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年恐狗报告
尽管小时候抚摸亲戚家的大黄狗,手掌被咬了一口,但我并不怕狗。
在街上与陌生的中华田园犬保持距离,井水不犯河水。倘若熟人朋友家有养狗,还会蹲下跟它们玩儿。某次去店里购物,一只宠物犬冲我吠叫,店主夫妻有些紧张。在下伸出友好之手摸了摸宠物犬说:“我不怕狗的”,令店内氛围变得轻快。
可是情形到了今年忽然有了变化,一切要从今年4月份的梅州仙花营之行说起。
4月份某天早晨,与同伴H搭公车到达仙花营,刚开始徒步,就被下图中这两只白狗吠叫着追赶,还好它们的主人出来解了围。由此拾阶而上10分钟遭遇野猪,同伴崴脚下撤,又被这两只“礼送”出村。
此次遭遇在我心底埋下了恐狗症的种子。

五月份清晨,独自沿着大路走,到达高椅岭台阶附近。在此受到一只大白狗的热情款待,它狂吠着追过来,吓我一跳:“小…白大哥。有话好好说,别动爪动嘴啊…白大哥,我跟外面狗子感情很好的…”。后来发现这位白大哥很讲规矩,只是隔着两步赶我离开其领地,并不会真的动嘴。松了一口气,走上高椅岭。
这时我对被狗追这件事,已经开始怕了(白色中华田园犬 无图)
九月重回仙花营,村民大哥刚好在,管住了狗。哪知从仙花营— —明山村— —关肚里,遇见了十几只狗— —白狗居多、黄狗较少,都很凶,会尾随或狂吠呲着牙,像随时要扑过来。 后来看见垃圾桶旁有狗,我决定不丢,而同伴也提着垃圾折返回来“那只狗太凶猛了”
到关肚里深处遇见两只怕人但狂吠不止的狗,令我差点崩溃:为什么这里也有狗?!!!
吃自热米饭时,附近的小狗仗着狗妈妈在,居然凶我,气得我默默走到更远处吃。后来从明山村不走仙花营古道,绕公路下去— —怕遇见狗。 一路找村民、无视、挥登山杖,总算有惊无险。不过最后走到公路前,也有狗在后面追。
梅州之行,令我恐狗症发作。





十月在泉州西街附近闲逛,想往前走发现前方有一只狗。我犹豫了一会,默默往回走。

十一月爬广州白云山旁的小山头— —六片山。
在丛林中我曾浑身僵硬,在原地纠结了几分钟要不要继续前行,只因听到不远处有犬吠声。后来硬着头皮走了一小段,发现犬吠声是从山下传来,才松了口气。
下山途中,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罕至那一条— —因为大路有狗


十一月某天下午,我开开心心地看海,等待同伴过来。忽然浑身僵硬,远处公路上有只黑狗!它正看向我这边!!!
我当时害怕极了,开始观察周遭,寻找对策。幸亏它没有再靠近,而同伴也来了。


以上就是我今年的恐狗始末。
如今走在路上,有狗冲我吠,会条件反射般浑身僵硬几秒。从熟人住所走回家,会选择走大路,而非小巷捷径— —小巷中有一只见到路人会吠叫的小黄狗,超凶的。
在制定徒步攻略时,恐狗症也对我造成了影响。以往只怕在山林中与蛇或大型山兽狭路相逢,如今开始担心:乡村里或登山口附近有凶猛的中华田园犬驻守,该怎么办?
几年前夜爬潮州凤凰山,被一只白狗尾随了一段路。当时并不放心上,如今想起却感到一阵后怕。在户外遇见狗,真是一件麻烦且可能遭受伤害的事。
写户外游记的作者一般是团体出行,狗见人多会自行避让,所以他不会告诉你要提防狗。而我一般是单人活动或与一两位朋友同行,自然容易受狗欺负(叹气)
经历多了,也琢磨出一些对策:
在户外遇见狗,跟它们保持距离。它们跟上来,若无其事继续走。如果它们还紧跟着,情况就有点不妙了,适当挥舞手中的登山杖(树枝棍子)并快步走是不错的选择。倘若它们呲牙示威,那,就要准备跑路了。。
以下是我的假想中万无一失的对策:
如果它们呲着牙追过来,那我就跑(认真脸)。
倘若不幸被咬到,就去医院打针。
PS:只是怕被狗追咬,不影响对狗的喜爱。中华田园犬也好、宠物犬也罢,都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