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furt】在法兰克福品尝苹果酒
法兰克福位于德国,不是法国
从伦敦飞法兰克福(Frankfurt)的飞机上,我旁边坐着一个出差回来的本地商人。
聊了一会,发现他居然是一个中国进口商,负责进口中国生产的运动器械。
我很奇怪,因为众所周知,德国制造一直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高质量,为何还需要到中国去采购。
他说,确实,质量虽没德国产的高,但是胜在售价便宜,不到德国造的价格的一半,所以即使质量不如德国造但还是很受大家欢迎,市场潜力非常大。
看来Made in China这些年真是深入人心了。
下飞机前,他告诉我们他妻子来接他了。在他得知我们要去市区后问要不要搭我们一程。因为我们到达的是一个离市区非常远,大概在市区以西约110公里的一个机场,Frankfurt-Hahn Airport(建议来的话还是坐到市中心那个机场,Frankfurt Main Airport,欧洲第三大机场,交通方便)。
他和他妻子非常好心地把我们从机场载到了市中心的旅店,沿路还特意带我们绕进葡萄庄园小镇兜了一圈风,nice people nice Frankfurt!
有两位著名的人物都出生于法兰克福。
一位是用毕生创作《浮士德》的歌德,和16岁就被纳粹德国迫害致死的写下《安妮日记》的安妮。
法兰克福于他们,是故乡,也是永远的痛。
可远离了二战的如今,这个德国第五大城市,承载着工业、经济中心的重要角色。
在青年旅舍稍作安顿,便下楼到对面的罗马广场溜达溜达。零零星星的行人,开阔的建筑,你绝不能相信这就是市中心。




在广场边先尝尝著名的法兰克福香肠和苹果酒。

香肠是水煮的,从热水里捞出来,配上一点酸菜和土豆,撒一点酱料,还挺香~

苹果酒(AppleWine)是法兰克福的一个特色。它的出现还得追溯到18世纪中叶,全球变暖的趋势使得葡萄藤再也无法在法兰克福成熟,于是人们开始寻找葡萄酒的替代品。这才发明了苹果酒,它同样有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如果你在法兰克福看到餐厅门口挂着绿色的花环,那么代表这家餐厅有苹果酒供应。点一瓶酒,配点培根、猪排,爽口不腻。
广场的一侧是旧市政厅,它由3座人字形的建筑构成,上面还插着德国国旗。它曾经遭受了百年的战火摧残,如今重建之后依然完好,已经成为了法兰克福的象征。

广场中央是正义女神的雕像,另一侧是老尼古拉教堂。

正义女神是在东西德国统一之后修建的,意在提醒着人们:和平来之不易。
老尼古拉教堂建于1260年,是后期哥特式建筑。早期用于神圣罗马帝国宫廷的礼拜堂,之后成为城市议员的弥撒和祷告堂。每年11月会在这里举办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

走到了圣保罗教堂,这是德国“民主的摇篮”,因为德国第一部宪法在此颁布。那时的议会厅,空荡的大厅,围满了一圈圈的桌子。


走近坐下,仿佛身边坐满了当时的王公贵族,商讨着如何保卫城邦。如今它已经不具有行政功能,而是作为纪念馆开放。
再往前走一点就能看到法兰克福大教堂了。




这是整个城区的缩略图,法兰克福大教堂伫立在城市中央。城市沿着美茵河而建,自然环境独好。


美茵河从城市中间穿过,河上有一座很有来头的铁桥。

19世纪,当时人们从城区去往周边乡村极为不便,而且那时候的老桥并不能支撑马车通过,更无法支撑工商业者们的运输需求。于是市民开始向政府请求修一座新桥来改善交通状况,可是市政厅并不理睬,觉得修新桥成本太高,不划算。不得已,市民们只得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协会、筹集资金,才修了这么一座铁桥。铁桥于是也用了协会的名称来命名:Eiserner Steg。


意外的是,桥上也被挂满了同心锁,原来全世界的情侣们都喜欢这么玩儿。
离开的时候,在火车站门口,居然开着一家重庆小面!还是中文写的招牌。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能看到在国内再熟悉不过的重庆小面,真是分外亲切呀~
再见了,传统而冷静的法兰克福。
其它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