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暴雨
在坡县这几个月,我养成了随身带伞的习惯。
其实不喜欢打伞,主要是觉得用完之后还要叠起来很麻烦,如果雨不大的话连伞都懒得取出来,就这样淋着雨走。奈何坡县的雨实在是不讲武德,变天的速度堪比女孩子的脸色,前一分钟还是阳光明媚,半分钟后突然一片乌云就遮盖了视线,黑压压的一片。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铺天盖地的雨点就已经砸在了脸上,闪电在瞬间点亮天空,低沉的雷声紧随其后。在斑马线上走到一半的人不顾形象地仓皇逃窜,屋檐里与屋檐外被绵密的水幕分隔开来仿佛两个世界。路上的汽车打开了大灯,灯光照射下的雨滴异常清晰,车轮压过积水展开了一扇翅膀,红色尾灯的倒影被晕染散开,就连地面本身也笼罩在水雾里模糊不清。在这样的雨里,打伞也失去了意义,单薄的伞布完全无法阻挡雨弹的攻击,随身带伞只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顺便对坡县的天气表示尊重罢了。还在屋檐下这样想着的时候,发现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了,离开和到来同样的悄无声息。阳光还没来得及突破云层,先前的雨水带走了一些闷热,风一吹,难得的会感觉到一丝凉爽。红绿灯倒映在还没蒸发的积水里,行道树的树叶上雨水还在滴答滴答。行人又陆陆续续出现在人行道上,一切又回到了井井有条的状态,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


淋雨这种事我觉得我还是挺有经验的,毕竟在电闪雷鸣和倾盆大雨中摘下眼镜骑车的经历想必不是谁都有。前五分钟还抱着及时止损的心态,对躲雨这种事抱有幻想,身上每多淋湿一点,心中的焦虑就又多一分。五分钟之后,意识到为减小损失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部木大,决定放弃挣扎。与其在雨中唯唯诺诺得像个沙口,还不如大大方方的享受这一切。不要低头,皇冠会掉,随手捋一捋正在往下滴水的头发,任它风吹雨打,爷自巍然不动。摘下眼镜,反正镜片上沾满了水的它也暂时失去了使用价值,一片模糊让我看不清这个混乱的正在熵增的世界。走路的姿势一定要潇洒且端正,要有见过大风大浪的气势,才这点雨,说难听点,够干啥。只有能在雨中坚持下来的人,才能得到他人赞誉的目光:看那个不打伞的憨批,肯定还觉得自己很牛批。其实当时淋雨还是很快乐的,如果有个人一起淋的话就是双倍的快乐了。
话虽如此,当自己真的处在一个能隔绝暴雨的环境里,心态确实是不同的。在图书馆里或者家里,就算窗外风雨大作仿佛让城市颠倒,也跟室内的温暖干爽完全没有关系。在车上的感觉也差不多,只要积水不是很深就一切安好,只有雨滴不断撞击在挡风玻璃上又粉碎的哗啦哗啦,和最高速的雨刷尽力工作发出的沉闷碰撞声。打开音响把音量调大,放自己喜欢的歌,这一方把环境隔绝在外的空间所带来的安全感真的难能可贵。
写到这里,又想开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