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2020年读书总结之 —— 摄影篇

刚翻了一下豆瓣上『我的2020年度读书报告』这个话题。
发现热门的一些大佬,一年的读书量少则100多本多则300多本。
每次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都忍不住想问一句:朋友,你们的眼睛是扫描仪吗?
不说别的,光一本《心理学与生活》我就读了半年...
话说回来,读书少也有少的好处,就是总结起来不费劲儿~
下面就总结一下我今年读过的为数不多的书,今年总共读了25本书。
篇幅原因,读书总结我会写上中下三篇,分别对应摄影类、小说类和社科类三个类别。
▼ 摄影类书单
摄影类的书主要有以下9本,其中包含2本资料书、2本写真集、4本教程、1本摄影师访谈。
你可以挑你感兴趣的部分选择性阅读,后面为豆瓣评分。
01.《世纪传世纪实摄影I》—— 8.2
02.《世纪传世风光摄影I》—— 8.2
03.《拍出绝世美姿》—— 8.8
04.《拍出绝世佳作》—— 8.7
05.《拍出绝世光线》—— 9.3
06.《风和日丽》—— 8.0
07.《人像本事 10x10x10》—— 6.3
08.《さよならは 青色》—— 暂无
09.《田中みな実 田中美奈实》—— 8.3
下面是我对每本书的简短介绍和点评,干货类内容链接在文末。
01.《世纪传世纪实摄影I》
这本书和《世纪传世风光摄影I》是我从一件旧书店淘的,论斤卖书的那种店。
这本书算是1/4纪实摄影史,因为全套共有4册,旧书店只买到了这一本。
作为资料书,这本书叙述了一些纪实摄影的概念,以及历史上著名的纪实摄影师,还有他们各自的摄影理念。
书中对纪实摄影的定义是:
纪实摄影就是把拍摄的焦点放在该事件对社会所产生的的影响,或者放在提示人们现实生活的处境上,并注视着社会上所发生的的事件与人类生命相关的重大直接意义。
他们更讲究深层次的人道主义和社会意识,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历史上著名的纪实摄影师有:尤金·阿杰特、路易斯·海音、埃里克·沙洛蒙、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罗伯特·卡帕、戴维·西摩等,当然还有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这个机构。
对于这些摄影家和机构就不多做介绍了,喜欢纪实的同学,可以去公众号『徐淳刚』去自行搜索了解他们的作品和背景。
02.《世纪传世风光摄影I》
这本书的背景与上本相同,版式风格也完全一致。
与纪实摄影不同的是,风光摄影和绘画的关系非常的密切。
比如风光摄影的第一个流派就是19世纪50年代的画意摄影。
画意摄影又分成“高艺术摄影”、“自然主义摄影”、“印象派摄影”这三个分支。
听起来都很高大上的样子,这种资料记录类的书,必然是要概括一些概念、专有名词之类的。
但简单来说,风光摄影就是拍大自然的风貌景观嘛。
历史上著名的风光摄影师有:古斯塔夫·了勒格雷、威廉姆·亨利·杰克逊、彼得·亨利·埃默森、德尔·沙耶、弗兰克·梅多·萨克利夫、卡尔·布劳斯·菲尔德、阿尔伯特·兰格·帕奇、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等。
我列举这些名单并不是像上学时候的划重点,只是考虑到既然聊到这里,读者中可能有这方面的爱好者。
并且我手边有这样的资料,列举出来也不费事儿,费我一点时间,给更多的人节约一些检索时间也算值得。
03.《拍出绝世美姿》
这本已经单独写过了,有不少干货和可以参考的部分。
详情点击文末《还在死记拍照姿势?这10个要点让你对摆姿的理解更上一层楼!》的链接可见。
04.《拍出绝世佳作》
这本书主要通过三部分展开,分别为:拍摄场景、人物摆姿、实施拍摄。
其中,人物摆姿内容和《拍出绝世美姿》重复。
实施拍摄包含四部分内容,分别是:光线方向、减法原则、优美角度、镜头透视。
光线方面的内容在《拍出绝世光线》里更加全面,减法原则几乎每个人都知道。
优美角度虽然有示例但是看了也学不来,镜头透视内容也比较基础。
所以这本书的重头戏还是“拍摄场景”这部分,作者给出了一个拍摄场景卡片,我也记在了一张表里。

所谓拍摄场景卡片,是指作者平时拍摄时,对于场景的关注点。
05.《拍出绝世光线》
这本是我认为三本书里最有用的一本,从豆瓣评分里也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分数远高出另外两本。

关于这一本的要点内容,我也已经单独写过了,就是《干货 | 人像摄影必备用光指南(附脑图)》这篇
同样,文末也附有链接。
06.《风和日丽:清新人像写真术》
从书名可以看出,这本书是关于清新风格人像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加菓,一位网络上知名的人像摄影师,我很喜欢她的清晰人像和复古人像。

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她私人的拍摄经验,包括妆造、策划、引导、不同风格照片举例以及后期方案。
同时也有一些她对于人像摄影日常话题的一些观点,文字读起来比较轻松,同时也不缺少一些实用理论。
喜欢清新人像的朋友,买来看看也还可以。
07.《人像本事 10x10x10》
10x10x10指的是,10位摄影师、10个美学世界和10种创作风格。
里面提到的基本上都是台湾的一些摄影师,插图是他们各自风格的作品。
然后是他们的一些观点和故事,个人觉得稍微有点空泛,过于意识流。
买了大概也只能当作品集来翻翻,对话和故事读着不太有代入感。
08.《さよならは青色》
这是Ins上一位网红摄影师iwakurashiori的作品集。
这位日本的摄影师我在《分享我从Instagram上百名摄影师中选出的最有风格的10位(附作品赏析)》这篇文章里提到过。
为了避免中途跳出造成不便,依然是把这篇文章的链接放在文末。
iwakurashiori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青色系的调色非常有特色,但是...
这本作品集非常不值得买,小小的一本,价格不低,但印刷出来颜色看着还没有在网页上看着舒服。
所以,不建议买,直接在Instagram上看吧!
09.《田中みな実 田中美奈实》
这本书是去年逛京都的一家唱片店的时候买回来的。
写真集的“主人婆”田中美奈实,是日本的一位女主播,不是我们概念中的那种女主播,因为她前身是正经的电视台播音员。
拍这本写真集的摄影师是伊藤彰纪,他之前也为石原里美、新垣结衣等艺人拍过写真。
之前,田中美奈实常被评为“日本人最讨厌的女主播”之一,但最近突然火了起来,一下子成了独立、自律、精致的代名词,就是因为这本写真集。
其实,以上的八卦我并不关心,上面两段我也是刚搜出来的...我更关心的还是照片本身。
这本写真集确实很不错,照片中34岁的田中美奈实身材和脸蛋不输20岁“少女”。
并且精神面貌非常健康,既有活泼可爱的一面,又有成熟稳重充满故事性的一面,私房类的照片性感却不轻浮。
田中美奈实有她精致和灵性的一面自不用说,摄影师的记录同样功不可没。








▼ 写在后面
后面写一下读摄影书这件事吧。
首先,摄影是一门技术活,所以光看教程肯定是不行的,就像练游泳要下水一样,理论只起到辅助和指导作用。
其次,拍照毕竟属于创作类活动,也未必就需要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和章法。
所以在我看来,所有的摄影技术书都是仅供参考。
另外,摄影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大家天生特质不同、阅历不同,因此审美差异巨大。
所以,多看优秀作品是很有必要的(来年我还会继续定期分享优秀摄影师的作品和自己的拙作,欢迎关注)。
不限于摄影,凡是创作类的活动,都是由不同的人作为载体,各自输入不同的内容,再由人产出个性化的东西,这才是有意思的地方。
同时,这也是我今年经常告诉自己的一件事情,就是多样化这个概念。
照片风格的多样化、人的多样化、群体的多样化。
尊重和试图理解事物的多样化,铃和小鸟还有我,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
关于书单和想法的部分,就先写到这里。
文中对书的评价仅代表个人观点,未必足够客观,各位可以根据本身的需要考虑是否需要购买。
感谢阅读,下一篇写小说类的读书总结,敬请关注!
内容首发在公众号:王寓宇,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