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有此事,不止一秒《一秒钟》

Part-1
当年,当有一个人看到放映员带着鼓鼓囊囊的铁皮盒子装着电影片子进村,天没黑之前,兴奋的全村都能传遍今晚到底看什么电影的消息。
一般是连放两片儿。
当年,开始放映前对着映幕做各种剪影动作,电影放映时每个人都展示出十八般武艺,前排的板凳马扎,后排的站在椅子上,自行车上,没有好位置的就跑到电影银幕反面去看。
电影一散场,就喊孩子的,叫姐姐的,回家睡觉。
当年,听着放映机器哒哒哒的胶片声,拿着磕破了沿儿的搪瓷茶缸子,泡上猴王牌茉莉花茶,蹲一晚上要比看双十一某台某音某猫晚会还来劲儿。
那可是露天的一晚上,脚发麻。
以上确有此事,电影是那个年代的精神食粮,影片中的场景也都似曾雷同,反反复复那几部黑白片子一刷五刷十刷,刷到放映布都能破出个洞。
这些事情在那个年代,处处都在上演。
Part-2
当场,范电影的干部腔儿一出来,就知道这个浑身是戏放映员,在这个分厂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多给一勺油辣子,随便一坐,同桌吃饭的人就自动回避,这是尊敬,也是崇拜,还是讨好。
当场,看到胶片子像肠子一样拖拉了满地,精神圣物就这么被糟蹋了,痛恨这赶车的傻孩子,更责怪那送片子的杨河办事儿怎么这么不着调,但当床单抬胶片进放映大厅,俯拍镜头犹如刚下十字架的圣徒被众人抬进去等待复活的仪式感,好笑又揪心,神圣而小心。嘘。
当场,一个劳改犯拿出刀子,威胁放映员儿得让他看到女儿,今晚是最后一次机会,放映员怂了立刻服软儿,前后判若两人,满脸堆笑的化解危机,每一句台词儿都像垫个包袱儿,一抖一笑场,一抖张劳改一行泪。他为啥这么玩命的要看到他闺女?他为啥要进去劳改?他闺女死了?怎么死的?他会下狠手捅死这个能剪辑大满贯的零事故老放映员么?他快疯了么?片中有的给了答案,有的没有给答案。
当场,张劳改并没有打赢这群瓜蛋子孩子。这群孩子里的追债人,虽然看似以强凌弱,但当初他毕竟也是愿意把珍贵的胶片儿台灯借给了那个孤儿弟弟,自白台词里说的明明白白,要不是实在买不着,也不这么逼你。
当场,范电影的洗影药水喝傻了自己的儿子;把电影胶片被毁的矛盾引向可能取代他的放映员后,又带领革命群众进行大抢救;举报了威胁他的逃窜劳改犯后,又给他把闺女剪了两格放在了他的衣兜里做个念想儿;还把用了20米做的升级版的彩色胶片儿台灯罩送给了刘闺女,你说,该怎么说他。
你看,全片儿的矛盾不管多么冲突,到底都没有个真正的坏人。
确有此事,这些小坏事儿,合情合理不合规,这就是一秒钟干净的大留白处理手法,都知道影子很大影射很多,不可说,不可多说。但你说不出片中人物的不字,一切看起来那么坏的处境下,大家还都往好里活着。
一个缺爸爸的闺女,一个缺女儿的爹,情感很拖沓,剪辑很利索,对白都惜句如金。
如果没有这个001号放映员的出现,这将是一个枯燥的干瘪事件儿。
范电影调控着影片故事的节奏,抢救胶片儿又是范电影这个人物最明快的节奏。带动事件起承转合,带节奏,既需要有个灵魂人物,也需要有个灵魂事件。
主人公是张劳改和刘闺女,主要推手却是这个层次感丰富的电影放映员。
当场发生了那么多为什么,当场都做了了结。
Part-3
当时,坏分子的名头能压死一家人。划清界限是一道防火墙,不管是主动也好,被动也好,都是诛心之刀。据说删减掉了一个题眼,坏分子的女儿在挣先进,洗刷自己被影响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死掉了。所以,影片成了拉开的一张空弓,张力荡然无存。在一秒钟影片的影片中,英雄儿女父女相认,影片中张劳改跟闺女已经是阴阳两隔,看着别人喜极而泣,自己而泣。
当时,劳改犯出逃被抓回去,罪加一等还是二等不得而知,在好事情抢先进到疯狂的年代,坏事情能坏到什么地步常常超出预期。但是,结尾给了个两年后,就像所有的童话故事都会留一个美好的结尾,张劳改出来了,刘闺女可以考大学了,对于扛过来的人来说,一切都比以前好了。
看似温暖的安慰性结局揪了一下心,那两格胶片最终没有找到,刘闺女以为她当初拿到了张劳改的重要东西,张劳改以为刘闺女给他捡到了他重要的东西,围绕着这两格胶片发生的一切可以结案陈词。
可张劳改和刘闺女都笑了,他们放下了,那场运动都过去了,过去的就过去吧,大家都得像被风吹的沙子一样,向前滚动,向明天滚动。
曾经,确有此类很多事情发生,不止这一秒钟的事件,当这些类似故事成了历史事件的数据报告,沉淀在每个人心里的会是什么?
这个是跟电影有关的故事,而不是有关电影的故事。
题材或许旧了些,亲情从来不陈旧。
张艺谋这一次开了个大局,说了个小事儿,旧瓶装老酒。选择不了时代,改变不了命运,至少亲情还捏在自己的手中。
不止一秒钟,感情或许是最长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