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年度音乐报告
查看话题 >天使在唱歌|我的2020年终盘点(音乐人篇)

中岛美雪:爱呀!传达吧
整个2020的沮丧情绪都被中岛美雪消解,不管处在多么糟糕的情绪环境中,只要听到美雪阿姨唱:“with....写上出发两字后可以把你的名字也写在旁边吗?”的时候就像是听到了领路人的召唤,恨不得马上签到,跟她一起踏上旅程。而《本日、未熟者》、《地上之星》、《西装下的摇滚》这三首歌则是我在2020年里最坚定的战友,它们是可以让我在反复内耗中走出来、一直前进的战歌,好的音乐就是可以不断的慰藉、鼓励、调动人。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美雪阿姨【歌旅】演唱会现场对这三首歌的殿堂级演绎,白衬衫、牛仔裤、高马尾、电吉他,真实面貌下的摇滚,一场传达爱的摇滚。

罗大佑:请珍重,不相送
2020开年就被罗大佑的新歌《请珍重》感动到,这首歌首唱在2019跨年演唱会《当年离家地的年轻人》合肥站现场,歌曲旋律浑厚悠长,内容涵盖家国、理想、爱人(广义的)等众多元素,像是一条时间长河,记录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幼年的名字、血泪的青春,奔波的少壮、跋涉的功名,刹那的觉醒,白首的半生,罗大佑将自己一生剖解提炼,擂起了出征的号角,为离家的年轻人们送出了最真挚的祝福:“纷争的世间有烽火烧不停,救世救苦趁年轻…请珍重,不相送”。如他自己所说,这个世界已经不需要罗大佑来抗议了,这个世界有太多愤怒,已经不需要一个老人家来讲这些愤怒了。现在,听听我们的青年他们在唱什么?

海朋森:成长小说里吹过一阵春风
海朋森,2011年成立,是一支非常年轻,具备无限潜力的乐队。和很多已经流行的年轻乐队不一样,他们显得更加成熟,他们把目光放在了更广、更远的地方:爱、性、欲望、死亡、国家、广场和旗帜,带者不解、反思和追问。他们的创作充满诗意,像《你在十三四岁的时候背叛了正确,现在还想怎样》、《你把我的脸庞转向明天》、《我进入了绝望的时期》等等,都是光听名字就忍不住想朗诵的歌曲。他们的文字常常直面现实,却因为依附于音乐这一表达形式,显得丰满、热烈,充满想象,例如《春风》中一个必将划上句号的故事(死亡),《新都人》中抱着石头渐渐入睡的年轻人,《每天的行军》中捕捉不到的现代城市的风格。音乐与现实的交互间,仿佛有一股力量拉着你走出去,去听、去看、去感受他们听到、看到、感受到和他们想让你听到、看到、感受到的所有一切,正如他们在《成长小说》专辑文案中写到的那样:我必须行走,我必须在街道、河畔、大楼和山谷之间行走,我必须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也把爱恋、误解、商讨和行动的言语说给他们。

The Strokes:八十年代的乐队他们都去哪了?我们现在可以直接唱副歌了吗
恕我浅薄,之前并不知道The Strokes,对他们辉煌的过去当然也一概不知,不过他们今年的新专辑《The New Abnormal》真的是迷死我了。情不自禁跟着《The New Abnormal》摇摆的夜晚,内心喷涌而出的是往前走,去战斗的热情和渴望。
The New Abnormal,新异类,专辑名称灵感来自前加州州长杰里·布朗2018年对加州大火的发言,他将这种紧急事件称作“新常态”(the new normal),专辑融入了华丽摇滚、新浪潮等众多元素,向20世纪流行音乐致敬,既表达了对美好时代的向往又展现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1999年成立的乐坛前辈在这张专辑里多次以一个孩童的视角,揭示成人世界的丑陋、邪恶与黑暗,以及自己任人摆布、无力抗衡的无奈。整张专辑最爱《Brooklyn Bridge To Chorus》,The less that I know, the deeper I go,Oh, another song,another day。(我越不了解他们反而能看清他们的本质,算了吧,再来一首歌,又是新的一天。)The Strokes像一个从过去来的未来人,一个经历过糟糕现实并且认为未来会变得更糟的新异类,阐述着人与人之间互相不能理解和信任的反复关系。曲调里充斥着懒散和随他去吧的不作为,反而更深刻的公开了现实社会人们情感无处可依,没有归属的悲哀。八十年代的乐队他们都去哪了?我想这是对朋友、对同道中人的呼唤吧。

米莎:把愚人船吃掉!
可能受限于客家语的流行度,大家对米莎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因为被音乐软件推送的专辑《戇仔船》(愚人船)惊艳到,我特地去了解了一下这个名字。米莎,苗栗三湾人,2006年开始从事音乐创作,曲风涉及民谣、朋克、迷幻摇滚、爵士等种类型,唱腔多变迷人,灵气十足,目前已发行三张专辑一张EP,多次入围金曲奖多个奖项,可以说是华语乐坛的宝藏歌手。
说回专辑《戇仔船》,发行于2019年年末,专辑立意非常好,以愚人船的概念出发,通过一段旅程来展现和探索生命的意义,旅途中不同主人公和他们的故事,被米莎用不同的形式和风格表达出来。或是《野兔与枪》中送给成年人温存与残酷并存的儿歌,欢快的旋律下是成长的代价;又是《双双》中万事万物的矛盾的两面性的哲思,得、失,取、舍,痛、爱,进、退,哀而不伤,优雅迷幻;还是《河》中摆渡生死,吞噬一切的时间长河,魔幻谧静,无始无终。专辑最后一首歌华语歌曲《若此生为树》,我觉的是这张专辑的一个概括和延伸,在提问与对答中解释存在的意义,唯独没有给出答案的问题是,若生而为人呢?
若生而为人呢?

刺猬:当赤诚的心再无法背叛年轻
喜欢刺猬有些年头了,不过这两年没怎么关注他们的动态。通常情况下独立音乐人一旦走进大众,好像很难再创作出让人惊讶的作品,一方面因为听众的期待过高,另一方面是创作者确实不苦不痛了,生活不苦,精神也不痛,可是没有经历或是正在苦痛,怎么呐喊呢?好在刺猬初心仍在,既:赤子丹心,以曲明志;呓语梦之,燃生之向往圆心之所向。今年的新专辑《赤子白仙》的名字对应的是专辑中《赤子呓语一生梦》、《白白白白》和《仙情爱问》三首歌曲。其中,《白白白白》的创作动机源于19年末北京某医院的一起杀医事件,整张专辑最被这首歌打动,因为残酷的、血淋淋的罪恶就在身边,所以刺猬对恶的揭露和对善的呐喊更显赤诚。
电影《刺猬的优雅》中的一段台词:“刺猬,性喜孤独,优雅得无以复加;浑身是刺,一座如假包换的堡垒;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刺猬,只不过多半不怎么优雅”。希望这只会唱歌的刺猬可以一直优雅下去。

Bruno major: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is to let a good thing die
Bruno major的新专辑《To Let A Good Thing Die》延续了他一贯的创作风格,温和、柔软、疗愈,无论从编曲、作词还是嗓音,都让人忍不住停下来,放空,直至融化在他的曲调里。新年的新专辑多少有些哲学意味,听《The Most Beautiful Thing》和《To Let A Good Thing Die》的时候总能想起不知道在哪看到的一句话:我们所拥有的正是现在失去的。《The Most Beautiful Thing》里,作者把最美的事化作非常意识流的东西,是爱?是期盼?或是等待?我一直无法理解这首歌,并且找不到答案,不过另一首歌《To Let A Good Thing Die》却让我不那么执着于这个问题的答案。'Cause sometimes it's time to let a good thing die,金钱、信仰、年华、梦想等等,所有美好的东西终将随时间而去,没有永恒不变的事。所以,放开现在拥有的,看淡正在失去的,让美好的事物就这么去吧。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is To Let A Good Thing Die,确实很治愈。

mild orange:跌入橙色迷幻陷阱
一个来自新西兰的独立迷幻摇滚乐队,成立仅四年就创造了极具个人特色的“橙色”迷幻,在现今独立迷幻摇滚圈中独树一帜。继2018年首张专辑《Foreplay》获得成功后,今年七月他们推出了乐队第二张专辑《Mild Orange》,依旧是暖洋洋的橙色迷幻,整张专辑听下来仿佛置身于午后的玫瑰花园,躺在柔软的草地上阵阵花香向你袭来,又像是浸泡在粘稠的橙子味果酱里,酸甜粘腻。推荐《Freak In Me》和《Grin》,《Freak In Me》是一首非常甜蜜的情歌(MV更是美到不行),曲调优雅浪漫,前奏就很抓耳,让人忍不住掉进音乐里,如果爱情是个陷阱,真希望自己永远不要出来。《Grin》则是一首非常温暖正向的歌,和整个2020年的惆怅的气氛不一样,提倡坚持自己,爱上世界,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些不一样的感觉,《Grin》也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惊喜和安慰。

野外合作社:胜利的宣言发生在野外
野外合作社的所有创作里最喜欢《复活》和《明天》,即便他们两年没出新歌,总还是要在某些时候把这两首歌拿出来让自己颅内高潮一下。《复活》是个体意识非常强烈的一首歌,意味着打破规则,意味着冲出牢笼,意味着重生;同时也意味着困难、沮丧、无力和叛逆。如果你正试图重新开始,那么你也一定正诸事不顺,孤立无援。这时候《复活》真是非常靠谱的伙伴,它会毫不犹豫的站在你这边让你成为或是成为你的同路人,在《复活》里,你是一个解放者,带着一颗勇敢的心,走在通往新的山顶的路上。但是什么时候能见到奇迹和酒神呢?答案在《明天》,在黎明之前,在黑暗的边缘。你一定会看见,胜利的宣言在野外发生。

Aimyon:滴答滴答是爱谬啊
知道aimyon这个名字是在某个寂寞的夜晚读《小丑之花》的时候碰巧听到《她曾活过啊》这首歌,对其同名专辑封面印象尤为深刻,浅粉色内裤里装着一束鲜花,和太宰治在《狂言之神》这章节里对赴死决心的描写一样,浪漫又坚定,虚无又充满仪式感。二十出头的年纪就把视线扫向生与死,并可以不带粉饰的揭露死亡,aimyon拥有与生俱来的敏锐感官及天才的创作力。“病娇”是粉丝们对aimyon早期音乐的评价,最有代表性是她2015年的首发作品《贵方解剖纯爱歌》,砍你双手、剜你双眼、挖你心脏,爱你就是占有你,颇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如果说《贵方解剖纯爱歌》是爱谬豆蔻时期的代表作的话,那么《不听摇滚的你》则是她向花样年华转变的开始,从《不听摇滚的你》开始,爱谬的音乐曲库里开始出现一大批与恋爱有关的音乐(跟影视剧的邀约也有关系),一改早期对爱情懵懂、好奇、不屑的态度,开始变的胆小、羞涩、害怕,好像看到了比自还亮的光,摇滚少女身体里的不良基因正在承受疯狂暴击。
2020年爱谬也拿出了很好的作品,《听说有好吃的pasta》这张专辑包裹着少女的浓浓爱意,《裸心》、《在挥别的今天》等新歌温暖、甜蜜,依然能够毫不费力的调动耳朵的情绪,撩拨人心。摇滚少女爱谬,是弹着吉他在歌唱爱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