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人像摄影必备用光指南(附脑图)

大家常说“”摄影是用光的艺术,说明合理运用光线在人像拍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刚好近期读完了一本摄影中运用光线的书,名字叫《拍出绝世光线》。

它和《拍出绝世佳作》、《拍出绝世美姿》是一个系列,作者是美国摄影师罗伯特·巴伦苏埃拉。
虽然这三本书有着畅销书式的浮夸书名,不过还是能从繁絮的文字中挖出不少干货。
之前我已经总结了《拍出绝世美姿》这本关于人像摆姿的书的内容(文末放链接)。
此篇主要来总结《拍出绝世光线》中的精华部分,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做一些延伸。
▼▼
首先通过目录了解下这本书的梗概。

下面逐章划重点,不用准备小本本,我会做成脑图的形式方便你保存,其中标⭐的是我认为比较有用的部分,可以重点看。
同时你也可以收藏本文,闲暇的时候慢慢消化和回顾。
▼ 01.光的基础知识
「光的基础知识」部分,比较有用的主要有两点,一个是“视觉构思优先于用光风格”的观点,另一个是光的五大特性。
至于光的运作原理这种纯概念的高中物理知识,可看可不看。

这一部分比较好理解,不另加文字说明了。
▼ 02.环境光
仅热衷于使用环境光的同学,可以重点看“环境光”这一部分。
十大环境光因素,主要是说明观察环境光的时候观察什么。
之后是几个简单的应用场景。

▼ 03.光的基准测试和辅助光
光的基准测试,是指特定环境下的一些相机参数设定。
辅助光主要包含反光板和柔光屏的使用方法。

作者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拍照的时候,应该增加场景中的光照而不是一味地增加ISO值去适应低光条件。
所以才有光的基准参数这个概念,具体数值如下表。

其实不用死记这些参数,从表中可以看出,作者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定了一个固定的ISO的值,然后在安全快门下,以及f2~f8的光圈范围下去测试曝光情况。
如果在这个范围测试后觉得光照不足,就会采取补光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增大ISO。
对于作者这种思路我也基本认同,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画质。
不过现在很多相机的高感素质真的已经很高了,所以我觉得ISO值小范围的增大一些也还可以接受。
反光板和柔光屏的使用技巧,脑图中已经很详细了,也不再进行文字补充。
▼ 04.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这部分详细总结了闪光灯的用法,脑图中是一些概念,后面是我拍的一些屏显图片辅助理解。

闪光灯模式部分比较好理解,通过阅读闪光灯的说明书也可以掌握。
下面是闪光灯不同模式下的的屏显,示例图中的闪光灯型号为神牛V860II,引闪器型号为神牛X1T-N,相机是尼康Z6。
不同品牌型号的闪光灯,使用起来大同小异,所以下面直接用具体的案例来说明。
自动模式及屏幕标识

屏幕中“14mm”指的是闪光灯焦距,按Zm/C.Fn下的按键选中,再旋转滚轮可以调整大小。
按形似⚡️±下方的按钮,调节闪光补偿。
手动模式及屏幕标识

屏幕中的S1/S2下的按钮用来调整引闪模式,S1模式下,只要有闪光闪光灯就会跟着闪。S2则是智能模式,可以做到会无视预闪,直到真正拍照的那次闪光跟着闪。
屏幕中的形似⚡️H的符号是高速同步标志,由SYNC下的按钮控制开关。
要想实现高速同步,在相机中也要设置闪光同步速度。

如图,设置为“自动FP”时可进行高速同步。
频闪模式及屏幕标识

屏幕中的“5-”指的是闪光次数,由MULTI下的按钮控制调节。
“5Hz”指的是闪光频率,即一秒内可闪烁的次数,由Hz下的按钮控制调节。
频闪模式下,设置快门速度的时候,要保证快门速度 ≥ 闪光次数 / 闪光频率。例如如设置闪光次数和频率都为5,那快门速度至少也要1秒。
遥控引闪

⚡️标识表示接收光学信号引闪。
“CH1”值频道1,由CH下的按钮进行调节,需要与引闪器在同一频道时才能同时闪光。
M、A、B、C为不同的组和对应的参数,由Gr下的按钮控制调节。

左上角辐射信号的标识为接收无线信号标志。
SKAVE意为从属闪光灯,对应的MASTER为主控闪光灯。

屏幕中共有A、B、C三个组,设置了不同的功率。CH后面的数字1为频道。
闪光灯的频道和无线引闪器的频道一致,且闪光灯为接收对应信号的模式,才能引发闪光。
引闪器的补充内容
下面是一些关于引闪的补充说明,目前大多数闪光灯也具有引闪功能,有的只有光学引闪,有的还兼有无线引闪。
及闪光灯本身也可以装在热靴上作为引闪器,引闪其他的闪光灯。
▼ 05.常见的布光类型
至此有关光线的知识以及环境光和辅助光的内容已经讲完了。
不难发觉,围绕光的部分还缺少了布光这一块的知识。
由于我自己目前对布光也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本文就不展开了。
最后放一组好玩的网图,来说明几种常见的光线类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用,请不要吝啬点赞、转发、收藏的小小支持,这可以鼓励我做的更好。
感谢阅读,下期见咯。
内容首发在公众号:王寓宇,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