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不住不是你的问题,掌握阅读方法可以改变读书状态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读完一本书之后记不住”。
每天发生的事情那么多,我们能记住的却非常少,为什么呢?
实际上是我们大脑觉得那些信息不重要,大部分都不会被存储处理。真正能够引起我们注意的信息,都会进入短时记忆里,过一段时间便会消忘。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思考方法和心智模式,无论我们如何学习,本质上我们的心智都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技能和方法,更要关注心智模式的学习和提升。

那么,如何改变心智模式呢?
01.当我们阅读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有目的地找出重点。
“重点”不一定是书上的重点,而是你想从书上得到什么。
比如:你想读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书里的重点跟时间管理相关。可以是关于拖延症,也可以是精力管理…有目的地去找重点,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02.有意识地进行阅读。
随身带一本书,每天至少读5分钟,养成阅读习惯。
每天比前一天早起5分钟,养成时间习惯。
读书时准备荧光笔、便利贴等工具,养成读书的仪式感。
03.关注大脑的阅读偏好,用简洁的方式呈现内容。
大脑面对复杂的知识、密集的数字会感觉难以理解或者没有耐心,可以利用图片、思维导图、PPT、影音等方式表现。

04.控制好精力,达到最好的阅读状态。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在状态最好的时候进行阅读,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05.用“关键词”强化记忆力,快速找到需要的内容并做标记。
比如:想要了解“时间管理”的 相关内容,阅读时带着这个关键词在书中进行搜索,会更容易找到跟时间管理相关的部分。
在阅读时标记重要的内容,并重复阅读。每次都要写读书笔记,可以增强记忆。
06.阅读有压力,可以改变阅读方式。
阅读有压力时,要从简单的内容入手,再一点一点地加大难度,就能进入一个“心流状态”。
阅读可以更广泛,也就是把相关的书都读一遍。也可以选择某一个领域,增加阅读的深度。

07.养成阅读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阅读时间不是限定的,每天阅读5分钟,就可以养成阅读习惯。
当习惯养成之后,阅读的时间可以逐渐增加,收获的知识也会随着读书的数量增加而增加。
尽管我们都知道读书很重要,但是很多人都对读书感到恐惧。
其实,阅读就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以你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去学习。
当然了,成长也不止于读书,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学习。
比如:人脉、网络、身边发生的事情等。
但是,阅读的优势更明显,比其他几种方式都更简单,成本也更低。而且,阅读的系统化知识程度高,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只要掌握的合适的阅读方法,读书也可以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