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后裔
看完了15集纪录片《爱新觉罗后裔》,不知道为什么网络上没什么关于这部纪录片的信息,我是在youtube上看溥仪相关视频时偶然发现的。不过感觉这部片子还是有很多错误疏漏的,也许就没有正式发行吧。所以写这篇文章算作豆瓣影视标记。
其实这个纪录片里最喜欢的是毓君固老先生(爱新觉罗毓嶦)的讲述,还是很欣慰在经历了那样曲折悲惨的一生之后,老先生的晚年还算幸福。纪录片采访于2015年,第二年老先生便去世了。
印象也很深的就是最开始看《非常接触》里醇亲王载沣的孙子、溥任的小儿子毓岚先生讲文革初期抄家时说后来同在一条胡同的涛贝勒家“出事了”,所以红卫兵们赶紧撤了。后来又看了一期载涛小儿子溥仕做客的《非常接触》,里面却没有提文革这一段。百度百科上写溥仕先生生母在1967年去世。而这部纪录片采访了载沣的长孙毓璋先生,在讲述自己家被红卫兵抄家时的经历时,明说了是因为同住胡同另一头的涛贝勒家的夫人自杀,红卫兵们吓怕了才赶紧撤了。溥仕先生在《非常接触》的节目里一直笑谈父亲的各种往事,还给大伙儿介绍从前贝勒府里的名菜“西瓜肉”,却唯独没有提到文革时家庭遭受的冲击,或许也是最深的痛无法讲述吧。
看了这个纪录片才知道道光帝在奕詝和奕訢之间选择立储的过程,才知道恭亲王除了历史书上讲的是思想开放的洋务派以外也是读书骑马射箭都最出众的皇子,或许如果没有老师杜受田藏拙示孝示善的指导让道光传位咸丰,晚清的历史局面真的能有改变(君主立宪制)呢?(虽然我一直很不喜欢君主立宪)。而老恭亲王的子孙也都个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坚决不在退位诏书上签字、变卖家财发起满蒙独立运动的小王爷溥伟(毓嶦先生父亲),到移居台湾的大画家溥心畲,演绎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看溥仪在《我的前半生》第一章里描述的“我的家世”也深深感到在那个时代,恭亲王奕訢或许真的算是皇族中最后一个有才干的人了,其他人要不就像慈禧这般善于权谋却自私贪权缺乏家国情怀,要不就如光绪宣统这般志大才疏,要不就是摄政王载沣这样的无心也无能于政治(虽然我蛮喜欢他说的“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正是这种性格才令他没有去伪满添乱,和小儿子溥任度过了还算安稳的日子)。王朝气数尽了,或许真是冥冥中命运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