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慰藉》:小仓鼠死了,父女关系破裂了,亲情需要温暖与沟通
小白鼠的意外死亡,却没想到毁掉了融洽的父女关系。他们再也不会像以往那般默契,陷入到彼此不再说话的怪局。而且,这种状态竟然持续了至少十几年之久!
这是石黑一雄的意识流小说《无可慰藉》中的一个小片段。
多年来,索菲的父亲一直渴望女儿能够和他说话。可是,这似乎成了奢望。
即便如此,他依然认为女儿和他之间存在着默契:彼此爱着对方,只是不说话而已。
在他的述说下,才发现:原来,造成这种状态的,竟然是这样一件触目惊心的小事!

那年索菲十一岁,养了一只心爱小仓鼠。
她深爱着这只小仓鼠,每天都将它抱在怀里,甚至连续十几个小时不停地和它讲话。
很显然,她对小仓鼠十分喜爱,早已经将它视为家里的一份子,自己的好伙伴。
可是,有一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小仓鼠不见了!索菲找遍了房间,始终没有找到它。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就成了父女矛盾的根源:
那天,母亲不在家,他和女儿单独呆在家里。无聊之余,他躺在床上,在卧室里听着音乐会广播,将声音开得很大。
他还是隐约听到女儿坐在客厅里难以抑制地哭泣。
可是,他不确定女儿是否在哭,就没有出门。等他确定女儿在哭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他很想破门而出,可是,随着时间过得越长,他越觉得冲到客厅会显得奇怪。

于是,他静静地等着,等着女儿哭泣地叫“爸爸”!
但是,她没有!
她只是哭喊着她的小白鼠,被她忘在盒子里了。
父亲就这样静静地呆在屋里,继续听着他那调得很大声的音乐会,未曾打开房门出去看女儿一眼。
直到母亲回家,女儿才继续向母亲哭诉着仓鼠的遭遇。

仓鼠死了,被女儿忘在了盒子里。
她原本想带它出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可惜,那天刚把它装进盒子,就被其他事情打断,直到过了几周后,才终于找到它。
而它就这样安静地平躺着,再也无法醒过来。
女儿发现这件伤心的事情,开始哭喊,她渴望得到父亲的安慰。可惜,父亲就关门呆在卧室里,听着他的广播节目,似乎完全忽视了她的伤心与难过。这种感觉是多么得绝望,绝望到令人窒息。
其实,从父亲的视角来看,他并非对女儿不关心,他始终静静地贴在门旁,听着女儿的失声痛哭。而女儿每一句哭喊,都刺痛着他的心。
然而,他就像很多碍于表达情感的父亲一样,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关心自己的女儿。
所以,他只能在卧室另一边静静等待,等待着女儿的呼唤,等待女儿寻求他的安慰。

很显然,父亲的沉默对女儿的成长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仓鼠死了,这样的情节在石黑一雄的作品中,似曾相识。
还记得《远山淡影》吗?那个绝情的母亲,为了让女儿跟她远离这个地方,竟然残忍地将女儿心爱的猫咪溺死在水中。而过程的描写,淡淡地,却令人感觉心寒。
在《无可慰藉》中,小仓鼠的死亡,虽然是女儿一手造成的。但是,对于她来说,也一定是不小的伤害。
仓鼠在她看来如此重要!她每天都将仓鼠捧在手心,它是她最忠实的伙伴,拥有生命,活灵活现。
可是,如今,她却永远地失去了它。
对她来说,很显然是致命的打击。
可惜,她的父亲,却未曾打开房门,安慰一句。
她哀嚎的声音是如此大,父亲即使打开收音机也一定能听到的。
她声嘶力竭地哭嚎着,希望引起父亲的注意,可惜,父亲并没有!
而这个女孩和她的父亲一样,拥有沉默又倔强的性格。即使悲痛欲绝,她依然坚强地独自抱着失去的仓鼠,未曾呼喊半句爸爸,寻求他任何安慰。

就这样,父女俩心照不宣,他们都渴望能够打开房门,走得更近一些。但是,都在沉默中,相互之间刺痛着对方。
有一种阻碍情感的束缚叫沉默!
很多误解和隔阂都是在沉默中产生的。于是,他们就这样相互误会、伤害着彼此,导致后来在漫长的岁月里都无话可说。
家庭之间无需如此矜持,最可贵之处在于“沟通”!
沉默,永远不是治疗家庭矛盾的良药!
哪怕相互之间争吵,也比家庭成员之间的冷漠要好上许多。
一次次的伤害,渐渐会使一个人变成浑身长满刺的刺猬,变得难以接近,其实是害怕再次受到伤害。

于是,他们相互在乎彼此,越是小心翼翼维护这层“关系”,越是变得越来越冷漠。他们却不知道,原本亲密无间的关系,早已经在无数次类似惊心动魄的小事中,消磨殆尽,最终,留下的只是小心翼翼的虚无念想而已。
实际上,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而且,避免起来也相当简单:
想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我们只需要注意彼此间的沟通,而不是将各种困惑闷在心里藏着掖着。
面对家庭成员,及时给予足够关心,及时顾及对方的情绪,适时给予足够的安慰。也许,内心变得敏感、柔软一些,将心中的想法告诉对方,共同解决各种问题,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毕竟,即使你认为和对方十分默契,也需要及时沟通,探讨彼此间的真实想法。
毕竟,没有谁会是谁肚子里的蛔虫。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打破沉默,让彼此感受到温暖,才是真正家庭的感觉。
如果,你深爱对方,不妨打破沉默,敞开心扉,用心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