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日记
学习围棋两周的成果。在这盘对局中,总算明白电脑为啥总是要停一手,因为收官已经结束,按照电脑算法接下来怎么下都不会有目数的增减。而会下围棋的人也几乎都会在此之前投子认输,我很好奇电脑会不会投子认输,真正下赢它之后,它会有怎样的反应?(我当然是说这种帮助菜鸟的电脑算法,并非ai这样的)。

一边在腾讯围棋下,一边在房子里摆,琢磨它下一步会怎么走,还是挺有效果。

原来都是被胜20+目的,不算我耍赖的那种哈
这局给我惊喜的是,至131手,我总算可以通过计算后屠掉它一条大龙,右下角那个明显的空。在收官阶段,也算正常守住领地,做活自己的棋子了。没到收官最后一手,没做出两个眼来,随时会被对方(这里是白棋)反杀。另一惊喜是,白棋停一手后,的确还是有可以突破的空间,能多赚回来几个子,看电脑怎样评价局势,它更加考虑全局,更加考虑能做活的子力,这样会无意间放过本来走两手就可以保全的棋子,电脑无情,左上角就是一个例子,边角地方黑棋的两个空,就是由于这样的后果给我留下了,也因此多占了10目。
中间横着的那条白龙和左上区域竖着的那条白龙,布局时没留意,它们各自凭借三四颗边线的子力一路往中腹会合,我太顾虑上下两端及左侧成势的黑棋会被吃,会被压缩,形成的模样会被侵蚀,一直让它扁平往前,最后反倒让它们连接,提供了强大后援,左边也就是这样没被攻占。从黑棋前140手棋来看,在全盘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但被两股力量牵制地太死,我下得还是太保守。
289手之后,除了左上五颗黑子外,其余都是抱着侥幸在下,还是新手的毛病,尽量学会点目后,改掉这样的诟病吧。
希望围棋能帮我度过写作的瓶颈期,从中能够受益很多。全局的架构(布局时发现原来很费体力,中盘互相吃子时,有时候像写诗时那样激动的颤抖……),子力的配合,形势的估算,走势的把控,这些元素都在诗歌中能见一二。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不至于太过颓废。感谢。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