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阅读的“输入”如何才能转为“输出”,英国老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欧美国家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所作的一些努力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羡慕,佩服,因为他们坚信,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养成阅读习惯更终身受用了。
阅读会激发孩子想象力、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知识积累、智力培养、思想发展,都与阅读息息相关。孩子从小到大的各种学习,本质上靠的都是自己从书本中汲取知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阅读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学习一门语言,除了大量的阅读背后,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输入”能够有朝一日变成“输出”--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写”。那英国老师如何一步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要想孩子能顺利的衔接到自主阅读阶段,家长和老师在孩子开启语言启蒙期,要系统正确的学习Phonics。学习自然拼读可以帮助孩子: 1. 熟练掌握42个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熟知帮助阅读的合成单词技巧和帮助拼写的分割单词技巧;2. 知道如何将单词有效地组合起来变成有某种意义的标题卡;3. 从熟练朗读和书写标题卡慢慢过渡到朗读和书写句子到朗读书写短文。 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到了英国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布置其他作业,但规定回家每天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阅读,并配了一本家庭学校阅读联系记录手册,放在孩子的书包里,每天都要带到学校。孩子每读一本书,家长必须要记录下来:
1.日期;
2.书名;
3.阅读情况:比如
1)孩子阅读时是否出现了问题;
2)是否用指读法;
3)是否使用自然拼音法;
4)是否有借助图片来帮助理解文章的内容等。
4.家长为孩子的阅读做了什么:比如
1)家长是否和孩子一起分享图片的乐趣,
2)一起猜想故事的内容,
3)读完故事是否根据故事的内容向孩子提问以确认孩子是否理解故事,等等。
很好地做到了老师与学生家长直接的沟通。学校老师每星期就会对学生进行一次阅读考察,老师根据家长对学生在家的阅读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然后按学生的实际程度选一本书让孩子读,读的时候老师根据家长在联系册里记录的情况和疑问有目的地观察学生,并对孩子的问题和优点记录下来,同时也会对家长提些要求,孩子回家以后,家长看了一目了然,这样有助于老师和家长双方都能更有效更及时地帮助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老师对学生做完阅读考察以后,会帮助孩子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兴趣再选几本书带回家阅读。如果你的孩子进步到另一个阅读程度,老师会在阅读联系册里特别注明,热烈祝贺孩子转到下一级别,那些热情洋溢的鼓励话语让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同时老师还会要求家长对这些孩子进行额外的辅助和观察,如果孩子衔接顺利,那很好,继续观察,如果孩子在这高一级的阅读中出现问题,家长必须马上通知老师,老师会对学生再做一次阅读评估,看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具备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不仅掌握的背景知识越来越丰富,而且还会将各种知识有效结合,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行推论。通常情况下,这类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名列前茅。从这一角度来说,阅读能力的养成,是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然,阅读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大概从四五岁开始,在小学阶段基本形成。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阅读能力没有养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理解能力会越来越差,严重者甚至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家长在为孩子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的同时,每天要抽出一些时间引导孩子读书。阅读,不是简单盲目地“读”,而应是一种带有策略地“读”。

越来越多研究证明,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相比常规的家庭作业,阅读更能促进学业成绩。特别是对孩子的科学和数学成绩,影响深远。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心理学系博士Aunola就发现,阅读时更注重技巧的孩子,在理解、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力更强。
我们希望通过一本书,让孩子找到英文阅读的窍门和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