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像(六)——PSF和共焦显微镜
我们上一节介绍了PSF在x-z(axial)方向也是具有尺寸的,那么当我们的样品存在高低起伏时,我们无法在一个固定的焦距下得到整个样品的清晰图像。图像是样品和PSF卷积的结果,理解为样品上每个点都为点光源,每个点光源的像都是PSF,见图1,上部分为样品,下部分左侧为样品在XZ平面和PSF卷积后的结果,我们选取焦平面的位置成像,见图一下部分右侧,我们可以看到图像中有模糊的绿色背景。这是由其他位置的样品的PSF对z方向的影响。

那么我们如何只让在焦平面上的物体对像有贡献呢?下面我们介绍共焦显微镜。
扫描共焦显微镜
共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其实和SEM类似,也是扫描类型的成像技术。
一束激光(红色箭头)通过小孔(pinhole)之后,由二分镜发生反射,之后激光通过物镜,焦点在样品表面。激光打在样品之后,使得物体发出的光向上传播(绿色),穿透过二分镜之后,被探测器接收。那么由于在接收端存在一个pinhole,使得不在焦平面上物体产生的光被阻挡在外(蓝色阴影所示)。只有在焦距点上的物体对成像有贡献。通过扫描刚兴趣的区域,得到物体的像,


那么我们像看蓝色位置的像要怎么做呢,我们仅仅需要把物体的位置上下移动,让自己想看的位置在焦平面上即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上下移动物体,让不同的位置在焦距上,将得到的图像放在软件中,可以得到3-D图像。
那么我的物体不发光怎么办,其实很多生物样品无法发光,通过对样品进行荧光染色,那么我们的物体就可以发光了。当然对于本身发光的半导体,并且发光波长在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内,那么就不需要染料了。
pinhole的尺寸:
因为我们受衍射极限的控制,一般接收端pinhole的尺寸为2M*0.61λ/NA,其中M为放大倍数。一般共焦显微镜将该数值命名为1Airy Uniut(AU),是最小pinhole的物理尺寸。在实际调试中,我们先选择尺寸比较大的pinhole,找到焦距后,在用小的pinhole来获得更清晰的图案。
扫描是如何完成?
在图2的基础上,我们腹肌一个扫描镜,通过镜子的转动可以达到激光在样品上的扫描。

拓展:
Marvin Minsky在普林斯顿结束博士学习两年以后,1957在哈佛发明共焦显微镜。图4为其手稿。

参考资料:
[1]https://ibidi.com/content/216-confocal-micros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