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为何总是在股市中亏钱?《穷爸爸富爸爸》告诉你答案
《穷爸爸富爸爸》百度百科上的简介是这样的:
罗伯特·清崎有两个爸爸:“穷爸爸”是他的亲生父亲,一个高学历的教育官员;“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一个高中没毕业却善于投资理财的企业家。清崎遵从“穷爸爸”为他设计的人生道路:上大学,服兵役,参加越战,走过了平凡的人生初期。直到1977年,清崎亲眼目睹一生 辛劳的“穷爸爸”失了业,“富爸爸”则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罗伯特·清崎毅然追寻“富爸爸”的脚步,踏入商界,从此登上了致富快车。
清崎以亲身经历的财富故事展示了“穷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本书1999年4月在美国出版,仅仅半年时间就创下销售100万册的佳绩。“富爸爸”系列图书已发行109个国家和地区,总销量超过2900万册。 [2]
《穷爸爸富爸爸》最大的创举就是重新定义了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
《穷爸爸富爸爸》里面的观点是:“富人购买资产,穷人只有支出,中产阶级购买自以为是资产的负债。”
资产就是可以不断提供现金流的东西。它可以是出租的店铺、可以是一个盈利的企业,也可以是一本书的版权,当然也可以是一份理财……一切可以提供现金流收入的东西,都是资产。
而普通人总是混淆了资产和财产的概念。
一辆价值10万元可以持续提供收益的的运营出租车,它是资产;但是一辆价值百万,但是并不能带来收入帮助的私家车,它反而需要持续支出保养和保险费,它只是消费品,只是昂贵的奢侈品,只是负债而已。
《穷爸爸富爸爸》让我们明白了:资产就是向你口袋送钱的东西。什么是负债?负债就是把钱从你口袋掏出的东西。回到股市投资,我们也可以这样定义,股市里的股票代表了一家家企业的股权。

那么优质资产就是那种可以不断提供现金流,往股东口袋里送钱的企业。富人思维就是就是购买这些优质资产的股票。
出于这个思维方向,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格力电器……能提供持续净利润的公司就是优质的资产。
而不是“扇贝跑了”的獐子岛;
也不会是“买不起饲料,饿死了猪”的邹鹰农牧;
更不会是反复融资,“梦想导师”贾跃亭旗下的乐视网……
无独有偶,价值投资股神沃伦.巴非特的投资之道也是如此。购买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股票,而评估企业价值的主要方法正是现金流折算法——通过计算一家企业未来可能产生的全部现金流折现值来计算企业价值。
也就是强调企业能不能提供客观持续的现金回报——正是《穷爸爸富爸爸》里面的资产的定义。
富人够买资产,穷人只有支出。

在股市里面成功的秘诀就是不断购买优质的资产,而不是值钱的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