军之后,新闻报道的侧重点都是年轻的女性棋手,而女主角对于这点抱怨了一下,希望他们把重点放在国际象棋上。
如果不考虑题材的新颖和作品风格,将主角换成男性,将剧中所有角色的性别对调,对整个主线没有任何影响。这就是《后翼弃兵》左而不胶的地方,它意识到美国社会有各种关于女性的问题,它也关注一些社会刻板印象下诞生的师奶的生存状态,它在褒扬女性自主,却没有强调女性应该拥有某些特权和特别关注,它反而排斥这些行为。
这只是一个天才棋手的成长故事,和其他所有以男性为主角的电影、电视剧一样,都有热血、勇气、挫折、友情和成功。平等不是靠日以继夜的文化批判达成,而是接受承认各自的不同,但仍然知道大家都有着平等的机会。在机会平等的情况下,每个人命运的不同,只在于每个人不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