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如何影响穿衣风格的
我一直担心我不会拍照,因为这个问题还问过朋友,对方说光线很重要,其次是你拍摄的对象。我在想象中脑补一万次,我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模特。我自己是不行的,身高不行,体重不行。我只是尝试过给自己拍,并未捕捉过别人的背影和线条。
她是在我工作室试穿的第一位客人,首先她是我的朋友,说客人,是建立当下的情景之中。和我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我一直想要的是带点韩系的模特。但她卷卷的马尾,搭配蝴蝶结,我可以过分自信的说,站在那些画下面,一个法式少女脱颖而出。
我们去追求文艺的时候,文艺跑的可远了。任何事情都是在不经意中和漫无目的中所呈现的。韩系的穿搭更商业化,如果是法式的,反而能够突出自己的小心思。我们去形容服装风格,只用那个国家或者区域名字的缩写。事实上穿衣是属于生活方式的一种,如果你早上醒来,需要去洗个澡,洗头发,当你出来的时候,就需浴袍,包头巾。后来生活中的细节,融入到设计风格中。我们看到了浴袍风格的大衣,西装,开衫。我们吐槽上海人,喜欢穿着睡衣出门的时候,又有了家居服外穿的设计风格。我们在穿衣中,加入了舒适的概念,让衣服更贴近我们的日常。
人们开始喝咖啡的时候,咖啡渣也被利用起来,用到了针织行业,做成发热的打底衫。在你当做内搭穿的时候,可能已经闻不到咖啡的味道,但是你知道这件衣服中,有咖啡最后的余热。
我对穿衣服并没有很讲究,从来不会去追求款式。更多在意的是细节,比如领口和口袋的设计,针织衫编织的走线纹路。偏爱简单点的款式,如果一件衣服,它只能让你在一种场合下穿,就失去了衣服本身的价值。我并不认同,在什么样的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我认同的是,你衣柜中,每一件衣服都能找到她的同伴,可以和她做朋友。即便是你有21种人格,也不失去本身的你。
看一个人有没有放弃他自己,并不是看他的衣服,而是看看那张脸就知道了。我没有在穿搭上花费很多心思。事实上,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睡眠,肤色,头发。这也本属于你的东西,才是无价的。
一种平常心去穿衣,一种平常心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