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title: 2020-12-23 toc: true data: 2020-12-23 23:00:00 tags: diary
《极权主义的起源》
如果说,克列孟梭和德富富斯派成功地争取了各个阶级中的大部分人一起要求重审案件,那么天主教徒们的行为则是一种阻力;天主教徒之间没有意见分歧。耶稣会在操纵贵族阶级和参谋总部时所做的事情,圣母会在中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中也做了,它的舆论喉舌《十字架》在法国所有的天主教杂志中发行量最大。这两个教派都围绕犹太人间题鼓噪反对共和国。它们都表白自己是军队和国家的维护者,反对“国际犹太人”的阴谋。但是,更触目的是,法国天主教徒们的态度事实上还远远不及全世界的天主教报纸,它们团结一致反对德雷富斯。所有这些报纸都在上级的指挥下不断地往前走。”随着案件的进展,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法国反对犹太人的活动遵循着一条国际路线。《天主教世界》(Civilta Cattolica)宣称,应该从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一切国家中驱逐犹太人。天主教政治家们最早明白,今后的权力政治必定以殖民主义野心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因此,他们最早将反犹主义同帝国主义联系起来,宣称说犹太人都是英国特务,由此将对抗他们的作为认作是和“恐英病”(Anglophobia)对抗。在德雷富斯案件中,犹太人是中心人物,因此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政治活动机会。如果英国从法国手里抢去埃及一事应该责怪犹太人的话,那么,英美联盟运动当然起因于“罗斯希尔德帝国主义”。天主教的政治活动并不限于在法国,一旦那桩特殊事件降下帷幕,这一点就完全清楚了。1899年底,德雷富斯已被教免,法国公众舆论也转向了,因为害怕这件事会造成对世界博览会的联合抵制,这时,要想阻止反犹主义在全世界的蔓延,只需同教皇利奥八世(Pope Leo XII)会面一次就可以了。即使在美国,非天主教徒中支持德雷富斯者都特别热心,1897年以后,在天主教报纸上也可以发觉反犹主义情绪明显上升,然而在同利奥八世会面之后,这种情绪在一夜之间平息下来。天主教利用反犹主义作为工具的“伟大策略”流产了。
这样看来,波兰斯基导演的《我控诉》就只是一个伟光正的主旋律电影了。完全没有拍出这个事件的内涵。
话说这书是真的难读啊,每次读到帝国主义中间的部分就再也读不下去了。我特意还去把19世纪历史捋了捋,但没什么用,汉娜像杂货店老板娘一样悉数点评着自己店里物品的优劣和关系,而我根本就不知道她卖的到的是什么,因为所有商品只有标签而没有图,我又刚好不会德语!
不看了,十年后再看看吧。
https://refactoringguru.cn/design-patterns
你们把网站做得这么好,书怎么能卖得出去呢?
一旦变成静态的,网站中的多语言切换和导航特性不就没了吗?
鸿蒙
看到一篇文章:
我的第一个鸿蒙app,以及所见内容 - 落花时节啃狗粮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8663467
这。。。我开始以为至少中间加几个抽象层之类的,没想到做的这么急,总体水平还停留在稍微比木兰好一点的基础上。。。
不过,安卓这样规模的复杂系统,真要做到换壳看不出来还挺难的。
CarstenWitte
把人体拍得像建筑摄影一样。。。

© 本文版权归 Titan_Pascal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