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婚姻教育
查看话题 >从《神仙传》到《青蛇》——滚滚红尘中的人妖之爱(谈神集2)
前几天看张曼玉版《青蛇》,结尾处白蛇死去,小青杀了许仙,法海怀抱白、许之子,面对将要离去的小青,似有悔恨之意。
看到这里,纵然是老夫这等惯看世情的刀笔小吏,也不禁感慨万千。许仙当然死不足惜,一个精神被阉割过的男人不过是块会喘气的臭肉,杀了也就杀了。但白蛇何辜?幼子何辜?小青何辜?世间有情众生何辜?
众生有情,这是当代人的共识。说起人妖相爱,自古笔记小说、稗官野史中多有见载,至明清尤盛。一本《聊斋志异》,在穷酸书生的意淫中,这些科举场上的失败者跟各种有钱、漂亮还喜欢倒贴的妖精大谈恋爱,花妖、树妖、猫妖、狐妖,只有观众老爷们想不到的物种,没有穷措大们PUA不到的女妖。
这边厢人妖大撒狗粮,那边厢和尚道士们态度暧昧,只要没发生《画皮》里那种杀夫事件,出家人哪里好为了挣点外快胡乱插手人家的家事?不能胡乱恰饭嘛。
由此看来,中国传统文化,至少是民间文化中,修炼者对待人妖之爱的态度,是宽松的。
但至少一千六百多年前并非如此。
晋代葛洪《神仙传》中有一则故事,大意是说:从前有个狸精,假装神仙显灵,骗吃骗喝,被道士识破后逃到某处,做了当地太守的女婿,还跟太守之女生了个儿子。后来道士赶来,把狸精和他跟太守之女生的小狸精都沙雕了。
书上说狸精被杀前向道士“叩头乞活”,短短四字,没具体说怎么个乞活法,又是为谁乞活。或许狸精已自知难逃一死,在哀求道士放过自己的孩子吧?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残忍,但却是早期道教善恶观的重要体现。
葛洪所处时代,正是道教从早期民间宗教向正统宗教过度的重要时期。在葛洪之前,道教信徒中虽然不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出身一流世家的士大夫(见陈寅恪先生《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四篇、第十篇),但仍然以底层民众为主,并且成为底层群众宣泄情绪、反抗统治的一种手段,如东汉末年之太平道之乱、汉中张氏之割据,东晋孙恩卢循之乱等,是极危险的不安定因素,不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因此备受打压。如果道教一直作为反抗世俗政权的民间秘密宗教继续活动,迟早会像摩尼教、白莲教一样,遭到世俗政权残酷镇压,从此远离中国人心灵世界的核心,沦为边缘和异端。
自晋代起,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四大天师为代表的道教精英开始意识到,必须要积极改良道教的教义,使其符合世俗统治者的需要;必须积极改良道教的仪轨,使其庄严有度,脱离上古方术种种血腥、淫亵的仪式,符合普通百姓的精神预期;必须积极改良道教的经典,使其玄妙思辨,符合士大夫阶层的趣味,与以优美、雄肆见长的佛经争夺高端市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个必须”,四大天师思想永放光芒。(韩秉方先生在《中国民间宗教史》大段论述这一时期,任继愈先生的《中国道教史》也有专章论述,讲的都非常透彻,在此安利一下。)
咱们把目光回到葛洪身上。葛洪虽然出身方士之家,但所学甚广,思想成分也很复杂。其在《抱朴子外篇》中专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他主张治乱世应用重刑,提倡严刑峻法,匡时佐世;对儒、墨、名、法诸家兼收并蓄,尊君为天;不满于魏、晋清谈,主张文章、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于教化。
由此可见,葛洪的思想中带有一定的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前者讲究“缘法而治”,后者讲究“缘礼而治”,无论法还是礼,指的都是统治秩序。归根到底,葛天师是个极重视秩序的人,这也是为什么《神仙传》所载仙人在天界多有职司的原因。
咱们再看《神仙传》狸精的故事。在葛天师看来,狸精乃是妖,太守之女是人,人妖殊途。人与妖相爱并诞下一子,是对秩序的极大破坏和挑衅,是最大的恶,必须加以诛除;道士遵从天意,杀掉妖物及妖子,是最大的善,将作为日后升天时的功德。葛天师写这个故事,并非像老夫写鬼故事一样,在漫漫冬夜里读给家里三只狗子,以此消磨时间,而是为了传达一种善恶观,一种价值观,更是向统治者表态:从今以后,道教将不再是统治秩序的挑战者,而是统治秩序的维护者。
于是,狸精一家三口的命运就这样被葛天师安排了。不管狸精爸爸如何机灵,能骗庙里供奉的鸡鸭果品养家;不管狸精宝宝多么可爱,有时候不小心把毛茸茸的尾巴从开裆裤里露出来,吓坏别的小朋友;不管作为人类的妈妈如何深爱自己的丈夫与儿子,忧虑一家的命运,夙夕难以成眠。
当道士手中的符箓为维护统治秩序而作时,杀掉的是妖物,灭绝的是人性。
宋代以前,书写是一种权力。普通百姓没有书写能力,只能任由士大夫和宗教精英们书写时间的规则法度,任他们在经史子集中贬低自己的宗教,罢黜自己的偶像,毁灭自己向往的,杀掉自己同情的。宋代以后,识字率提高,文化下沉,书写不再是石室金匮中的秘籍,贩夫走卒也有机会认识几个字,写出自己所思所想。从此以后,民间各种弹词、话本、小说创作出各种各样人与妖之间的爱情故事,这是对在三十六重天上俯视人间的诸神的反抗,是对身处九重宫阙中掌管俗世的帝王将相的反抗。
正如马西沙先生所说,世间芸芸众生,普罗大众,“虽然数千年来被压在金字塔的最下层,终生贫困,而且得不到文化的布施……熙熙攘攘,奔走于途。但他们亦有所思所欲、所喜所惧、所依所持,他们也有自己的幻想和理想,此案与彼岸。”
写到这里,我引李碧华《青蛇》小说里两段话。
她说:“每个女人,也希望她生命中有两个男人:许仙和法海。是的,法海是用尽千方百计博他偶一欢心的金漆神像,生世位候他稍假词色,仰之弥高;许仙是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年,给你讲最好听的话语来熨帖心灵。——但只因到手了,他没一句话说得准,没一个动作硬朗。万一法海肯臣服呢,又嫌他刚强怠慢,不解温柔,枉费心机。”
又说:“我很不耐烦,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是"西湖水平,江潮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每当夕阳西照,塔影横空,苍老而突兀,我便想:殊途永隔,囚在塔底的素贞,潜心静修之余,有些什么歌赋?或有:
-一不要提携男人。
是的,不要提携他。最好到他差不多了,才去爱。男人不作兴"以身相许",他一旦高升了,伺机突围,你就危险了。
没有男人肯卖掉一生,他总有野心用他卖身的钱,去买另一生。”
世间爱欲生死,百般纠缠,任你是一千年的修行,还是五百年的修行,一个不小心,遇上不值得的人,泥足深陷,从此便只能做个在佛前苦苦祷告的怨妇:“前事不计,只愿日后。”
只愿日后。
蔡襄《暑热帖》中一句话颇合此中境界: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惟愿妖精姐姐们从此睁大眼睛,远离许仙。
-
盘中弄水晶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30 12:35:51
-
Mr*佳航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24 22:48:36
-
豆友53885574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15 15:44:23
-
谷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5 11:02:38
-
明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5 10:13:45
-
Colett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5 09:59:49
-
水果侠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5 09:40:09
-
Ace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5 09:39:27
-
小王nann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3 21:46:17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7 22:17:24
-
宁N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3 20:54:2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0 23:43:15
-
拂衣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9 20:01:02
-
阿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8 22:45:55
-
狂奔天涯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5 21:58:35
-
豆友14078803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3 19:02:49
-
৫ºั٩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3 15:09:48
-
四点夕而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3 13:24:39
-
Punk Sweet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3 13:16:59
-
fufujuvj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3 10:29:06
-
豆友17480357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3 06:22:23
-
A-YA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3 03:04:33
-
二不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2 19:19:04
-
鲨拉酱皇帝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2 18:35:20
-
真正的江湖骗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2 17:14:14
-
黄柠檬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2 15:58:50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2 00:52:49
-
梦河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1 22:41:23
-
Downton lad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1 16:29:20
-
豆友138451743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1 14:51:07
团子大仙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易理、术数、灾异、最黑暗的命运——京房之死 (9人喜欢)
- 洪水——公元前30年中国灾异大恐慌 (20人喜欢)
- 天津街 (2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