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教育家
20年最后一次回家,表姐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喊我和她的朋友一起吃饭,让我有幸能见到,在那些承接着中流砥柱任务的小镇做题家们背后,一群更为隐秘而伟大的个体们 — 小镇教育家。
两三句走过场般劝酒的话术,顺利打开了今天的讨论话题,即使在冬天,金灿灿的凉啤酒,也是北方小城市不拘小节的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座的各位母亲,先以孩子的补习班情况平稳而顺利地打开了话匣子。两口小酒几轮羊肉,热量和血气都积攒了起来,便开始聊起了办公室里的恼人事件,场子一下热闹了起来,共鸣让大家肆无忌惮地开口,某个万人嫌的x主任,事情不做指责不少,无论哪里,职场八卦总是点缀工作最精彩的部分。高潮之中,b姐拿起手机查看自己的叮叮消息,看看大女儿的补习班老师有没有发什么消息,话题就很顺利地从工作又游走回孩子身上。
“我绝对不会再生一个孩子了,现在孩子的压力太大了,竞争太激烈了,我们那时简直没法比。”即使小镇教育家们有着充分的认识,她们仍然不愿意放下紧握在自己手中的教鞭。
a姐讲了一下自己家的情况,孩子周末都是补习班,老公和自己持有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属于野蛮生长型。两个人经常因为教育观念不同而发生矛盾。a姐也不算强势,只是希望孩子在考试考得不够好的情况下,能反思下自己的问题,多做些习题,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些。而a姐夫不这样想,孩子嘛,作业不要写那么晚,不用有这么大的压力。最可怕的是,有一次产生了冲突,a姐夫指着a姐的脸说,以后这些培训班你都不要管,你的教育理念不对,小孩不能给你这样管,于是a姐气的退出了所有家长群,表示自己不再管了。c姐听到这里一下记了,“那你这样不行啊,小孩子就是要严格管理啊,他们男的那种放养方式肯定不行啊!你不能不管啊!你这样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啊!”言语中的激动之情,仿佛要替a姐接手教鞭的意思。a姐也表示很无奈,“那怎么办呢,他爸吵的时候孩子都在旁边,我再管下去,那是个什么形象啊……”。c姐冷静下来,表示了理解“也是的,他爸教育他的时候,我有时候也忍不住的,我也心疼,但我还是要忍着,因为你家长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是不行的,如果有什么我们觉得不合适的,都会避着孩子私底说好。”
e姐说”我们家小孩每天学钢琴,没有时间再报别的课外班了”。c姐觉得有些不对,她很关怀地指出“你们孩子该放弃的要放弃了,我觉得啊,还是要把重心放在文化课上的。” e姐有些犹豫,“但感觉有的时候吧,可能坚持坚持也就坚持下来了。”“不过你家孩子现在一年级还行,等三年级之后啊,你听我的,你就真的要再权衡一下他的时间了,我家儿子现在小提琴我就全给他停了。” 场下传来一片唏嘘的遗憾声,“这放弃多可惜啊”。c姐一下明白自己漏掉了一部分信息,赶紧补充道“不过我家的我是十级都考过了的,我才让他放弃的哦”“哦哦,那还好”大家一致松了口气,证书都拿完了,可惜程度一下锐减了百分之七八十。a姐也表示“我们家孩子的吉他我也全停了,之前学的算是浪费了,几万块钱……”“怎么算是浪费呢”大家纷纷安慰,但只有e姐想到了安慰的由头“以后能用上的,上大学了,随手弹两曲撩个妹,不是很好的吗”
话题又不知不觉聊到了打孩子的问题上,困扰大家的问题都一样,对孩子真的很容易上火,很容易着急,说又说不听,动手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这时大家分成了两个阵营,a姐表示坚持不打孩子,e姐和d姐表示真的忍不住。a姐说起了自己爸爸的故事。“我从小从来没挨过打,我爸就坚持,坚持不打孩子。因为他认识一个朋友,从小打孩子,打习惯了,有一次又准备打,手刚抬起来了,小孩一把反手抓住了他爸的手,他爸就心里一震那,晓得哎呀孩子长大了。我爸就听这个,他就觉得,小孩不能打。”“我妹,小时候成绩很差,小学不学习,结果中考考了,一塌糊涂,没有初衷可以上,她就回家,告诉爸妈。我爸听到,当场就跪下来了,给我妹,因为他就觉得,小孩学不好,不是她的问题,不是小孩子的问题,是自己作家长的问题,他就说是我们对不起你,没培养好你,让你现在没有中学可以上,现在就问你,还想不想上学了,想上就爸妈就不论怎么样,一定给你安排学校上。我妹就一直哭啊,就说想上,后来就花钱,给安排一个私立的初中上。从后来学习啊,就从来没让人操过一点心,自己就有这个动力,就知道自己想学习,后来就985嘛。她现在不是研究生嘛,前段时间放假回家哦,每天就给自己安排的好好的,每天有计划,早上跑步一圈,晚上跑步一圈,每天要背20个新单词,还让我给她提默。”故事讲完,大家一阵唏嘘。
c姐干了杯子里冰凉的金灿灿的啤酒,带着三分无奈七分刻意地叹了口气,说“我们这些人啊,真正的事业就是培养孩子,孩子培养好了,比什么都强”,a姐迎合到“比当ceo都强”,c姐用眼神肯定着她,继续说到,“工作对我们来说不是事业,工作嘛就是……,就是工作”。大家一声声地应和着,站起身,准备结束这场盛大的教育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