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读书志:思想的远行
2020年的特殊性就不多啰嗦了,忽然多出了大把的时间可以不必考虑后果地读各种各样的书,着实是一件非常非常妙的事。更妙的是,在这一年自己忽然有某种开了窍的感觉,很多过去味同嚼蜡、难以坚持的大部头竟然越读越有味道,仿佛大脑的第二次发育一般——当然了,这肯定只是个假象,我只盼着能少掉几根头发就行了。
今天,人们总是把旅行吹捧成年轻人洗涤心灵的万能灵药,由此执着于拍摄各种假模假式的照片、精心编撰花里胡哨的手账、发表妆容精致、笑容灿烂的vlog——但这一切都带着浓浓的PS味,一切都是商品社会的一部分,一切都是精心制作的广告,假如我们能从宇宙中看一看,他们走得再远也还是停在原地。
能让人真正远行的,唯有思想。
但思想并非是万能的,没有吃穿我们无法思想,有了思想也不能为所欲为,思想的边界到底在哪儿?对这个问题的不断探索和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构成了一整部人类思想史,甚至是每一个人自己的思想史。在今年的阅读中,我越发地意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每一本书的作者也都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用自己的方式朝着思想能到达的极点努力前行,不论它们的体裁是什么:哲学、文学、历史……
当然,还有一些主题外的书分享给大家,毕竟这个所谓的主题也只是个事后诸葛亮罢了。
1、康德的大刀、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
最早对思想的边界问题做出严密的思考并将其作为核心问题的人正是康德。去年读了康德传之后感觉很不过瘾,深感阅读康德原文的必要性,由此还顺道学了一点点德语。很多人想通过读哲学史来了解哲学,我认为这不是个好方法。大部分人在其中并不能真的领会哲学的奥妙,反而会轻视了哲学,把哲学当成一个一个罗列出来的观点的集合,而实际上,这恰好是哲学最不重要的那一部分。倒不如选一个哲学家入手,以此作为切入点,深入整个哲学中去,在分别向前、向后追溯,从而贯穿这个哲学史。这样的切入点,我认为最好的有三个: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这三个人也是西方哲学史绕不开的三个人。康德之后的黑格尔长期以来有被妖魔化的趋势,当然黑格尔本人的画像也确实有那么一点惊悚……尽管黑格尔不适合作为切入点,但非常适合作为一个收尾,也就是说,不论你学习传统西方哲学到了何种程度,都必然要阶段性地回归黑格尔,至少在我极为浅薄的阅读中,我几乎每一刻都在赞叹:黑格尔就是厉害啊……
2、逻辑哲学论、天才之为责任、魔术师时代
这三本书一起说,是因为它们都有同一个主角(或是主角们之一):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的人生经历有多传奇我就不复述了,据说他今年小范围地火了一把还是因为某篇不知所云的高考满分作文(欧阳修要是看见这种文章应该会打零分)。当然了,他永远不可能真的火起来,因为今天的人们真的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彻底地践行了他的建议: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压根儿不看。
据说维特根斯坦到了英国之后才闭门和好友一起读康德的纯批,但你几乎可以把逻辑哲学论当做维特根斯坦版本的纯批,它们力图回答的问题是同一个:即我们到底可以确实地知道什么,又绝对不能知道什么?
我们在下任何判断、尤其是要命的判断之前,只需略微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想都是多少会有益处的。
3、尤利西斯
这是一本从高中起就尝试阅读、在大学时两次拿起两次放下的书,终于……终于……终于读完了。
坦白地说,开始决定要读完此书,就是冲着它极大的名头去的:既然大家都读不下去,我偏要读下去。如此反复了很多回,今年终于踏踏实实地读完了,而且做了长篇的笔记和梳理。
说实话,能把人的心理活动描摹得如此精细的再找不出第二个,能把文章结构和语言玩得如此高明,也再找不出第二个。它既是纯内容的小说,也是纯形式的小说,只是在读者如何看它了。
至于书不天书的,读完之后也不重要了,你若问我此书是否名副其实,我答否;你若问我此书是否值得一读,我答是;你若问我此书是否必读,我只能哈哈大笑了:天下哪有必读之书呢?
4、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了不起的盖茨比
今年看的小说不大多,好几部还是重读,比如卡尔维诺的书反复读。新读的小说,除了《尤利西斯》,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两本。银河系漫游指南早看过电影版,今年又重看了一遍,真的很喜欢男女主人公,更喜欢英国人的幽默,比美国人真不知道高到哪儿去了。现在的科幻越来越是一个套路,不是描摹未来科技,就是赛博朋克、反乌托邦、外星入侵、宇宙殖民,大概不出这几样,围绕着一个理念写故事,却忘了故事的真正核心是塑造人物,科幻只是个壳而已。或许未来走轻松幽默路线的科幻再也超不过亚当斯这个系列了。真神作。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为了配合重读挪威的森林读下来的,虽然感觉并不如村上吹嘘的那么好,但确实是精彩。要是放在四五年前,我大概会对盖茨比的所谓痴情嗤之以鼻,但如今我实在是没这个脸了。道理谁都知道,但没经历过就没法明白。
5、八十年代中学生
很早就买了这本书,但一直没细细地读。虽然我跟八十年代差了十多年,但似乎也能透过那些照片回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回忆总让人很伤感,但却又沉醉其中。
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是傍晚的操场,画面笼罩在一片蓝色之中,地上还有几片未干的雨水,一个穿着白裙子的背影走在中间。远处的斜柳,耸立的篮球架,隐约的校舍,仿佛我就靠在窗子前,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看着我自己的学生时代。
6、铁马楼船刘寄奴
正好读通鉴读到了东晋这一块,互相参照着还挺有趣。
刘裕一直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论功绩,在历史上的南方势力中,除了朱元璋是唯一一个最终彻底完成南克北的人之外,刘裕绝对是功劳最大的:灭桓玄、灭南燕、灭卢循、灭谯纵、灭后秦,克复两京,百战百胜,功劳远比岳飞要大。但就是因为刘裕最终还是灭掉了晋朝,所以无法树立成正面典型。
作者李硕一直非常关注古代战争的具体形态,这往往是我国兵书不大关注的一块儿,因此留下的资料很少,史书中的记载也往往几笔带过,或是神话主将的作用,对士兵具体如何1v1避而不谈。李硕在上一本南北朝战争的书中就着力发觉这方面的史料,此书可作为彼书的前传,更加通俗有趣,值得一读。
不过,就是书太贵了……双十一半价才敢入手……
最后说几本不值得读的书:
牛津通识读本·中国文学:汉学家是这么好当的么?那么多基本事实的错误,真怀疑作者是不是认真地读了原著,严重失望。
坐天下,张宏杰:张老师的书怎么反复来反复去好像都是在自我抄袭,没啥新意,不读也罢。
奇鸟行状录:村上老师,你的故事模式真的是这么单调么?中年男人跑了媳妇,然后各种奇遇,和莫名其妙的女人睡,结束……村上老师,虽然我觉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就那么回事儿,但您得不了奖真的不亏。
-
Lily小猪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9 06:30:27
-
空谷幽兰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8 15:05:55
-
豆友22910697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8 13: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