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时世
恶劣的环境将人推向险境。战争来临的时候,连柔弱的男子都有可能铤而走险,去向军队报名,成为士兵中的一员,在战场上依靠身体搏杀,尽管那样随时可能死亡,一支箭,一颗走火的子弹,一片乱飞的爆炸后的弹片,就能将他置于死地,而那个人至少手握武器,是那块土地上最强劲或次强劲的团体中的一员,有军粮果腹,又有军饷寄给自己的家人。一个平时不杀生的人一旦投身战场,他的生存能力可能高于守在家里、等着军队踏过,自己的土地成为他人的战场,高于那些人。一个平时和颜细语的书生也必须锻炼出狰狞的表情,因为必要的时候可能用得上。
当环境日益恶劣,或者说奋斗主义过于盛行,卡马斯国的国境被邻国封锁,水和电都不再输入,十二孔的通航港口变成两孔,而本国制造的零件无法售出,产出的稻谷和大豆无法卖给外国,企业家为了生存制定了更为严酷的竞争方案,压缩了成本也压缩了工艺,为了生存下去,继续获取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他们需要激发人的斗志,便实施了严格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与淘汰制度,那些平时习惯了懒散的人,那些创造力不佳的人,那些尽管工作比较出色却不善于表达自己,首当其冲将受到伤害。因此,当玛丽起床穿衣准备进入工厂的时候,她不知道一道针对她的辞退令已经颁发,一项评估已经提前进行,在她可以为自己申辩但几乎没有任何辩驳空间的情况下,玛丽尽管今天还将继续像往常一样工作,她很认真,勤勤恳恳,绝不是那种偷工减料的人,却成为环境的牺牲品。最迟当天傍晚,辞退令就会以某种方式交到她手上。至于是某种方式,这取决于谁执行这一道命令:是现在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是平时和蔼的顶头上司,还是时而可爱时而严厉的工厂老板。工厂老板是一个很好的人,大部分工人都爱戴他,愿意和他成为亲切的同事甚至朋友,但是在环境的压迫下,因为生产的产品订单量大幅下降,价格不如从前,要想生存下去,他必须和其他工厂其他广告公司那样,尽量压缩成本、缩减人员,甚至,需要降低产品的质量。玛丽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成为这一时期的不幸遭遇者。
天气十分炎热,空气中的水分稀少,即便是中午,池塘里的鱼也会浮出水面吐口气,呼吸一点新鲜的空气;大部分人的鱼还是清晨和黄昏时出来。到了第二天清晨,当我们路过一口池塘,会发现浮在水面上的、肚皮朝上的鱼比平时要多出两倍——它们已经在炎热中,在滚烫的、缺少空气和养分的池塘中败下阵来了。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2-17 09: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