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疾苦
一直在慢慢追一部国产剧《装台》,这剧显著的问题很多,算不得多优秀。就是吧,隔着屏幕看着那一口口热辣的陕西美食、时不时跳跃出的老城独属的市井烟火气,还有一句句自然流露的陕西方言,很惊奇也新鲜,看的津津有味。 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大雀(qiao)儿一家,在整个故事里相对边缘化。男主人大雀儿来自农村,在张嘉译的装台班子算是个二把手,力气大、能干、也肯干,每天就是干活、大口吃饭、挣钱、攒钱、愁钱,经常被班子里的人取笑抠门,取笑养了俩家室,他也总笑呵呵的应对,不多一言。有个对他着墨最全面的场景,他接了个用板车拉气罐的活儿,酬劳800块,便拉着张嘉译同去。在离目的地十几米的距离遇到交警管制,告知此路不能走板车,需要绕路,这家伙愣是扛起板车在交警的侧目下步行了过去。干活时,一人左右肩膀各扛个气罐,推车上坡再艰难也挺着不开口,一直被张嘉译碎碎念,感叹体力不如人。等俩人辛苦干完活分报酬时,尽管干的多,他还是坚持一人一半,分完就笑嘻嘻的盯着张嘉译手中还没捂热的钞票,张嘉译这才意识到,大雀儿找他不过为了提醒他还钱且也想要这钱。可能是觉得有点过意不去,大雀儿难得大方的要请张嘉译吃饭,却还是路边摊的一碗大面条。他饭量大,一碗面条是吃不饱的,自己又去买了一袋子馒头,直跟面摊老板说给面加辣子,辣子香,足足加了小半碗,其实是为了夹在馒头里就着吃。就这样还是笑呵呵的,说自己饭量大,要吃饱就得想办法。看张嘉译嫌弃,赶忙把自己买的点心拿给他,却只给拿一块,剩下的就包起来,回家给娃吃。就这么一小节场景下来,这个有点自私抠门、带点小算计又不失善意、爱护女儿,即使遭遇挫折也不怨愤而是努力打拼的人物形象就很立体了。 后面剧情慢慢展开,才知道他带着老婆女儿一起生活,女儿幼时烫伤半面脸,不敢出门,他便让老婆在家陪着女儿,自己舍不得吃喝拼命去赚那三十几万的手术费。房东涨房租,他发愁,最后想办法搬到了无人居住的拆迁房蹭住。他邀请张嘉译来新家里认认门,见到了他的妻子桂绒。这个演员演技太好了!作为一个农村没见过世面的家庭妇女,每次镜头下的她永远在动,手里一直有活儿,稍显局促的把张嘉译引进屋,大雀儿拿杯子放茶叶她紧忙在一边拿暖壶倒热水,泡好茶,她准备出去张罗午饭,走前还抬手收拾下刚刚泡茶落在桌上的茶屑,这些人物动线、细节如此生活化。拆迁房被推了,大半夜没地方住,大雀儿带着家人跟家当来到张嘉译家门口,不好半夜打扰,一家三口挤在板车上凑合了一夜。看到张嘉译开门,大雀儿解释,像常见的布景一般,桂绒整个人在镜头前一晃,表情更是局促与不安。后来,大雀儿建议桂绒照顾张嘉译瘫痪在床的大哥来抵房费,她尽心尽力,麻利照顾病人的同时也时常言语上鼓励,大部分时候像个隐形人一般事无巨细照顾着小院儿一家子人。大晚上,张嘉译跟大雀儿要出去喝两杯,她紧忙想拦,说自己手快,做俩菜在家吃也一样的,像极了勤俭持家的中国妇女吧。后来,大雀儿去世,桂绒披麻戴孝站在牌位前,悲恸落泪,却没有怨天怨地,她说人走了都是命,生前舍不得吃,现在放开吃吧。这夫妻俩,每次镜头前大约都是聊钱的事儿,虽然着墨不多却极为丰富,身处底层,乐观,不问世事,努力工作,热爱眼前的生活,人生热气腾腾蓬勃向上,反而焕发出更生动的生命状态。 我之前总开玩笑说:只想看人家甜甜蜜蜜的谈恋爱,完全没力气去关心人间疾苦,不应该这样,世界开阔了,我们才更要时常保持警醒,多看看别人的生活,再回来审视自己,“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让焦虑的内心平静。 岁月静好不过是想往,磕磕绊绊才是人生,不管遭遇怎样的日子,人呢,像笑呵呵的大雀儿说的“想让自己高兴那就能高兴”,大家都高兴点吧,把快乐放在微小的事情上,才不会容易被剥夺,才真实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