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常人的批判
对常人的批判
—来自听宋福杰博士的课
常识、人之常情==》媚俗
常人决定着我们的价值
如果对现代人量身高的话,量到脖子就够了。
常人、一般人、普通人
追求常人的价值,不顾一切的去讨好大多数人的心态和做法。让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都符合公众意见,符合常人的期望。
媚俗的表现:
1. 跟着感觉走。
a. 与外部世界的认知关系:感觉是与外部世界唯一的联系方式
b. 与外部世界的生存关系:感性的欲望
c. 与外部世界的审美关系:感官愉悦就是美的核心
2. 与大众传媒认同:抖音、短视频、微博、明星、大师、先知均是常人观念的变体,其主要的形式就是闲谈,无根基状态(groundless)。闲谈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无需把信息据为己有,便明白了一切的可能性。另,奶头乐。
a. 幻觉一:将其所描述的虚幻世界建构为自己以为的真实世界。
b. 幻觉二:本质是自我被大众传媒所愚弄,而非自己在消遣大众传媒。
3. 变质的批评
a. 批评没了确定性:某些人、某些书而不指明
b. 批评失去了灵魂:变成了无伤大雅的恭维
c. 批评失去了高尚的动机:商业化的批评
4. 拖延症:毫无目的等待的心理,没有目标的等待。
a. 源于宿命论的信奉:都是预定的,必然要来临的。所有都是命。
b. 光动嘴不动腿的非行动主义者(特殊的行动主义者:行动即是等待)
媚俗的成因
1. 对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误解
a. 黑格尔存在分两类
i. 现实的存在: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事物
ii. 现存的存在:目前还存在,但已经丧失了历史必然性的事物
b. 因此,凡是现实的存在才是合理的,现存的存在不一定合理。
c. 慎重对“普遍性”,普遍性的东西一定是合理的吗?普遍性的东西也可能是现存的存在。
d. “凡是现实的存在才是合理的”,还有一层含义为“凡是合理的事物迟早会变成现实”。我们应主动地对现存的事物持否定态度。
2. 自然主义的文化多元主义:放任自流,拒绝任何文化观念的批评。
做法:
1. 树立自主思考意识,走出大众传媒为我们编织的虚幻之网,回到真实的世界。弄清楚每件事物的运行机制,不管多细枝末节,也不管真相是多残酷。
2. 学习理性批判的知识。学习科学工具,以便形成自己的方法来甄别复杂的表象世界。
3. 持批判的文化多元主义态度。
在严肃地对待自己之前,别人不会严肃地对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