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洲男性普遍偏好白幼瘦?
文化原因
1:亚洲文化的基底是“父权社会”。在这一种固定的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可下。一位女性最大的价值就是生育价值,而最优质的生育年龄则是在二十岁左右。即“幼”。
2:同时也是从“父权社会”这一点来看。出于集体男性对男性自尊心的保护,他们提倡并支持“娇小可人”的女性。娇弱无力。有个梗是“萝莉有三好,身娇体弱易推倒。”其实往往这种一时之间大热的梗都蕴含了对女性的种种要求以及片面的物化。一位女性如果身材过高过胖或者发育得过早且同时还没有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的话,那么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便会承受一些社会上若隐若现或者直接的打击与身高侮辱,除非等到她有足够的能力和强大的内心自保。
有一个很精准的说法,说为什么婚礼的当天新娘是最美的。因为自那一天起,她就要自发地收掉她所有的吸引力,因为结过婚之后,社会对她的定义和要求是一位妻子,一个母亲。这是她的符号,也是枷锁。
3:“白”不仅仅说的是肤色白。还代表了皮肤和身体的一种状态,即年轻化。同样的,也是偏向于“生育”这一点。而且一位皮肤白嫩细滑的女孩子,很明显不会去从事户外相关的工作。这一点对应了一些类似于“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话语。相当于变相的打压了女性追求自己事业心的动力。
如果是古代,一位女子在严丝合缝的父权社会下很难有其他的选择。但是现在世界局势不管是从什么方面,都决定了一位女性的生存方式不止一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一位已经张开眼睛看到现实世界模样都女性,就算再痛苦,也不会再去做那盲从者的奴隶。
其实“白幼瘦”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类似的标准还有很多,充斥着每一位女性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
但是就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一样。最后的胜者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群体。
从沉睡中觉醒的人所追求的不过平等而已。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