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爸 | 不让老年人被互联网抛弃
◎ 如果60岁的老人不会使用某项科技产品,要怎样教会他?
◎ 如果60岁的老人必须使用某项科技产品,该如何改进设计以便老人使用?
◎如果有的老人就是学不会这种产品,该有什么样的替代品?
如果这三个问题没有解决,那是哪里出了问题?
哪里出了问题?
最近,关于老人与互联网的矛盾频频上热搜。
宜昌一老人冒雨缴纳医保被拒收现金一事引发全网关注。
视频中,老人无助的神情令人心酸,背景上挂着的5个金色大字“为人民服务”,格外刺眼。

看着老人们在视频里愤怒或无助的样子,心疼的网友纷纷指责互联网“不作为”,没能照顾到老年人的感受。

殊不知,对于互联网而言,这题也超纲了。
从诞生到高歌猛进的头20年,互联网打交道的对象,大部分是一群35岁以下的年轻人。
服务“后浪”的公司享有资本世界最高的估值评价,羽翼初丰的“后后浪”被人掰开揉碎地研究,生怕错过下一个年轻人的风口。
与此同时,甚少有人关心前浪、前前浪在想什么,它们就像房子里的大象,明明数量庞大,却被视而不见。
反正大部分时间,它也不动弹。
直到2020年,大象一声怒吼,震破了次元壁。
截至2020年6月,50岁以上的网民占比猛然激增到22.8%,占据了中国网民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这一切发生得很快,快到“唯快不破”的互联网都傻了眼。
2020年3月到6月,全国中老年网民增加了6100万人,人数累计升至2.14亿。短短三个月时间,实现了最初十几年都没能达成的年龄层跨越。

点击放大
疫情、健康码、居家网购,令过去并不热衷于线上人生的中老年人,被迫加入互联网大军,而自诩成为新基础设施的互联网,对此却毫无准备。
重新规划路线
中老年人面临的,不是简单学会使用一个小应用、小功能,而是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学会一些列高难度的互联网操作,比如:
1.熟练掌握包括生活必需品一类的网购技巧;
2.充分掌握各大医院网上挂号的入口和方法;
3.掌握健康码登记技能,并能在各种场景下灵活调取;
4.在需要家政服务的时候,能够在网上自主预约;
5.在去银行、社区办事时能从容应对突然出现的各种智能操作。
这样的考卷难度,年轻人都未必能对答如流,才入网几个月的中老年人难免会发生剧烈的排异反应。
但我们除了要给老人时间,也要同样给互联网以耐心。
过去互联网对中老年人不友好,有些偏科,是因为大量数据游离在网络之外,非不愿,实不能也。
偶爸APP是全国首家一站式养老综合电商服务平台,专为全国中老年人服务的平台,包括商城、家政、养老机构、旅游、活动社区、向导服务、婚恋交友、健康咨询八大板块。

简化操作流程,方便中老年人一键下单购买,还可以让亲友代付哦~

下载流程

点击放大
赶快下载偶爸APP体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