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 从藕说起,想起了我妈的光辉岁月
周六,武汉,晴。
又是难得的好天气,睡个懒觉,上午洗洗刷刷。爸爸给孩子念了《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最后一本《我长大了》。
昨晚睡前在盒马下单买了一条鳜鱼和两斤粉藕,今天中午准备做排骨藕汤。上午还把冰柜里冻着的墨鱼肠拿了出来,一并煎了吃。孩子很喜欢吃藕鱼肠,吃了好几块。中午排骨炖得很烂,孩子啃了两块排骨。藕汤里的藕也炖得很粉很烂,一碗藕汤下肚,暖意融融。
粉藕不好买,我前几次在楼下菜场买菜,问卖家要炖汤的,他们给我推荐的藕炖了都不粉,一点没有排骨藕汤的精髓。这次是在盒马试试,毕竟专门写了是洪湖粉藕,大客户采买,专门的卖藕人肯定不会选错。
来到湖北十几年,我这四川人的肠胃已经彻底被一碗排骨藕汤征服了。说起藕,我想起我妈的一道拿手好菜——凉拌脆藕。脆藕洗净切两指宽的藕块,下热水汆熟,放凉备用,放盐、酱油、醋、花椒粉、辣椒油、味精、葱、香菜等调味品拌匀即食。凉拌菜成功的精髓在于调料分量的多少和搭配,这道凉菜尤以香辣可口的辣酱油的调味作用最为明显。这道菜虽是我妈的拿手好菜,却不是我们自家饭桌上常见的菜,一般都是逢年过节有客人来时,才会摆上餐桌。
小时候的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一块菜地,种一年四季时蔬。平时自家人吃饭做菜,基本都是吃自家菜地里的菜,只有来客人的时候才会赶场到集市采买各类其他的蔬菜。像莲藕这种菜,都是种在湖里、堰塘里,山区普通人家一般哪有堰塘,都是要到集市去买的。而且,我家那边的藕以脆藕为主,粉藕较少,能吃上粉藕,也是靠常年挖藕为生的三姨爷来识别。
这道凉拌脆藕做法很简单,每家每户的主妇都会做。但亲戚朋友吃过我妈做的,都称赞她做的尤为好吃。听多了人吹捧,我妈也乐于奉献,逢年过节谁家亲戚请客吃饭在家里做席,她总是不得清闲,要到厨房帮厨。主人家也非要她做这道凉拌脆藕。人总是这样,越是受吹捧,越有信心,也就越容易产生想要上进的决心。我妈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上了做菜这条路上的。
农村乡间逢婚丧嫁娶、生日、寿宴,总要请乡邻亲戚摆席,少到几桌,多的也有大几十上百桌的。而且,我们那里不兴流水席,主人家提前筹谋计划,管他几桌还是几十桌,那都是一起就坐,全部入席。我们乡间每家都有堰坝h农时晒粮食的场所,闲时是打麻将的地方,遇到这种做席的时候,自然也就有了天然的场地,不过最重要的客人,还是尽量会安排到堂屋,尤以坐在神龛下那桌的客人最为尊贵。遇到实在客人太多, 左邻右舍的堰坝都摆不下宴席的时候,主人家会在周末或者节假日,借村里学校的操场用用,桌子条凳全安排上,保管让大家全部就位。
以前做酒摆席不会去酒店,都在自家解决,主人们搞不定就邀请大厨带班子来主持。一般十里八乡总有个有名的大厨,掌管一方宴席。大厨平时耕地种地,遇到有人家来请,提前按主人家的预估定菜、定量,安排主人家采买。我妈年轻的时候,总帮着大厨切菜打下手,我妈为人豪爽,又乐于学习,后来跟着村里的大厨学习,把一套宴席凉菜、蒸菜、热菜、炸菜等几十个菜式和流程全学会了,她从一个帮厨慢慢也成了家长的宴席大厨。
我长大离家读书,她时不时被别人请去当大厨,给别人家做席,别人也会付点工钱,但也不多。好多次跟她通电话,她没空接,都是在帮着别人家做事。她总说既然帮人家做席,那就要好好做,把味道弄巴适些,别人吃得高兴,她也高兴。只是她说起的那些请她的、我也认识的人,我久不在家,都不记得了。
后来,我怀孕生孩子,我妈放弃了她在家长的小小事业来帮我。年纪大了,她做菜的手艺略微下降,对味道也不再那么敏感,炒惯大锅菜的她来到我家那几平方米的厨房小天地炒起小锅菜,左支右绌,别手别脚,很不适应。再加上我孕期挑剔的胃口,一度把她搞得自信心崩溃,还在我面前摸了一两回眼泪。我也是于心不忍,只好说好话多多哄她。回想我妈不适应城市的生活,我一说她炒菜不好吃,她就说起她那段做菜的光辉岁月,可能她觉得给别人做大席,得到了众人的认可,是她一生的高光时刻,在那些日子里,她有了自我实现感。别人一句称赞,她就有了巨大的满足和成就感。
我妈是个爱学习的人,即便如今在城里不能给那么多人做饭。她适应了城市的生活节奏后,又不断学习做新的菜式,我买的那些料理机、揉面机都成了她常用的工具,以前她不常做的面食也搞起来了,我们一家人,特别是孩子成了她每天学新菜式的品鉴人。得到我们说一句“好吃”,她脸上就笑开了花,如果味道差点,老实说出来,她也不再生气了。如今还经常在几个朋友的群里,和其他孩子的奶奶一起晒每日的菜单。
下午带孩子去汉正街朋友老婆的店子里,等待晚上朋友组织的聚餐。又从店子里拿了两套保暖内衣,着实不好意思。晚上的晚餐成了酒局,没有其他孩子,孩子吃完饭就让我陪着她在包间外面玩。什么玩具都没有,我们就红绿灯和找颜色的游戏。他们喝酒时间太久,后来实在没什么玩的,我陪着孩子在空空的二楼大堂里把牛津树英语课上了。
爸爸果不其然喝醉了,喝醉了就直哼哼,我真想给他录下来,让他看看自己的丑样子。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5 17: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