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之方圆十里
如果间隔时间超过一周不给老妈打电话,她铁定翻箱倒柜到处找她的老花镜,在密如蚂蚁老家的手机键盘上逐个按下11个罗马数字。
和往常一样的寒暄,冷不冷,饿不饿。电话那头的她说今天去坐桌了,让我猜是谁家。
除了我家胡同那几户,村子里的人忘记的差不多了,但我还是对谁家嫁娶谁家添丁颇有兴趣,可以瞬间移位坐上时光隧道回到那段只有快乐的童年。
“我们隔壁,你大字嫂子去东地了”。
大字是那个嫂子的名字,东地是他们家族的坟地。
“怎么可能呢,没听说她之前生病啊”
“可不是嘛,就是收玉米那是一直高烧不退,后来检查出是脑子里面长了肿瘤”。
大字嫂子40左右吧,她大女儿才刚成年。
不要提怎么没有体检,在农村,除了感冒发烧是病,其他都是索命。
大字嫂子嫁到我们村我刚好十来岁吧,当时我妈拉着我站在门口张望,我问我妈为啥没有花轿,也没有礼炮。我妈说大字嫂子是从娘家偷着跑过来的。
我叔伯家那位大哥并没有很优秀,只是叔叔答应了换亲:用自家女儿换对方女儿来。但是后来自家女儿不乐意,跟着出门打工认识的一个男的跑了。大字嫂子却违背父母意愿非要嫁过来,但是叔伯家这位大哥并没有很想娶她,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他们便组建了家庭,儿女双全。
大字嫂子不识字,常年在家给孩子洗衣做饭,偶尔去砖厂打零工给孩子买作业本。没有洗衣做饭的时间都在村头收集八卦,可谓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我家是她八卦集散地,院子宽敞,摆着好几个小凳子供邻居们坐。长辈们喜欢和大字嫂子打马虎,但是骨子里觉得这样的儿媳妇他们肯定觉得有点缺心眼。
我喜欢听大字嫂子讲八卦,不是嚼舌根,像听故事一样。她几乎一天三顿饭都是抱着碗来我家吃,毫无例外的侦查一下我妈要做啥饭,然后吐槽我妈做饭慢,最后毫无例外的顺走我们家一勺或者一碗。我们胡同互相蹭饭是我最爱的一点,我永远觉得邻居家大娘、胖婶子、嫂子们做的饭更胜一筹。
叔伯家那位大哥在孩子大概上小学的时候出门打工,刚开始大字嫂子还能接到电话,卡里还能入点账,后来就音讯全无了。在农村靠农作物收成维持家庭开支几乎不可能。有年冬天很冷,大字嫂子为了储备过年物资,在最冷的时候跟着村里其他人坐上了去烟台的小客车,晒海带。这是她少有的高光时刻,讲起她在海边干活的经历总是眼里带着光,是见过大世面的眼光。
五六年前腊月的某一天,叔伯家那位大哥开着一辆破桑塔纳回村里了。大家像看死人复活一样站在各家门口,看着那个哥搀扶着自己年迈的老妈从村北头走到村南头。老太太一遍数落着儿子没有良心不顾妻儿,一遍又在抹泪说儿子终于回来了。
我家院子作为八卦集散地,我老妈自然知道一些有的没的。那个大哥在外面又找了一个,好像还有孩子,这些年都在一起生活。
“新找的那个可厉害了,白白胖胖,身材高挑”。
“俺大字嫂子竟然能忍?”
“要不然咋弄,她有的选择吗?”
这日子原本就是要这样过下去的。我每年过年回家看到我,大字嫂子都会“谁家大学生回来了啊”。只是今年肯定不会了。
方圆十里的八卦再也听不到,这个世界也少了一个顽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