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砂藏》目录的来源
《碛砂藏》的目录收录在《大正藏》的《昭和法宝总目录》第一册中,被学界反复引用,但是很少有人注明这个目录的来源。我查了不少资料,凡是使用这个目录,基本都是引的《昭和法宝总目录》(以下称“昭和本”)。
《昭和法宝总目录》收录的是个排印本,必然有其来源。我们引用《大正藏》,会去核对《高丽藏》,但是引用《昭和法宝总目录》,又应该核对什么呢?
“昭和本”末尾有当初刊刻的愿文,愿文中出现了碛砂延圣院“藏主法忠”等信息,是很珍贵的资料。这个资料只见于日本,而在我国却没有发现。早在1984年,杨绳信的《论〈碛砂藏〉》就对愿文的真实性表示质疑。
我对“昭和本”的来源也很关心,但是苦于没有资料,无从核查。近日得朋友帮助,看到几篇关键论文:
小野玄妙 1929 《宋思渓版円覚禅院大蔵と資福禅寺大蔵》,《仏典研究》 2(18),页1—6。
鈴木宗忠 1941a 《宋版蔵経の基本目録に就いて》,《文化》8,页1135—1170。
鈴木宗忠 1941b 《宋版蔵経の研究:動機と目的》《宗教研究》3(2),页154—178。
以下略作梳理:
小野玄妙(1929: 2)提到,承蒙藤堂祐範的美意,去京都帝国大学图书馆参观,看到了《资福藏》和《碛砂藏》的目录。他认为这是天降福音,后来将这两个目录都收录到了《昭和法宝总目录》第一册中。
也就是说,“昭和本”是来自京都帝国大学图书馆的藏品(以下称“京大本”)。
铃木宗忠(1941a: 1163)进步一考察了《碛砂藏》目录的来源。他首先到京都帝国大学查看了“京大本”,并对该本做了简要描述,比如说这个本子是写本而非刊本。文章提到,“京大本”乃是藏经书院寄赠在此,且应是当初书院负责人中野达慧编辑正、续藏的时候从某个寺院搜集来的。
《碛砂藏》目录卷末出现了“大藏目录上下 常乐庵/右拜写 大机常住置之 守泽”这条题记。铃木宗忠根据藤堂祐範的提示得知,“常乐庵”在东福寺山内。他亲自去调查,在东福寺山内的大机院看到了原件(以下称“常乐庵本”)。(1941a: 1166)
从铃木的描述可知,“常乐庵本”有封面,封面上写着“藏经目录 全”几个字。需要注意的是,封面的情况在《大正藏》的“昭和本”中是看不到的,这几个字也是一样。另外,“常乐庵本”同样是写本,也不是刊本。而且从注释可见,是日本元文元年(1736年)大机院的住职守泽在常乐院抄写的。(1941a: 1167)
铃木宗忠的研究,除了发现“昭和本”来源于“常乐庵本”,还进一步考察了后者的来历。
由于他亲自到寺院里面看到了写本的原卷,因此发现在封面内写有“圣一国师将来/大藏目录写”几个字。根据这个信息,文章指出,“常乐庵本”最早是由东福寺开山圣一国师从中国带来的宋刻本。
宋刻本是在端平元年(1234)刊刻的,而圣一国师在端平二年(1235)入宋,淳祐元年(1241)回国,时间相符。
铃木宗忠的研究,其实已经解决了《碛砂藏》目录的来历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他提到东京大藏株式会社藏有對島神社供奉的《碛砂藏》。(1941a: 1136; 1941b: 358, 370)关于大藏株式会社的收藏情况,我目前还没有查到相关资料。
最早发现《碛砂藏》目录的现代学者,看起来是小野玄妙,但小野玄妙和铃木宗忠在调查该目录时,都提到了藤堂祐範的帮助。藤堂祐範名下有《大蔵経沿革史》(一音社,1927?)一书,尚未得见,不知是否有相关记载。
总结以上信息,如果要继续追查,可以从东福寺、常乐庵、守泽、圣一国师、对岛神社等几个关键词入手。
-
feifei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02 08: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