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无论多平凡都值得活着
看了毒sir对《奇葩说》新一季新旧奇葩的点评文章,大神真多,有些新奇葩十八九岁已气象不凡,一瞬间涌起不配为人之感,像我这样普通又平凡的人,真的配活在世界上吗?
这是幼年时妈妈留给我的后遗症,整个童年至少年时代,我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准确的说是六岁到十五岁,妈妈是略有虚荣的人,看到别人家小孩会的,一定要求我也会,如果不会,妈妈就骂我,又严厉又苛刻的责骂,童年时期从头发丝到脚趾尖,浑身上下无一处不被嫌弃,让我也在心底深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唯一人人羡慕人人夸的大眼睛(因为近视戴眼镜,现在连这点优点也没了),在妈妈让我拿东西我却找不到时,她也要骂,你那么大的眼睛有啥用,大而无神,东西都找不到,还不如你大哥的小眼睛聚光呢。我也会委屈,和她辩驳争吵,妈妈说,我是你妈,所以我说什么都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可她的标准那么随意,别人家的孩子数不胜数,我根本比不起,所以,只能日日被嫌弃。这种情况持续到读研,她会说,你看某某,和你一样大,人家都两个孩子了,你看你,连个恋爱都还不会谈,在她面前,我读书好不值一提,到了年纪不能像别人家的女孩早早结婚让她做上外婆才是遗憾的事。冬日村人围炉闲坐,邻居聊起某某家的儿媳烙饼做饭样样都好,她会说,你看人家和你一样大,啥都会做,你再看看你,除了和我吵架你还会啥。她会说,你的衣服真难看,今年流行短款的棉袄,你买的长的棉袄真丑,又说,你看谁谁的衣服可洋气了,也不知道跟别人学学,我反驳,人家的衣服好几百呢,我这才几十块钱,妈妈便说,人家会谈恋爱找男朋友买,你有本事也去恋爱让男朋友买啊,我只好闭嘴不答。
后来我也懂得,她大多数的刻薄语只是一时兴起的比较,但整个童年一时兴起的这种比较,让我低到尘埃里,为后来的恋爱埋下隐患,因为觉得自己配不上任何人,骨子里又带着过度的自尊,所以恋爱不顺,朋友会觉得对方配不上我,我心底可能也隐隐不满意,或者说,别人的一句话就能让我动摇,觉得自己选择的人不能让妈妈满意。
最初的几次恋爱,或长或短,都无法摆脱让妈妈满意这个阴影,恋爱还没开始,我就害怕她不满意,害怕她挑剔,所以总是谈的磕磕绊绊,一点也不轻松,哪怕后来为了故意气她,明知她不可能同意也谈了,心里到底不能理直气壮。这样想,对曾经遇到的男孩是不公平的事,我那时也这样觉得,遇到我这样糟糕的人,他也真是倒霉呀。我感谢曾经遇到的那些男孩,大家是同学,他们也足够善良,在他们的呵护鼓励下,我终于不再觉得自己是个极度糟糕的人。我遇到过特别温暖的男孩,仅仅因为矮,妈妈拒绝了他,那个时候的我,也不够成熟,没有勇气反抗,妈妈说,你找这样的,不是让我在村里抬不起头,而那个温暖善良的男孩,除了身高,人品学历都很好,她视而不见。逼我相亲,因为我不分手辱骂我,后来,我们分手了,我以为是他不爱我了,爽快答应,那时的我,又任性又自尊,对方提出了,我绝不纠缠。后来很久后才知道,妈妈给对方妈妈打电话时,说话异常无理和提要求,我是在某日听妈妈闲谈才知道的。
她一次一次告诉我,你要赶紧结婚,要不你就嫁不出去了,每年都说,甚至每次打电话都说,终于,我也没有结婚,一直呆在学校里,当然有过几年我和她的吵架,很凶。加之后来有了嫂子,妈妈终于不再像童年时一直以来要求我的那样,看到别人家姑娘有的,就要求我也得会,否则就是一顿骂,这些没有了。而我自己,内心的枷锁却早早在她影响下锁上。看到优秀的人,我不是生发向对方学习的心,而是自卑,觉得自己好糟糕好糟糕,简直像妈妈说的那样,不配为人。尤其是来上海读书后,身边高手如林,整个人陷入一种抑郁,持续了很久吧。我感谢这所包容度很高的学校,现在的我,延毕,却终于医治了曾经大部分的焦虑。看到优秀的人,我还是会生出自卑,觉得自己不配为人,但是,很快,我会走出来,告诉自己,哪怕自己是个最最普通的人,也值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好好活着。人与人的境遇不同,先天后天条件不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够了。我终于可以不再苛刻自己,也终于摆脱了妈妈带给我的魔咒和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