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你为何如此卑微
这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最知名的一本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叫苔丝女孩的故事。她出生在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父亲懒惰喜欢饮酒,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有一天财富能够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而母亲天真,虽养育了六个孩子,却始终不能承担起母亲的责任,比起母亲的角色,她更像个孩子。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苔丝不得不担起家庭的责任。在家里唯一一匹马死掉后,苔丝家陷入了困顿,既没有钱重新买一匹马,也因为没有马无法继续谋生,在如此困境之下,面对母亲的苦苦哀求,苔丝不得不去求助同姓氏的远房亲戚。这位亲戚家的儿子,苔丝的表哥阿力克觊觎苔丝的美貌,总想将其占为己有,虽然苔丝有所警惕,由于成长过程缺失母亲对自我防护的教育,还是被阿力克强暴,并独自生下一个孩子。
在苔丝的认知中,结婚一定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她并不爱阿力克,即便做一个单亲妈妈,她也不愿意接受阿力克的帮助,更不能与阿力克结婚。当然这是故事的开始,失贞之后的故事才是小说的核心。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个未婚的女孩生下孩子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是宗教和道德所不容许的,苔丝生下的孩子也被认为是罪孽,就连苔丝的父亲也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伤风败俗的事,因此极力阻挡为这个孩子受洗。此时的苔丝是勇敢的,坚强的,她承担起这一切,没有人给孩子受洗,她自己为孩子受洗,即便忍受他人异样的眼光,她也勇敢地外出工作争取生活费。
不幸的是,她早产的孩子最终还是离去了。教会不愿意给未婚生的孩子一个基督徒的葬礼,在当时普遍的认知中,如果孩子没有接受教徒的葬礼,死后就不能上天堂。为了孩子,苔丝勇敢地发出抗议,“跟我说话,不要像上帝对待罪人一样,像你这个人跟我这个人说话,跟我这个可怜的人说话”。她多勇敢啊,就算所有人都认为她有罪,她也不认为自己有罪,因为这不是她自愿的,她也是这件事的受害者啊,她不是一个罪人,她是一个理应得到同情的受害者啊!

然而这样勇敢自尊的苔丝在遇到一个她爱的男人后就变了。
孩子去世后,苔丝不愿意待在家里,她想去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在一个农场里,她找到了一份挤奶工的工作。也是在这里,她遇到了此生的最爱——安琪儿。
安琪儿是一个出身良好,长相儒雅、有学识、爱读书、有思想的青年,牛奶场的女孩子没有哪个不为他倾倒,苔丝当然也不例外。安琪儿像个王子一样,他甚至会弹钢琴,在午后的玻璃房,他安静弹琴的样子,始终萦绕在苔丝的脑海里,就这样,苔丝深深爱上了安琪儿,甚至不能是爱,是信仰,苔丝认为他不是一个凡人,他是“智慧的精灵”。
面对这样的安琪儿,苔丝原本的勇敢自尊都消失了,她变得自卑,不自信,甚至对自己的过去耿耿于怀,她发现了自己的罪孽肮脏,她认为自己的过去是不可饶恕也不能弥补的缺陷,她甚至想“像她这样失贞的女人,是不配拥有被爱的权利,更不配享有美好的爱情和婚姻”。
然而苔丝的美丽、纯洁深深吸引了安琪儿,他认为苔丝就是“纯洁道德”的化身,而纯洁的道德是安琪儿一直追求的,他狂热地追求苔丝,向她表达自己的爱。就这样,苔丝无力招架,最终决定嫁给安琪儿。可即便接受了安琪儿的爱,苔丝感受的不是幸福,是煎熬。一方面她不想欺骗安琪儿,她想要向安琪儿表露她过去的一切;另一方面,她又担心安琪儿不能接受她的过去,抛弃她。在他们结婚的当天晚上,安琪儿向苔丝透露了他一直隐藏的一个秘密,他曾经迷乱的生活,和一个女郎厮混的过往。受到安琪儿的鼓励,苔丝也勇敢把自己的过去说了出来。苔丝宽恕了安琪儿,可安琪儿没有宽恕苔丝,他认为苔丝不再是他爱的那个苔丝了,在他面前的这个女人不是苔丝,他没有办法再和苔丝一起生活。于是他抛弃了苔丝,去了巴西。
厄运一波又一波到来,苔丝的父亲因病去世,她无力承担一个家庭的生活。就在这时,阿力克回来了,他依然沉迷苔丝的美貌。为了家庭,苔丝把自己卖给了阿力克,她接受了阿力克对家庭的帮助,同时与阿力克生活在一起作为回报。不久,安琪儿也回来了,在巴西九死一生后,安琪儿决定回来寻找苔丝。苔丝还是深爱着安琪儿,但是和阿力克在一起的苔丝无颜再面对安琪儿,极度羞愤绝望之下,苔丝杀了阿力克,最终自己也走上了绞刑架。

读完小说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我在思考苔丝的悲剧,为何一个漂亮勇敢自尊的女孩子最后会落到这样的下场?是爱,更准确的说是卑微的爱。
在小说里,苔丝前后有非常鲜明的对比,遇到安琪儿之前的苔丝是勇敢的、自尊的。即便被阿力克强暴怀孕,她也不愿意嫁给阿力克,虽然嫁给阿力克意味着她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她选择了拒绝,面对世俗的指责她也要拒绝,因为她不爱阿力克,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她更不认同失贞是罪恶的,所以她勇敢直视旁人异样的眼光,可以跟教堂的牧师据理力争,这是苔丝的认知和人格,连作者都忍不住形容她“以尊严的神态平静地直视人们的面孔,即使手里还抱着她的婴儿”。
可是为何这样坚强尊严的苔丝在遇到安琪儿,爱上安琪儿之后就消失了呢?在与安琪儿的相处中,苔丝处处充满了自卑和自惭形秽。“苔丝把安琪儿看成一个智者,而没有把他看成一个普通人,她就是这样把他拿来同自己作比较,每当她发现他的知识那样丰富,她心中的见解又是那样浅薄的时候,要是同他的像安第斯山一样的智力相比,她就不禁自惭形秽,心灰意冷,再也不愿作任何努力了”。“在她崇高的信任里,他身上能有的就是美德——他懂得一个导师、哲学家、朋友懂得的一切,他身上的每一根线条都是男性美的极点,他的灵魂就是一个圣徒的灵魂,他的智慧就是一个先知的智慧。她爱上了他就是一种智慧,作为爱情,又维持了她的高贵,她好像觉得自己正在戴上一顶皇冠。因为在她看来,他爱她就是对她的同情”。多么卑微啊,在这样的自我对比下,苔丝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的过往是洗刷不了的罪恶肮脏和丑陋,拥有那样不堪过去的自己是不配拥有爱情和幸福的!她慢慢地认同世俗对“失贞”的认知——失贞是一种罪孽。
可是之前即便面对上帝和教皇,她都能抗议并发出“如果你们认为我的不幸是一种罪孽,那我就永远不进教堂”这样的宣言,她是勇敢到可以放弃上帝的啊,安琪儿难道是比上帝还高尚的存在吗?

可安琪儿真的是像苔丝心中所想的那样完美吗?并不是,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他表面上反对世俗意义上的道德,实际上他追求的是更加纯洁的道德,不含杂质的极端纯洁的道德。他心中的苔丝,没有良好的出身,清纯的外表,符合他对纯洁的定义。在他得知苔丝悲伤的往事后,他不能接受,因为过往玷污了他理想中苔丝圣洁脱俗的形象,所以他不断对苔丝说“我以前一直爱的那个女人不是你”,因为你失去了贞洁,你不再是那个纯洁无暇的苔丝了。“失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缺陷,能够让一个善良、真诚、美好、正直的女孩子因为这个变得一文不值。
可是安琪儿自己也不是完美的啊,他也失贞过,正因为他向苔丝承认过去和一个女人厮混,苔丝才受到鼓励,说出了自己的悲伤往事。他主动承认是因为正直吗?我认为不是,因为在他承认之前他就笃信自己会被苔丝原谅,这是一种充满优越感的男性自信。苔丝以为自己同样拥有被拯救、原谅的权利,可是安琪儿并没有,不管苔丝怎么追着问“安琪儿,我原谅你了,你为什么不原谅我”,他还是抛弃了苔丝,明明知道这种抛弃彻底将苔丝推入生活的深渊。这是一种多么愚昧、残忍的贞洁观念啊!同样是犯错,为何男人被原谅,而女人不被原谅呢,所以即便作者把安琪儿描写地多么神圣,圣洁,我也很不喜欢这个角色,他甚至比强暴苔丝的阿力克更为可恶。
阿力克对苔丝造成的伤害并没有击倒苔丝,苔丝还是那个坚强勇敢正直独立的女孩,但是安琪儿做到了,他用自己无情的抛弃彻底否定了苔丝。阿力克玷污苔丝的身体当然可恶,但是安琪儿却将苔丝的灵魂打入地狱,这才是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
此去经年,安琪儿又回来了,他来找苔丝,向苔丝忏悔,浑然不觉自己对苔丝造成的伤害!一个人怎么可以这么自私,这么任性,随意出入别人的人生。他这么做无非凭借的是苔丝对他深刻的爱。可这对苔丝多么不公平啊,自己的人生被安琪儿搅乱了,一团糟,他的抛弃让苔丝深信自己一文不值,因为失贞变得毫无价值。所以苔丝才会为了家人接受阿力克,把自己卖给阿力克。在此之前,即便是被强暴生下孩子,苔丝也不愿意接受阿力克,接受阿力克的帮助。安琪儿的抛弃让苔丝对自己失望,对生活绝望,这样的她还有什么理由去坚持呢,万念俱灰之下接受了阿力克的交易,而这一切都是安琪儿造成的。
更可悲的是,安琪儿又回来了,带着一种无辜、深情的样子回来了,向苔丝承认之前的错误,并表达自己对苔丝的爱。苔丝怎么做的呢,她认为她所有的悲剧都是阿力克造成的,如果最早没有被阿力克强暴,后来没有因为家庭压力接受阿力克,那么安琪儿就不会抛弃她,现在回来找她的时候,她也不是以这样的状态与安琪儿相见。阿力克是一切悲剧的源泉,所以她杀了阿力克。
阿力克固然可恶下流,但是真正造成苔丝悲剧的是安琪儿愚昧的贞洁观以及苔丝对安琪儿卑微的爱。至始至终安琪儿都是苔丝心中的上帝,是神圣的,他的话就是信仰和宗旨,所以安琪儿根本不必祈求苔丝的原谅,苔丝从来也没有觉得安琪儿有什么错。哪怕是自己要死了,她也要安排自己的妹妹和安琪儿在一起,代替自己好好照顾安琪儿。这是多么卑微的爱啊。

看完了小说,我为苔丝感到痛心的同时,一直在思考的是什么才是卑微的爱,如何在爱情里判断这卑微的爱。人是很感性的动物,受情感支配,很容陷入某种执念,从而忘记了思考与判断。真正的爱情一定不是苔丝这样子的,跪着爱一个人,完全打开自己的大门,让对方随意进出。爱情的形式千千万万,但永恒不变的是,在爱情中感受到自己与对方的好,有欣赏与被欣赏的愉悦,让不自信变得自信,让自信更散发光芒,你会看到自己和他的价值,感受到无尽的力量。
非常推荐女孩子以及妈妈都能看一看哈代的这本小说,审视下自己的爱情,也愿天下美好的女孩子们都能拥有平等幸福的爱情,让我们在晴朗的天气能够看到光,在阴雨天也有往前走的勇气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