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将结束,按照近年惯例对过去一年读书情况进行盘点。
原计划今年读书50本,后受到今年疫情影响,原定的出差和工作规划全部泡汤,我大把时间憋在家里无所事事,连手头的游戏都打完了,只能靠读书打发时间,因此今年读书数量激增。根据目前统计,非虚构类106种,虚构类19种,合计125种。其中没读完的和老书补登约10种,没列入清单的也有约10种,此消彼长差不多还是125种。
和去年一样,类别的划分是为了使清单更有条理,并不一定严谨,请勿见怪。标黄色的为好书,金色的为没看完的书,绿色的为补登的书。近几年的读书领域比较有延续性,今年的不少书目相当于前几年的扩展阅读书目,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可以点击查看前几年的盘点:
我的2019读书报告
我的2018读书报告
在有延续性的基础上,今年读的书更多更杂一点,所以除了过去的非虚构类虚构类划分法,还想专门讲一下令人(我)失望的书和超出我评判能力的书,这些书不少我没看完。
一、令人失望的书
1.科学&技术
今年又买了不少词典学的著作,其中《The Oxford Handbook of Lexicography》是本年度词典学和全分类最贵单卷本书籍,花了我500多大洋和1个月的时间,到手后令我大呼上当。书的广度是有了,但每个章节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在该专业之内无法和我以前买过的专著相比,跨专业比较更是被我去年买的《国防经济学手册(第二卷)》秒得渣都不剩。猪跑我还是见过的,多人合著不意味着质量上就可以放飞自我。
2.科普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感觉是给不太读科学和科普类书籍的人看的。
非常糟糕的购书体验,要不是它我都不会想到盘点令人失望的书。总体来说这书质量不错,但原著的标题明明是Engineers,引进后却很鸡贼地把“工程师”改成了“工程”,人物传记类书籍就这么摇身一变成了工程巡礼类书籍,宣传软文还欲盖弥彰地说什么这本书由“技术年代和工程师”两条主线构成。我呸。
3. 社会&政治&近现代史
家里领导研究PUA问题所以买了这么本书,我出于好奇翻了翻。典型的美式畅销书,几句话能说明白的事非要写成小说,故弄玄虚。
4. MBA课程相关
今年这个分类里大部分的书都不值得看。不一一列举。
5. 玩乐
这个就不用我说啥了吧。把它划在玩乐类书籍里足以说明一切。
又一本引进时在标题上玩文字游戏的书。这本书主要是讲科幻小说相关,跟标题和封面剪影里的现代武器没什么关系。
二、超出我评判能力的书
我经常买杂七杂八的科普或专业书籍来看,行业无固定范围限制,甚至还曾顶着收银员鄙视的眼神强行买过《Prostituição em Luanda》(看不懂请自行谷歌翻译)。能搞清楚一个领域固然是最好的,即使做不到,能见识见识这个领域有多复杂、研究达到了什么水平,也很有趣。常言道“隔行如隔山”,现在实际上我们往往连隔行的这座山有多高多大都不清楚,这才是最要命的。下面这几本,我不敢说我能看懂多少,也不敢评判好不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
现代宇宙学和科普书籍里的宇宙知识已经不是一个次元了。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是个爱好者,请勿购买此书,实在想买先试试看懂目录。
以数据为主,没给太多分析和结论,外行自己读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三、非虚构类
合计105种,本节只盘点好书或值得一提的书。
1.科学&技术
今年的科学技术类书籍主要集中在建筑、军事、经济金融、辞书编纂领域,另有小语种教学、宇宙学相关书籍各一本。
这本书其实外行还是可以看的。对照着今年发生的几件大事读,能看到不少有趣的东西。
辞书编纂领域的好书。这种依托畅销工具书编纂过程写就的专著,国内一共也没多少,但每本质量都很高,值得全收。
2.科普
今年的科普类书籍口味较杂,10种书基本每种都属不同领域,硬要划分的话机械和工程类较多。
来自摩点众筹。国内的铁道文化比较小众,本书可能是该领域在2020年的独苗,但作者团队没有恃宠而骄,整本书信息量大、印刷精良、诚意满满,众筹的赠品也都做的一板一眼。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摩点好评率应该是100%,豆瓣目前是9.8分,值得搞一本收藏。
非常有趣的题材,非常用心的编写,是本折纸爱好者小时候会喜欢的书,只可惜出现的太晚,我已经是个大人了:(
可能是国内最好的航空发动机科普书籍,编写团队由院士领衔,权威性、可读性都很强。只不过,航发终究太复杂,即使编写团队把能做的都做了,本书还是比一般科普类书籍难懂,想认真读要有心理准备。
3.技能&实务
共13种,以工程、外语为主,外语包括法语2种、英语2种、葡萄牙语1种、西班牙语1种。
迪士尼乐园项目团队的大作,妈问跪级别的好书。与一般的工程类项目相比,主题乐园不仅综合性更强,还要考虑游乐项目、IP的运营管理,复杂程度不可同日而语。真心佩服这个团队。
引用本书自己的介绍:“作为工程技术法语领域一本开拓性的书籍,本书在理论上对工程技术法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开山怪级别的书籍,站位很高,不局限于抠细节,更多的是对工程技术翻译理论和理念的探讨,其他语言从业者也可以参考。
这本书倾向于实务,适合边练边看,直接翻看是暴殄天物。美中不足的是,本书的着眼点还是集中在翻译技法,对不同专业背后知识的理解有待打磨。建筑设计那章,很多地方把建筑术语给当成文学语言给处理了。
4.经济&管理
共15种,基本都是好书。
同事推荐的书,非常值得看,但最好去读原书的网络连载版,纸质版有删减。
其实原本想把这本书划到“令人失望的书”里。鹤总的文章水平毋庸置疑,可后面其他机构写的文章就差点儿意思了,剔掉鹤总的文章,剩下的单独成书大概也就2-3星水平。
本书实际上是作者律所的宣传用书,但还是很系统地梳理了家族财富保障及传承的方方面面。近几年,见证了身边诸多人间悲喜剧后,我深感这是每个成年人都应了解的课题。
本书其实应当归类到超出我评判能力的书里。这几年我一直在找项目融资方面的书看,说实话能看的不多,大部分都是靠堆砌知识点和法条撑篇幅撑出来的,钱给够我也能写。而本书的作者把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没有深厚的积淀和对行业的热爱是写不出来的。虽然书中的知识我在实践中用不到,但本书着实让我见识到了“隔行如隔山”的山有多大。
作者是国开行系统的领导,书写的比较四平八稳,外行看可能会觉得很枯燥,原本我觉得没必要提这本书。但经历了今年年底中美间的新变化后再来看这本书,感觉又能读出些不一样的东西。值得放在手边多读几遍。
下半年比较热门的一本书,个人觉得不需要我多说什么了。马云和蚂蚁的事,黄教授几年前就有论述,回过头来再看令人唏嘘。
严重被低估的书。看完后,我感觉作者在该领域的造诣不低于上面那本书的作者在信息技术产业的造诣。作者在几次考察时的即席讲话都很值得认真研读。
中信官修历史2,买来准备留到出差时看的,受疫情影响一直没走成,这本书也就没怎么看。看了前言,感觉2的风向要转,盲猜会比1写的更“收”。希望明年找机会读完。
5.社会&政治&近现代史
共14种,质量参差不齐。
配合《美国陷阱》看口味更佳。不过这本书同样有美式畅销书的毛病,无用的故事太多。
引用我的短评:“土味,魔幻,质朴,有趣。以后肯定不会再版了。历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算是对那个疯狂年代的见证。
全面细致的非洲独立史,生动流畅的译文,想了解近代非洲读这套书就够了。
虽称为《词典》,但我感觉更适合归类到文化类书籍。介绍了南部非洲2000多个地理和行政单位的概况、名称来源。个人最赞叹的还是作者对众多地名来源的考据,做过的人才知道有多难。
6. MBA课程相关
共10种,实际看了更多,因为烂书太多没有全记下来。
为写MBA论文查了很多企业风控领域的资料,看了几十本当厕纸都嫌硬的烂书。而本书是当中为数不多的好书,可能也是该细分领域在国内公开出版过的唯一一本专著(其他的都是论文)。
今年成功拿到MBA毕业证,明年起不再有这个分类了。类似内容合并到经济&管理类里。
7. 文化&古代史
今年看得比较少,共5种。
我一直对夏商周史很感兴趣,本书是这几年我看过的最好的一本。
《牛津英语词典》第二版(20卷本的那套)前主编的回忆录,其实和上面的《辞海论》有些类似,但本书以回忆为主,不太涉及技术层面的探讨,因此划到了文化分类里。同样是词典编纂领域不可多得的好书。
8. 工具书
由于某个原因,今年继续看了很多工具书,登录在豆瓣的有19种,未登录的1种,此外还有几本虽然看了但不纳入统计。涉及语言、油气、建筑、工程机械及其他多个行业,主要包括中文、英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6个语种(《多语种工程机械型号名谱》共8个语种,不计入内)。工具书当然不可能每本都一页一页看完,但大概有5-6本做了逐页翻阅或比对,约10本就体例和部分内容做了细致研究,其他的以备查为主。近1200页的《葡汉词典》(没列入今年阅读书目)今年大概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半。
我通常看不起靠数据和图表堆砌起来的书,而本书是个例外。能把如此多的资料汇总成册,绝非一般人办得到。这也说明了,看似再简单的工作,能做到极致就会有价值。这本书现在是我的案头参考书之一。
原书极好,可惜中文版是字对字翻译为主,没有给出书中英语术语在中文里最直接的对应词。
老书补登。被埋没在历史中的好词典,很多陆老神仙《英汉大》查不到的词义还是要靠它。
老书补登。全书近5000页,每次在公文写作中遇到困难时都要把它请出来,保证药到病除。感觉可以用一辈子。
9.法律&文献
法律类书2种,专题研究的法律条文就不提了。语言和词典编纂类期刊51期,论文60篇,涉及汉语、英、德、法、西、葡、俄等多种语言词典编纂(是关于X语词典的中文论文,而不是X语写的论文!)。
这本书我是和《主题乐园总控管理》一起看的,大开眼界。“港珠澳大桥”区区五个字,似乎人人都可以点评。但这五个字背后蕴含的智慧和努力,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仅就本书所涉及的港珠澳大桥相关的法律工作来说,如果没看过此书,可能很多人终其一生也见不到如此复杂的事物。
四、虚构类
1.文学&小说
安哥拉作家Agualusa写的基于安哥拉内战背景的小说。以我对安哥拉的了解,你说这是纪实文学我都信。
我是先看的电影后看的小说原著,感觉小说被过誉了。看看电影版足矣。
老书补登。不能说不好,但确实把三体原著提上去的高度又给拉回来了,还堵死了三体开续作的路。
2. 漫画
连载中后段入坑,已全部看完。很多人说鬼灭“德不配位”,个人感觉鬼灭能火还是合理的。仅就我个人而言,JUMP黄金时代优秀作品一大把,到民工漫时代只有三四部能看,火影完结后只能看海贼。而海贼这几年的剧情和设定越搞越复杂,人物越来越无脑,仿佛一部设计精巧时速20的老爷车,如果有得选我早就弃坑了。鬼灭则恰恰做到了海贼做不到的事:没有复杂的背景设定,剧情简单直接,人物性格不脸谱化,回忆长度恰到好处,完结干脆利落。鬼灭原本可能不会这么受欢迎,全靠海贼衬托。
早几年,海贼王和尾田是完全不能批评的,谁说不好谁就会被海卫兵批斗。而这两年随着尾田逐渐走入死胡同,海贼正逐渐被过去的光环反噬。真心希望尾田认真做做减法,让海贼善始善终。
至少到去年为止,村田就和曾经的尾田一样,容不得半点指摘。而在用重置地狱折磨读者一年后,村田的风评也受到了反噬,现在在网友口中村田又成了一拳凉凉的罪魁祸首,只会画SE图的小画匠。现在我也很怀疑一拳未来能走到哪一步。要不重置版和原作版趁早分家吧。
同样是追了很多年的漫画,近几年陷入了疯布拉+特别篇地狱。希望别再拖了。
3. 玩乐
摩点众筹的《谜宫》系列第二作,质量保持稳定,然而江湖已不再是那个江湖。自从《谜宫》第一作取得创纪录的成绩,摩点众筹上的解密书如韭菜般一茬一茬地冒了出来,新兴市场瞬间变成了红海。不止我对解密书PTSD,有人甚至因为不想看到解密书而卸载了摩点。坦白说《金榜题名》我没玩完,第三作会不会买也不好说,但这个IP在我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祝善始善终。
《忍者神龟终极视觉进化史》
摩点众筹的怀旧书,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变成正式出版物,拖了近一年才拿到的仅仅是“试读版”。但福哥领衔的团队不靠情怀靠诚意做事,把一个本应夭折的项目做到了极致,最终在摩点收到了不可思议的100%好评率,这个过程还是很值得复盘学习的。
五、2021年读书目标
依旧是50本,非虚构为主,质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