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魅力—传承人韩兴国成功入库《中国传承人才智库》
2020年09月27日,经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专委会召开专家组评审会议,一致认同山西省高平市韩兴国同志申报的“剪纸技艺”具有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价值,并向中国传承人网、中国乡土文化网《中国传承·人才智库》推荐入库。经审核完全符合入库标准,准许入库,授予受国家知识版权保护的非遗和传统文化《中国传承·人才智库》认证入库荣誉证书和“中国传承人”荣誉徽章。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了解,韩兴国,男,出生于1963年3月,系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寺庄镇伞盖村人,剪纸技艺传承人,高中学历。韩兴国出生在于建国初期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自小便爱画画,剪纸和面塑,在高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学厨艺做高平十大碗,雕塑面祭,面缮,后又到三晋国际饭店深造三年,多年的面塑学习给他在剪纸技艺方面打下了夯实的基础。韩兴国于2003年赴平遥古城学习剪纸,使他的剪纸技艺得到启迪升华,为了感谢毛主席和中国中产党带来的新生活,韩兴国在剪纸技艺大成之后,他带着一腔的爱国情怀,数十年来坚持为党和国家贡献了许多剪纸作品,其作品多次得到认可及表彰,并曾多次参加国家级大型会议活动,为此荣获民间剪纸艺术家称号。



《中国传承·人才智库》入库还在火热进行中,期待您的申报!让我们一起为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助力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