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时刻
查看话题 >海宁买貂初体验

话说你们还记不记得很多年前豆友少林修女发过一个帖子叫《审美太差的人就别买皮草了》。
帖子的最后一句是:
那狗当时就呆住了。
那狗当时就呆住了。
那狗当时就呆住了。
因为这句话,我记了这个帖子8年,以及如今靠着这句话挖坟挖出了原贴。
原因:我的母上大人也是个每年冬天都在家里来回踱步祈求上苍赐她一个貂的重度貂中毒患者。

我当年看到帖子的第一时间,在我家厨房当着我妈的面把此贴大声朗诵了一遍,并把最后一句抬高八度重复了10遍。
目的是终结她的中毒症状。
可惜的是,8年后,我妈还是会为姐妹又买了2万多的貂而流下羡慕的泪水。
我对貂=熊的偏见一直没有改观,也不忍心看可爱的貂貂被扑杀,所以从未关注过貂。

最近半年多,我沉迷人类学,热衷于研究全国各地支柱产业,挖出各行业圣城,甚至在做田野调查(脑内人类学博士毕业论文都快选好课题了)。
因为前几日偶然发现上海到海宁的动车票只需要20块钱,我马上把貂界耶路撒冷——海宁中国皮革城安排上了。
我倒要看看买个貂到底要扎多少针!

AV顺才:我也想知道。
在中国皮革城下车后,我先环视了一圈,感觉不够大呀,不够我逛(胡说,我逛了2天也没逛完)。
皮革城一共分为ABCDEF6个区,也就是6栋楼,根据小红书小姐姐指示,普通买家只需要逛ABC。
那高端买家呢?
我看了攻略也还是一脸懵闯进去了,从A开始。
A座门口大幅海报提示我:皮革城早已不是传说中的皮革城了,明码标价,无需砍价。

鲁豫:真的吗?我不信。
我:我也不信。
进门是4A旅游景区认证,厉害了,和义乌商贸城一个级别。

1楼卖皮拖、皮帽、皮包。
2楼卖皮衣、羊羔绒、派克服之类。
衣服没啥特别的,过道普遍但自信,每条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黑龙江街、吉林街、香港街、广东路……3个小时走遍大中华区不是梦。


另外每个店门口都有统一模板的卡片,提示你此刻的折扣(力度大的像大甩卖),我进去翻了翻吊牌,想起小时候我妈100块给我买的毛衣吊牌价800块,经年过去,套路依旧。

一脚登上3楼,我终于来到了貂的世界。
了不起,过道名字升级了!分别叫:伦敦街、罗马街、纽约街、米兰街啥的,世界各国著名城市(夹杂几个国家名字)在海宁欢聚一堂。

这一层除了貂啥都不卖,我有点儿不敢进店里。
想了想,就先在过道里冷漠地走个过场吧,先看看橱窗树立一下自信。
结果每个店铺门口都站着一位姐姐,看我走过来就笑嘻嘻喊:妹妹要买啥,进来看看呀。

我这是穿越到了大观园吗?
摆摆手压低帽檐赶快往前走,姐姐笑得好大声:你看你把妹妹都吓跑了。
我内心惶恐:你们卖的可是以万计价的貂,能不能高贵冷艳点儿?
好不容易走到过道尽头,我长出一口气,抬高帽檐,拿出手机,打算偷拍下一溜姐姐和尽头的橱窗。
却一下子被惊艳到。
我的幻想:皮革城又不是什么奢侈品商场,大概都是罗文姬女士同款。
实际:这都是什么巨星同款!蕾哈娜穿的也是Made in Haining吧。



不只有女款,还有男款,我当场脑补了一下,不敢想除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男星,还有哪个男人能把貂穿出美感,是侃爷吗?是吹牛老爹吗?






或许可能是凡凡?

本着柿子捡软的捏的原则,我试着走进一家装修相对朴素的店。
店员姐姐马上跟紧我:你是自己穿还是给别人带?
我:给我妈买。
店员:请问妈妈身高、体重、胖瘦?
我:跟我差不多。
店员:那你看这件行不行?
店员姐姐举起一件棕黑色灯笼袖中长款,艾玛,这不是少林修女母上大人同款吗?这不是熊皮吗?这不是给文姬奶奶穿的吗?

我隔着口罩叹了口气,指着一件乳白色翻领长款说:我喜欢这件。
店员快步走过来,抓起貂:需要我给你试一下吗?
我:还能这样?
店员:好多顾客不想脱衣服,嫌麻烦。
就这样,化着精致妆容又高又瘦还穿着高跟鞋的店员姐姐穿上了貂,在镜子前转了3圈。


我:这件多长?
店员:你不给妈妈拍个照让她看看吗?
我:哦哦哦哦哦哦哦。
我一边拍照,店员姐姐一边配合我前面背面侧面地转动,告诉我:这件一米一,妈妈穿刚刚好。
我问了价格,店员姐姐说乳白色因为产量低比棕黑色贵,但这是开门生意,一万六,实心价,我要要给我便宜500。
我说我再看看,临走被她塞一张名片在手里:想要了回来,找不到店就给我打电话,扫上面二维码加我微信也行。
我揣着名片又去了下一家店和下下一家店,店员都是一样的套路,走了一圈拍了一堆照片,收获一堆名片,我感觉自己像是经销商,来参加貂皮大衣展会。

我突然想起:不是说不让拍照吗?不是说不砍价吗?
走完一圈,压轴去了我觉得最高端的店,之所以觉得高端,是一位塑料贵妇模特瘫坐在店里橱窗的沙发上,地上铺着丝绒毯,旁边还有兽皮当桌布的桌子,慵懒得像是在比弗利山上晒太阳(此店禁止拍照)。
🈲
我一眼相中一件,店员姐姐不但亲自试穿,还拿出一条完整的貂的皮给我看,带脑袋和尾巴那种。

我后退两步:???
接着又拿出iPad向我展示她和顾客的对话,告诉我他们是这楼里最高端的,顾客满意度非常高,都是上海的顾客,一次买五六件。
不砍价,三万八,你去恒隆看看,这件不低于20万。
我能拍照给我妈看看吗?拍你穿着的样子。
不可以哦。
我说再去看看,店员姐姐一边催我别看了,就他们家最好,一边喊我加她微信,递给我一张名片,叫我一会儿想好了赶紧来,货不多,说不定一会儿没了。

A座3楼连接着D座,跨街天桥处的指示牌显示,D座一栋楼都卖貂皮,我顺着跨街天桥赶快杀过去。

123楼过道比A座3楼又高级了一些,每条过道都是一个国家,虽然不知道品质是不是更高级了,但看名字我直觉是的。

相同的是,店门口喊我妹妹的姐姐还是一样接地气。
报价她们也是没在怕的,毫不含糊就冲我报出几万几万的价格。
最后我来到4楼,在电梯口就看到路牌:大洋洲路,美洲路。

我寻思一共7大洲,你们还合并一个,够用吗?才6个过道?
哦,果然,好大面积都不是店铺,是美食城。
4楼都是品牌貂皮,过道空无一人,看样子店员都比较矜持。

我看有一家店装修主打色是爱马仕橘,风格是欧式,很像郭敬明式霸道总裁的家,于是壮着胆子走了进去。

这地板,这墙体,这天花板,这曲折的走廊,这巨大的金丝绒大沙发(没拍到),这是周杰伦举行婚礼的霍华德城堡吗?

店员说都是男装,我默默退出来,别说拍照,头都不敢抬,去爱马仕店里都不能这么怂。
这时我懂了,过道名字越大,价格越贵,买一万二貂皮大衣的女人只能把首都踩在脚下,买5万+貂皮大衣的女人可以把世界踩在脚下。
我决定返回A座亲自试试叫价8000的棕熊。
本来觉得因为我也没有很胖好像也没有很像熊。
但是一个不小心我的帽子掉了,秃头社畜慌里慌张去捡帽子,在镜子里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刚才的形象:我的发量好像撑不起来貂。
去年买毛毛大衣(仿羊毛,非真皮草)时一个买家的评价瞬间闪现在我脑子里:发量稀少的本尊感觉难以驾驭。

我当时不明白。
拿到衣服上身后我瞬间醍醐灌顶,毛毛还需毛毛配,人家大衣毛毛密实,你的发量也不能输。
当时我还反复研究得出结论:穿皮草要么发量足够,要么光头,要么戴帽子。
头发稀疏就不要穿貂了。
结果我一兴奋,竟然忘了去年的教训了。
我放下貂,戴上帽子,准备告别貂界。
店员姐姐都不拦我。
不拦我。
不拦我。
不拦我。
走出商城,我发现我终于找到了狙击我妈的方法:看看你那发量,你配吗?
感兴趣的话,你还可以顺便看看下面这些:
🔆 欢迎来到共产主义主题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