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的碰撞是彼此紧紧相握的双手
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这部片子讲述了一个传统东方家庭的故事,它是一个缩影,在它身上,我们也许也能看到自己的样子。 家人是至亲至疏的存在,因为彼此在意,所以相处的时候会压抑自己的欲望担心伤害到家人,所以去迎合满足家人。也是因为这份压抑,无形之间形成了家人之间的距离。第一次家宴中,当家珍在饭前祷告的时候,另外两姐妹还是自顾自的吃饭。饭桌上的氛围是尴尬冷漠的,这种氛围在家宣布自己要搬出去的时候到达了冰点。表面平静的家宴过后,那些油腻腻的真实想法在三姐妹洗碗的时候表露了出来。家珍的心中的不平衡太正常了,四个人形成了一个平衡,一旦一个人的脱身,必然带来局面的失衡。
也是由此开始,四个人开始一步步表达自己,追求个人自由。家宁的出嫁让家珍和家倩解开了她们心中一直以来的心结。一次次家宴上的坦白,纵使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固有模式,但是个人欲望的袒露确使每个成员的相处更为自然相爱举个例子来说,在第五次家宴上,家珍一样的祷告,与第一次家宴形成了对比,一家人都在等待她的祷告完成,尊重家珍的宗教信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这份压抑消磨的是彼此的爱,带不来家庭的和谐和融合。既然这份压抑对一个家庭没有好处,为什么家人之间不选择表达?
我想,这就是老朱所说的“顾忌”吧。因为这份顾忌,自身与家人相处时只会要求自己、改变自己。从自身找原因成为最常用的方式。大部分片中人物都在西方观念和东方伦理中挣扎,家珍回望的目光、家倩眼眶的泪水、老朱多次的欲言又止......似乎大家都觉得个人的自由幸福和家庭的存在是一个对立关系。其实,这当然不是,只有个体幸福才会真正带来家庭的和睦,相互理解才是家的意义。理解的前提就是沟通。沟通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是碰撞。碰撞带来的不是伤痕,是彼此紧紧相握的手。
我们在这说的是电影,可电影说的不就是我们一家家的窗户里的故事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