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告诉你:家乡的月亮也很圆!

最近,微博上热议话题:海归硕士放弃澳洲绿卡回国务农,引来国内同胞一片喝彩掌声。

这太有意思了!
这个留学生名叫赵闫,原本已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毕业,并且拿到绿卡、拥有一份高薪工作,却毅然回到故乡新疆的农村,甩了高跟鞋、扔了绿卡,脱下红妆,换上农装,当起了一名“新农人”——种枣、办厂、办合作社,带领家乡枣农共同致富。
要为巾帼鼓掌!
网友们纷纷为这个90后姑娘拍手点赞:
太牛了,赤子之心令人钦佩! 中国现在发展真的越来越好了,澳洲绿卡算什么,国外定居就一定比回农村老家高贵? 时代大不同,崇洋媚外可休矣!
感慨万千!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656万。
不一样的是,近几年,中国人“出国潮”汹涌,海归人才的“回国潮”更是澎湃!2016年至2019年,中国留学生回国占比达到八成。

日媒就发现了这个现象,说中国正迎来一场人才“回流潮”。数据显示,到去年11月,就已经有260万人才从西方返回中国。
今年9月24日,一天之内,三位科学家回国,令美媒连连感叹不舍!
美国芝加哥大学林安宁教授,出任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院长;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顾臻教授,受聘为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 美国加州大学朱松纯教授,加盟北京大学,出任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不禁感慨,曾经,中国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变成了“月是故乡明”。
这是自信!中国的自信!中国人的自信!
(一)
促成新疆姑娘赵闫回国的契机,是一次采访——她跟随澳星国际传媒记者团,来到新疆实地采访。赵闫发现,眼前的新疆和她小时候记忆中的样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祖国的日新月异和发展潜力,让她心潮澎湃。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与其在国外一个人背井离乡,不如回家乡做一个建设者,而不只是作一个家乡的见证者。
说干就干!
2017年,赵闫和两个双胞胎弟弟成立了“阿拉尔三颗枣农民合作社”,专门从事新疆红枣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按照传统模式,新疆的农产品卖到内地,流通链条特别长——收购商贩、批发市场、商店、超市等多个环节,成本层层叠加,最终卖到消费者手中,价格要比原产地贵出不少。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赵闫的父辈们始终没能找到解决方法。幸运的是,赵闫姐弟这代人赶上了好时候。
自2013年起,中国稳居全球第一大电商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和用户数量遥遥领先其他任何国家。在这样一个时代,农产品销售自然不能沿袭过去的思路。
姐弟三人积极转型,成立了电商公司,在拼多多开了两家店铺,卖干果和鲜果。
如何缩短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让家乡好货,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餐桌?拼多多的“产地云拼”模式给赵闫指点了迷津。
她把在新疆阿拉尔建的一座工厂变为产地仓,占地2.6万平米,所有果品在原产地采摘、收购和加工;同时,在陕西咸阳建立前置仓,农产品先从新疆直发到咸阳,之后借助当地的仓储、物流优势,直接把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这样一来,销售链条大大缩短,消费者在拼多多从下单到收货,只需要2-3天,买到的产品更新鲜,价格更低廉,可以说与原产地相差无几。
赵闫通过拼多多的两个店铺,把新疆好货卖到了全国各地,今年销售额就突破了3000万元!成功带动周边七八十户枣农,辐射红枣种植面积3000亩。
好风凭借力!
中国的崛起,为海归硕士赵闫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沃土。中国的互联网经济、电商经济,还有拼多多,就是助力她“返乡梦”和“建乡梦”成真的养料。
(二)
长期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偏远地区、农村地区是短板,缺人才,缺技术——天时地利人和,三不沾。
中国崛起,乡村振兴,迎来巨大的“海归人才红利”。
互联网技术普及,“互联网+”普及,让偏远地区、农村地区获得了强大的“技术红利”,也成为各路人才投身家乡建设的“利器”。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中,拼多多是一个标杆,短短5年,跃居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汇聚超过7亿活跃买家和510万活跃商户,承载着中国新消费、新市场的巨大前景。
在农产品电商领域,拼多多更是一枝独秀,2019年,订单总额达到1364亿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
农村要想发展,必须把利益留在农村,把人才留在农村。
对农村重视、给资源倾斜,拼多多这种做法,不仅有效推动农民增收,也实实在在帮助精英人才、海归人才扎根农村、建设农村。
截至去年,拼多多已累积带动8.6万余名“新农人”返乡,平台及“新农人”直连的农业生产者超过1200万人。
在拼多多,你以为只有海归年轻人大展拳脚吗?错!这里还有海归院士科技助农的身影!
12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走进拼多多直播间,为湖南宁乡花猪代言。直播吸引了80万网友围观,宁乡花猪相关的订单,较前一日增长300%以上。

“养猪院士”印遇龙是高层次海归人才中的一员。他分别在德国国家农科院动物营养所、英国女皇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学习和工作,并获英国女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并没有因为这份金光灿灿的履历在海外停下脚步,因为一颗赤子之心,毅然选择报效祖国。他在养殖行业一干就是近40年,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中国的生猪养殖产业。
一次拼多多直播下来,“养猪院士”也不禁感叹:“养殖业要搭上电商这辆快车,才能让农民养的猪卖上好价,让消费者吃饱吃好吃健康。拼多多是一个全国性平台,对农民致富、乡村振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今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疫情仍在扩散,封城悲情上演,国民经济深陷泥潭。
西方不亮东方亮,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最重要支撑。
下半年以来,我们的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中国制造”优势凸显,海外订单暴增。你能想象吗?连出口用的集装箱都“一柜难求”。
消费领域,不少国际品牌,上至奢侈品箱包,下到平民服装,全球市场营收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而中国市场,是唯一亮点!
可以预见,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发展和创新的重心,将从西方转移到东方,或者再直白一点,从美国转移到中国。
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积极向中国“靠拢”的,不仅包括海归人才,还有众多跨国公司和品牌。
在这个过程中,拼多多不仅助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上行,还助力世界各国好货进入中国市场!
8月24日,正值中韩建交28周年,拼多多“韩国国家馆”正式上线。韩国驻沪总领事崔泳杉亲自到场。崔领事走进拼多多“百亿补贴”直播间,为韩国美食和美妆品牌打call。

自今年7月底,拼多多宣布启动“国家品牌馆”计划以来,已有智利、阿根廷、丹麦、印尼、新西兰 等多个国家入驻,并派出外交官员前往直播间带货。他们看中的,正是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近年来,尽管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持续打压、封锁。中国非但打压不垮,封锁不住,反而会有更多的国家和企业向中国靠拢,拼多多上越来越长的“国家品牌馆”名单,就是最好的证明。
逆势而为,必将失败!
(结语)
人才流向,背后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的起伏演变。
曾经,中国优秀的年轻人一股脑地往外跑。如今,中国崛起,国力强盛,人才纷纷回流。
国外条件再优越,那也仅仅是做事;为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做贡献,这是成就,是由衷的自豪!
这个变化,正在发生,真真切切!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中国加速崛起,将成为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集之地。
这是海归人才之幸,也是中国之幸。
归去来兮,故园芳草萋萋,胡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