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星空画室——我学到的学院派美术发展历史!
为什么说俄罗斯美术是世界上现存最纯粹的学院派?我当初在上海找了许多家画室,挑选标准就是一个专业!当了解到苏派美术后,坚决要把写实画好!写实是学习美术的基础,而学院派是据我了解写实登峰造极的画派代表!
学院派广义上讲是得到美术界官方认可的,严谨科学唯美的绘画技法和风格,如果追根溯源可能就要从艺术开始大规模进入人们生活的文艺复兴开始讲起。
如果要讲一讲素描的历史传承轨迹首先要提到的第一个大师就是丢勒。
15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率先兴起,然后迅速扩展到西欧各国。人们主张从中世纪的虚伪禁欲主义中解放出来,提倡人文主义精神,要求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解放人的天性,追求现实的幸福生活。
而1485年,14岁的丢勒在自家作坊里学习到了铜首饰的相关技法,他对于铜模十分感兴趣,以至于长大后根据铜的制作工艺创造了“网格法”。

网格法就是把铜版面当成一个二象系坐标,每一个点都可以落到x和y的坐标轴上,这样定位出来的点组成的线条在复制过程中十分精确,并且成为了素描教学中最初始的教学体系。有些画家在绘制壁画或者其他大型画时会先在纸上画出素描原型,然后用“网格法”复制到墙面上去。

阿尔法尼祭坛画长宽216×143cm,大于拉斐尔的素描(35.3x23.4 cm)。拉斐尔细心地用红色色粉画出了网格线,便于让阿尔法尼依照素描按比例将画面腾挪、放大绘于木板上。
而丢勒通过“网格法”可以将场景复制几百份,然后一点点测量进行复制完成。这种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可行性高,可以完美复制完成壁画。
之后文艺复兴的另一个天才达芬奇在自己的《维特鲁威人》里提出了“人体模型”的方法。就是把人的头,胳膊,手掌,身躯,下肢等按照比例进行同步放大或者缩小。这样的模型方法可以在进行不同角度的人物姿势中进行科学的绘制。

怎么样,是不是跟你现在看过的人体素描教程一模一样?要知道,达芬奇可是500年前的人物,大家都想向天再借五百年,而达芬奇直接给人类送了一个五百年的礼物!
历史再往后走走,就到了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可以看作是文艺复兴的再一次进步,以前人们只反对教会主义,反对虚伪的禁欲主义,但是这次启蒙运动,人们开始反对封建主义。如果再往后想想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什么,就会明白启蒙运动可以算是资本主义的启蒙,是小市民阶层的崛起阶段。
所以这个时期的艺术创作点从神转移到了人,教会话语权让步给王权和大资本家。
据说拿破仑加冕时,本该由教皇为拿破仑和其夫人戴上冠冕,象征着王权神授,但是拿破仑自己夺过了冠冕戴上。而画家达雅克·路易·大卫为了避免让教皇难堪,只选取了拿破仑为夫人加冕的部分。(宫廷画师不好当啊~)


林荫道——17世纪霍贝玛作品

18世纪卡纳莱托作品
这个时期的作画对象是展示各种各样的生活与风景,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取材于圣经故事,想象中的传说再现的画。而为场景作画就必须要求效率,所以就出现了写生技法,出现了一大批写生高手,比如门采尔。

而这段时期,已经有无数素描油画大师不断学习他人的经验,然后分享自己的心得,经过一两百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美术学习体系,而法国政府官方的加入推动了这个体系的拓展,并在新古典主义的大师大卫和安格尔带领下成为了欧洲艺术代表,奠定了法国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这就是上海星空画室推崇的学院派。
以下是法国学院派“神级”代表人物选手和他的作品

布格罗人物画


列维坦风景画


希施金风景画


有没有发现这些画师不仅技法宛若天成,审美更是一流,这种学院派油画在国际上也是被列为大师级油画。所以说有限制的审美,如国界,种族,象征,流派等等,都不是真正的美。真正的美不需要任何附加,美就是美,没有定义。
这是学院派技法的最高巅峰,学院派绘画追求严格、准确地掌握绘画技法中难度最大的科学比例规律,强调素描与色彩的最佳结合,崇尚对被描绘物体自然形体与状态的捕捉。总之,学院派技法对色彩关系的准确、色调的协调以及对光与空气的自然状态的科学的真实性的追求达到了极致。
但是世纪继续往下走18世纪后半段,法国出现了另一种风格的画派,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印象派”!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

麦田上的乌鸦——梵高

煎饼磨坊前的草地舞会——雷诺阿
印象派技法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作画。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作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作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
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印象派在19世纪达到巅峰,20世纪之后就进入了现代艺术。未来主义,达达主义,抽象主义此起彼伏,而严谨传统的学院派绘画被画家嗤之以鼻,认为其程序化的练习,严谨的风格太过呆板教条,所以学院派绘画在欧洲没落下去了。
但是19世纪的俄罗斯,大家正如火如荼的学习着学院派技法。其实早在十世纪的基辅公国时代,俄罗斯就与欧洲的拜占庭帝国交往密切,并且把拜占庭的基督教定为了俄罗斯国教,通过宗教影响,源源不断的宗教画传入俄罗斯。到了18世纪彼得大帝改革,俄罗斯开始全面“欧化”,欧洲艺术思想在俄国流行。等到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大量的俄罗斯画家在欧洲学习艺术,同时大帝也邀请了大量的法国、意大利、英国画家来俄国教授艺术。19世纪因为动荡的国家环境,俄罗斯出现了一大批作家文豪,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应运而生,展现了大命运下小人物的复杂而微妙的精神世界,俄罗斯艺术整体开始升华。



《叶卡捷琳娜二世》剧照,俄罗斯国宝级女演员出演。说实话光这颜就能连磕24集,更别说剧里高逼格的审美,讲究的分镜,华丽的衣服,甚至是高颜值的路人了。
而同样的19世纪,一个俄罗斯画家巴维尔·彼得罗维奇·契斯恰科夫在年轻的时候留学意大利,瞻仰过学院派油画,他被这种唯美科学严谨的作画方式深深吸引,回到苏联后致力于本国艺术教育,把古典和现实结合。建立在唯物主义上的“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有力推动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造就了列宾、谢洛夫、苏里科夫、波列诺夫等一批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契斯恰科夫体系本质上就是解剖和构造,通过科学的观察内在去体现在表面,形成一种立体的质感。他的第一重要理论就是“五大调”——黑、白、灰、高光、反光,既是科学规律又是艺术表现手段,这种规律性的总结使得学生学习素描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契斯恰科夫强调观察自然,但是不是客观的临摹自然,而是创造性的表现自然。契斯恰科夫体系基本继承了最纯粹最精华的学院派技法,又加入了现实主义原则,他的美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成为了最为科学的教学体系,因此带动了整个俄罗斯的美术教育发展。
而1954年苏联的马科斯莫夫到进行美术援助工作,他为新中国提供了第一份美术教学大纲,他的油画班被叫做“马训班”里面所有的学生都成了新中国艺术大师,影响了全中国的艺术发展。中国油画大师“靳尚谊”就是“马训班”的一员。
在“马训班”里,靳尚谊接触到了新的概念——解构。解构就是沿用契斯恰科夫体系将人的骨骼肌肉连接起来,准确的确定人体器官的各个位置,根据人体的中线、对称性,以及可动不可动关节等等使器官达到一种具有体积感的存在。
除了素描之外,靳尚谊通过“古典主义”和“分面法”融合在一起,把油画体积感做的更彻底,他的作品就从画面的丰厚性、层次感、造型色彩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塔吉克新娘——靳尚谊
其实就现在国内高考美术教育而言,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先在日本留学,学习书法和油画,1919年赴法国留学,而那个时候的学院派技法中心早已转移到了俄国,所以徐悲鸿的国画改良的成就远远比他的西画成就高。

田横五百士——徐悲鸿 1930

双马——徐悲鸿

库尔贝19世纪画作
通过库尔贝和徐悲鸿的油画作品比较,还是可以看出在画面的层次感,丰厚性,色彩造型的搭配上库尔贝更胜一筹(当然,徐悲鸿大师的艺术理论对国内教育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如果说国内艺考的奠基人物都没有学到正宗的学院派基础技法,后面教育出来的学生怎么能在西画上拼的过有正宗技法传承的俄罗斯画家呢?(当然,全世界想学好基础技法,学习古典油画的都要去俄罗斯学习)
因为欧洲学院派的没落,也因为苏联冷战后国力的影响,现在全世界流行的都是通俗艺术,通俗艺术不讲究技法的训练,不讲究科学的严谨,只是靠瞬间的感觉记录,所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抽象艺术。也同样没有审核标准,所以出现了”炒画“这一行业。

美国大师黑板上画6行圈圈拍出7千万天价

《触不可及》电影中男二凭借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把一个普通人的普通作品吹捧成大师抽象画,并卖出了几千欧元。
即便这样,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作为现存最接近原始学院派技法的学院,依然被尊称为”世界四大美院“之列。同样的,即便是抽象大师毕加索也是小小年纪就美术基础教育扎实,青年以后才开始不断进行形式上的突破成为一代大师。

科学与慈悲——毕加索16岁作品
一个扎实的基础教育才是帮助画师突破的支柱,就像房子没有地基何来的别墅?
学院派技法是艺术界公认的最高标准,学会学院派技法就像是扎实延伸了树根,不管地面上是一枝独秀还是枝繁叶茂都不会害怕风雨侵蚀。反而是基础不够的一味攀登,只会越来越多的暴露弊端,最后翻车。

如高人气画师wlop在光影氛围渲染堪称一流,但是在造型或者空间感上被屡屡诟病,看上图人的额头是不是有种俯面的感觉,但其实这个人是仰面的,同样的看下图中的人物,因为面部塑造不够,而铠甲太过光亮,在稍远处会只有铠甲没有人脸的第一视点,不知道到底哪一处是第一视觉中心。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基础不够扎实,没有在画室中明明确确的把造型比例印在脑海中,怎么能够随意变化还能完整的画出其三视图呢?没有科学的研究过体积质感,怎么找得到第一视觉点应该在哪里呢?
所以星空画室的创始人从俄国留学归来,在国内就致力于基础美学教育,教授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将最纯粹的学院派技法重新教给我们国内有着梦想的画师。

上海星空画室


此前上海星空画室曾经帮助同学完善其基础技法,甚至许多学生受到启蒙,去俄罗斯留学继续学习。目前画室依旧致力于学院派教育,所有的素描训练都是写生进行,只要写生基础扎实,就可以面对眼前事物,脑中景象任意发挥,创造属于自己的画作!



别看俄罗斯人五大三粗,可是人家的艺术也是登峰造极呢!最后附上一个俄罗斯Laliashvili的概念画师作品,他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从素描可以看出功底深厚,同样的概念作品气势磅礴,细节丰富,氛围光影等都很独到,相信大家即便拿去跟市面上的“大神”比较就能明白孰高孰低。







而我目前也建了一个画画的群,以油画大家和板绘为主,算是个人经验交流群,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一起加群交流!qq 87306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