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在自身中流淌的河|我的2020读书小结
以往讲读书调侃“浪费”,今年不这么讲了,2020的时间没有被压缩得很紧致。离开了学校之后,疫情在家里的时候,辗转在不同医院的过程里,似乎没有什么是当下必须要做的,更多的时间是在迷茫。
长篇虚构
不存在的骑士
“一页书的价值只存在于它被翻到的时候,而后来的生活定会翻遍和翻乱这本书上的每一页。”希望我能尽早翻乱这三部曲的每一页。
分成两半的子爵
现代人是分裂的、不完整的,古老的和谐状态丧失了,人们渴望新的完整。而作者的宗旨是向人的一切分裂开战,对以分裂作为真正生存方式的双方都给予赞赏,并且痛斥“愚蠢的完整”。开篇时完整的梅达尔多、与结尾时重归完整的梅达尔多,无个性也没有面容。而两个非人的相反形象,表现的却更具人性。
挪威的森林
说是恋爱故事,许多人将它作为爱情小说甚至情色小说来误读了,村上写的爱情,实际上仍然是他一贯的主题,写少年在生命中寻求自我的救赎和成长。
三十七岁的村上写下同龄的渡边,他的记忆的确正在步步远离直子站立的位置,正如逐渐远离自己一度站过的位置一样。这使他更加明白,有些人来到人生某一阶梯的时候,就像突然想起似的自行中断了生命的缘由——无法接受即将被全然忘记的自我。有理由相信村上是想在某一刻走入自我的精神世界、外在的终结的。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头骨、高墙、回形针的联系,令双线隐约地交汇,无论是冷酷仙境的我,还是世界尽头的我,是享有共同灵魂的。我在一处接受意识消失的命运,在另一处临近逃脱时留下,自我放逐到森林中。同样因为留恋世界感到孤独和悲哀,转而用记忆去印下对事物的感受。“因为这里是我自身的世界。围墙是包围我自身的围墙,河是我在自身中流淌的河,烟是焚烧我自身的烟。”村上的主角无论年龄,都给人蓬勃的少年感,是因为游离在他们冷静无谓的表象下,透露着联系自我与世界的强烈渴望。
自我世界筑起的高墙中,将影子割去,再靠兽汲出的类似心的薄膜样的东西,待冬天过去,影子虚弱到死去后,心也随之消失了。剩下的是自我满足,毫无记忆和欲望的居民。存在被拉长,时间被分解成无限。新生儿长大后又再次痛苦的死去,他们何必这样折磨自己呢?但存在也是为了感受悲伤和喜悦、互相中意和怨恨,孤独漠然的主角,对生活中细节的注视和感受,是会反映他对世界的热爱的。尤其是在他回到地面上,准备告别世界的那二十多个小时的碎碎念。
海边的卡夫卡
田村卡夫卡,立志要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在离家之后,坐上车,借住在樱花家,后来又转移到图书馆,与大岛、佐伯产生联系。他经历中遇到的每个有姓名的人都对他的思想、未来造成了影响,因为十五岁正是处于碰撞、徘徊、游移的年纪。在经历过一切后,甚至在真实与虚妄中游走了一番后,田村卡夫卡确实是成为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了。不过这也是他的故事了,我们无数的田村卡夫卡也要经历过错误的选择、正确的选择,走一遭自己的图书馆、自己的森林,然后最终回到正常人的道路上,再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醉步男
在酒馆,醉酒的男子遇到了与他不相识的老朋友。他讲述了一个故事,他们是很要好的青梅竹马,在大学里爱上了同一个女孩。随着女孩在车站的落轨,二人想要将时间倒回,分别孤独地进行着没有终点的时间旅行。
小林泰三借二人之口进行了关于时间流动的讨论。时间不是个连续体,只是大脑将它们联系到了一起。时间通过波函数的发散,化为无数种非实在化的可能性,由于观测,波函数的坍缩又将可能性重新叠加在一起。时间逆行者不是拥有了能力,而是缺失了大脑对时间感知的能力,可怜的时间跳跃者,在无尽的时间中,无法逃脱他的主观世界。
一九八四
“你听好了,你有过的男人越多,我越爱你。你明白吗?”
“完全明白。”
“我恨纯洁,我恨善良。我都不希望哪里有什么美德,我希望大家都腐化透顶。”
鼠疫
漫长的时间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一件不漏地全部出现了。“我对理念而死的人感到厌烦。我不相信英雄主义,我感兴趣的是,人活着,并为其所爱而死。”
圣母
虽然有猜到是叙述诡计,但呈现谜底时还是实在地被骗到了,太狡猾了。但一旦接受谜底,再去看前文里的诡异处,好像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尤其是这位惊慌过度的母亲,偏执的母爱。
犹大之窗
法庭上围绕着箭羽上缺失的那半片羽毛,亨利·梅尔博士用逐步的推理,精彩地将原本对自己不利的证言作为武器,引与其说是一部作品,不如说是作者的一个写作练习簿。一群有着不同命运的人经过密林的荆棘来到城堡,想要诉说自己的故事却都丧失了言语。试图通过排列塔罗牌的图像来拼凑、展示些什么。
暗店街
于特给我举过一个人的例子,他称此人为“海滩人”:一生中有四十年在海滩或游泳池边度过,亲切地和避暑者、有钱的闲人聊天。在数千张度假照片的一角或背景中,他身穿游泳衣出现在快活的人群中间,但谁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谁也说不清他为何在那儿。也没有人注意到有一天他从照片上消失了。于特一再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是“海滩人”,我引述他的原话:“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
黄昏时分,一个小姑娘和母亲从海滩回家。她无缘无故地哭着,她不过想再玩一会儿。她走远了,她已经拐过街角。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种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地消逝在夜色中吗?
命运交叉的城堡
与其说是一部作品,不如说是作者的一个写作练习簿。一群有着不同命运的人经过密林的荆棘来到城堡,想要诉说自己的故事却都丧失了言语。试图通过排列塔罗牌的图像来拼凑、展示些什么。
这样的故事是作者的写作练习,读过一个就稍微有点厌倦了,对普通读者来说可读性不高。
荒原狼
主角自称荒原狼,占据人的灵魂的另一半是狼性的灵魂。他有着一系列典型的情绪:孤僻、鄙夷、自傲、自卑。不仅是主角哈立,故事中的赫尔米娜、玛丽亚与巴伯罗都是哈立分裂出的不同的灵魂。主人公也就是在与社会和自身的复杂灵魂作自我的疗愈、斗争。实在是有些太意识流,鉴赏不了。
潮骚
作为歌颂纯洁的感情与少年的勇气的故事,三岛通过它来致敬古希腊神话喜剧作品。但由于故事内核太老旧,反而感情就不那么真实细腻了,还是更喜欢看一些现代的不模式化的故事。
短篇虚构
台北人
共十四个短篇故事,作者写下十四个小人物在动荡时代的众生相,以纪念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战后被迫退离家乡,定居岛上的台北人,被过往的荣光、回忆和人束缚着,活在过去的人无法面对现实,斩断过去的人又带有无法释怀的惆怅,灵与肉分割的痛苦。
作者笔力功底深厚,重视对叙述视角的选择,能够巧妙地通过对话、回忆与现实互文等形式,在短篇中自然地勾勒出人物背负的过往。另一方面,他对小说技法的展现,带有一些传统的味道,比如描写景色和人物时着力太重,有戏剧感的同时也过于匠气,有雕琢的痕迹。
你一生的故事
收录了特德·姜早期的七部短篇科幻作品,他通常基于一个构思好的基点,再丰富情节。
最喜欢的是同名短篇,女主角通过学习外星语言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变化使得她对时间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记忆连通了过去与未来,她在知晓一切的前提下,同时经历着每个瞬间。纵然改编的科幻电影《降临》视觉效果很震撼,作为改编的口碑也不错,但仍然不能完全传达原著的文字中,通过母亲的口吻,叙述每个人生的节点带来的沉静的力量。文字作为传达情感的工具是很难被超越的:
我的意识则和从前一样,好像香烟上的火头,缓慢地,连续地向前爬行。不同的是,现在,香烟两头都是记忆的烟灰,没有燃烧的一头也是一样。有时我也会被语言b完全支配,这种时刻,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轰然同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烟灰,时间未至已成灰。一瞥间五十年诸般纷纭并发眼底,我的余生尽在其中。还有,你的一生。
另外有几篇的硬科幻实在过硬,穿插了高密度的数学物理原理的,像在看论文,故事性稍弱。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收录了十七篇短篇小说。用最简练的语言、大篇幅的删减、时常的留白与沉默来讲述的关于卑微的普通人的生活。大都在讲普通人的生活中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大量给予想象空间的空白,更能让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小说中的绝望。因为每个读者对空白辅以的想象,都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许是靠自己的人生填补角色的空白。
他说:“我只想再说一件事。”
但他想不起来是什么事了。
其实想说的话还有很多,但是已经无法挽回了。
小手
一望无际的,互相伤害的,孤独的人。
非虚构
知晓我姓名
我乐意这样来开头:才华洋溢的年轻女孩香奈儿实现了她的文学梦想。即使她原本打算找一个更轻松的话题。
整个过程是艰难的,她从医院醒来,被告知自己性侵了,这只是一个开始。她站在法庭上,需要把自己完全展示给众人。她需要面对她也在享受的指控,甚至需要证明她是否高潮。她面对舆论,面对失控的情绪。
有关性侵害,我们太熟悉那些对受害者的荡妇羞辱、对完美受害者的苛求、法律对犯人的宽容。香奈儿也经历过这些。加害者利用公开的身份赚取他人的共情,从而获得理解。社会看到布罗克的运动天赋,热情开朗的性格,优异的学业表现,看到他帮老人搬家,在泳池里帮助老年人。而隐藏受害者的身份却把受害者停留在被侵犯的那一刻,一个不省人事的醉酒女孩和冷冰冰的身体。
在那份陈述发表后,她发现她能够为那么多女孩提供力量。在她们的卧室、汽车、楼梯间和公寓里,许多人都躲在自己的痛苦、恐惧和匿名之中。我们周围都是幸存者,都是同伴,香奈儿是我们的勇士,于是她选择跨出法律的保护。在她的案子中,她的姓名被匿去,而她现在选择让所有人知晓她的名字,无论是香奈儿埃米莉张小夏,她是才华洋溢的拥有无限潜力的年轻女性。
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
亚当医生的幽默写作能力倒是确实配得上这个夸张的译名。医院的滑稽通常来自于病人们的无知,以及亚当医生的奇妙比喻。
前文虽然也有一些令人感慨的小故事,生死的事总让人难受,但整体基调还是诙谐轻松的。直到最后一章画风突变,亚当医生突破一道道关卡,成为副主任医生后,经历了一场失败的手术。他被巨大的责任感压垮了,尽管没有人责怪他。医生无法处理这份悲恸,离开了岗位。反观他一路以来的成长经历,从手忙脚乱的实习医生到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这份来之不易的成长理应获得更好的职业待遇,但医疗保健系统对医疗人员的压榨和心理问题的忽视,它失去了原本打算奉献自己的人们。
书店日记
既然每个人都有一个书店老板梦,不如就借此机会真实体验一把。
无缘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是非常神奇。某个时刻一定体会过无能为力的淡忘和极度的孤独。在逐渐凝结又消散的纽带中,因为种种原因缔结得更深的纽带,主动地去抵抗消散的缘分,新的缘,旧的缘,更是珍贵的宝物。但我认识到成为在途死亡者,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的归宿。
NHK在尽力地寻找重新缔结关系的方式,以帮助更多人从无缘走向结缘,似乎在实践中也有许多孤独生活的人获得了重新与人关联的幸福。但走入漩涡的人,承受了无缘社会孤独的苦楚,也很难能被改变吧。
本书是采访记者着笔的合集,题材值得记录,但更适合以影像的形式展现。
第三帝国的到来
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纳粹领导的第三帝国是如何在德国掌权,导致一系列悲剧的发生的。
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
村上说自己的职业是小说家。虽然一直在写小说,但是对写日记、写回信却很不擅长。就连这份工作,在《an·an》杂志上连载随笔形式的文章,也觉得难写。大概他是羞于直白地输出观点。其小说是充满冷峻的隐喻,是抽象、清醒的人生体验,而随笔就完全是傻白甜的俏皮记录。
无比芜杂的心绪
本书收录了村上的序文、致辞、杂志发表等随笔,并在每篇前附短文记述写作时的心绪。确实是芜杂,也能泛泛了解他的想法和爱好。
另外,村上真的好喜欢音乐,他写了好多关于爵士和摇滚的随笔,不过文字与音乐之间还是有难传达的部分,实在是没兴趣。还有一些序言也因为没有读过原本就翻过了。
诗歌
新诗讲稿
废名通过解读诗歌,对新诗与旧诗进行分别。旧诗是情生文,文生情,未必是诗人当下的感悟。他认为新诗要避免这样,情要真,不在意形式与叶韵,背后有灵魂的吐息。因此旧诗是诗的形式,散文的内容。新诗用散文的句法写诗的内容。这样说太抽象,他用各集子里的选诗来仔细地讲解,哪些诗是好的新诗。
开始读这本书,是想系统了解新诗的历史和如何读新诗,读完确实有很大收获。跟着废名先生的思路,我对如何成一首诗,真诚地写诗有了大致的体会。虽然我不太喜欢朱英诞的讲稿,但他又让我领会读诗人有各自的喜好,可以大胆地读,真诚地读。
花与恶心
巴西的诗人风格可爱、俏皮、随性。虽然不乏忧伤的诗句。就像对这个国家的印象一样。同名诗很喜欢。
错误像每日的口粮,分发到家中。/烘焙着邪恶的狠心面包师。/运送着邪恶的狠心牛奶贩。//把这一切都点上火吧,包括我。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
作为一个命定长逝的人,/我从九泉之下亲笔/写给我谢世一百年以后,/降临到人世间的你——
“朋友!不要把我寻觅!物换星移!”/即便年长者也都早已把我忘记。/我够不着亲吻!隔着网传/把我的双手伸过去。
日记提到了28本图书
- 28本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