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你的书影音月度小结
查看话题 >2020.12|这个月看过的书
本月一共看完了8本书,阅读书单如下:
01.詹姆斯·卡斯《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喜爱程度:8/10
这是一本讲第一性原理的书。
这是一本很难读的书,一本奇特的晦涩难懂的书,很难读懂。
书中事例很少,薄薄一本,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观点,语句循环反复、逻辑层层推进,充满哲思。
可能这就是哲学之美吧,能读懂这本书的“游戏人”,境界大概要提升一个档次,哪怕就作为普通的哲学书读,也时不时有醍醐灌顶的快感。
作者詹姆斯·卡斯(James P. Carse),作为宗教历史与文学教授及宗教研究项目主任在纽约大学任教30年。现已从纽约大学退休,是一位作家和艺术家。作者本人是一个无神论者,他把自己的信仰描述为「着迷于不可知的作为人类的存在」。
这本书写于1987年,距离现在已经三十几年的时间,但像所有人类著作中的经典一样,时间的推移越发见证了她的生命力。 这本书以「玩家」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游戏世界。
"世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可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称为无限游戏。"
作者口中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并不是字面上的“游戏”,本书的副标题是:“一个哲学家眼中的竞技世界”(a vision of life as play and possibility)。“游戏”,只是一个代词,指代我们的宇宙万有。
作者以言简意赅的文字,对我们的整个世界包括政治、文化、宗教、军事、自然、科技、权力、社会、职业等方方面面,都通过“两种游戏”这条线索,逐一思考了一遍,如思绪的流动一般,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哲学家眼中的竞技世界。
*感兴趣的可以阅读长文书评:读《有限与无限的游戏》:生活不会停止,游戏总会继续
02.杰克·韦尔奇《赢的答案》
喜爱程度:7/10
“赢是一段个人的旅行,也就是你作为一个个人制订并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并且(同样重要的是)享受实现成功的整个过程。”
全书的主旨和《赢》一脉相承,以74个问答的形式组成,一问一答的章节形式简单明了,回答看似不经意,但是却句句在点。
这本虽然没有《赢》那么系统,更多了些随性,但却可以当作用于《赢》中的价值观分析问题的案例集,关注的重点也不再仅仅是商业和管理,更多了那些关于个人的发展。
通过阅读他的这些著作,让人能够看到一个企业领导者是怎样成长起来,又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理解那些伟大的想法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又是怎样在实际中产生价值的。
“赢意味着到达了你真正选择的目的地。从根本上说,赢的意义就是让你的生命有所成就。它意味着追求进步,做有意义的事情,意味着成功。”
*感兴趣的可以阅读长文书评:读韦尔奇《赢的答案》:真实直接的强调“赢”
03.伊塔洛·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喜爱程度:9/10
书中以主人公寻找失落的后半本书为线索,串联起十个风格题材各异的小说故事: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在马尔堡市郊外》、《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不怕寒风,不怕眩晕》、《望着黑沉沉的下面》、《在线条交织的网中》、《在线条交叉的网中》、《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在空墓穴的周围》、《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作为文本的十篇故事,包含着对诸如侦探、魔幻、心理、书信、日记等各种小说类型的戏仿,最后又由标题串联成一个微型小说。
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只有开头,在高潮时就戛然而止,悬停在未竟的半空,让作为读者的你不停的在追问:接下来呢?然后呢?
但是作者却告诉你,一切书籍的下文都在彼岸。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开始但没有结束的故事构成的世界里。”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中途停了很多次,很多段落都是反复读了很多遍,读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
“你在梦境中要寻找一种抽象的、绝对的时空,并沿着一条明确的路线前进。但是,当你觉得你快要找到的时候,你却醒了,发现你躺在床上并未动弹,只得一切重新开始。”
这本书由理性构建,阅读时觉得自己作为读者被卡尔维诺既尊重又排斥。
第一次体验这样的小说阅读,是一次很奇妙的阅读过程,一场沉浸体验式阅读。
*感兴趣的可以阅读长文书评:读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一场阅读的沉浸式体验
04.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喜爱程度:8/10
关于城市的哲学思考。
05.谢丽尔·桑德伯格《向前一步》。
喜爱程度:7/10
作者桑德伯格是犹太人,出生在华盛顿,曾在克林顿的政府里任过职,也在谷歌的运营部门担任过副总裁,目前是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被媒体称为“facebook第一夫人”,是美国薪酬最高的女高管,被美国媒体誉为「硅谷最有影响力的女人」,身居福布斯百强女性榜第五名——这个排名甚至超过了前美国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仅次于德国女总理默克尔。
尽管在我们看来,桑德伯格已经是一名特别成功和有权势的女性了,但她在书中提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一样遭遇了许多职场女性同样要面对的困境,比如:选择事业还是选择家庭?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在这本书中,桑德伯格剖析了造成这些男女不平等现象的真正原因,她认为:目前鲜有女性高管的现象,不应完全归因于性别歧视、社会成见、男女性差异或家庭分工等社会外在因素,还与女性内在的恐惧和不自信有关。
同时,桑德伯格还为职场女性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与看法,包括像男性一样“坐到谈判桌旁前”;争取自己能够胜任的职位和应得的薪水;与伴侣有效沟通,共同分担家务和养育孩子的责任;在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前“不要提前离场”等等。
*感兴趣的可以阅读长文书评:读《向前一步》:改变不平等是为了更多的选择自由
06.加缪《卡利古拉》
喜爱程度:8/10
一部有力而迷人的作品,作为加缪思想的容器,用四幕话剧,讲述了一个争取自由的反抗者自我发现又自我毁灭的故事,几场辩论都好精彩。
“生活,就是爱的反面。”卡利古拉种种荒谬的举动就是他反抗荒诞的方式,既然反抗过,也就存在过,所以最后他还能吼出:我还活着!
“别人总认为:一个人那么痛苦,是因为他所爱的人一日之间逝去了,其实,他痛苦的价值更高些,那就是发现悲伤也不能持久,甚至痛苦也丧失了意义。”生者的存在是无限的虚空,他们的存在没有意义,他们死亡反而带来真实和永生,因为什么都不会持久,“我的不幸就在于完全理解。”
“这个世界并不重要,谁承认了这一点,谁就赢得了自由。”,太精彩了,25岁的加缪啊,天才!
还顺便刷完了🎬Netflix《罗马帝国第三季:疯王卡利古拉》
07.加缪《局外人》
喜爱程度:9/10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加缪,被他彻底征服。
如此荒诞的基调,如此犀利的笔风,用一个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的淡漠主人公,讽刺了不健全的法律,挑战了谎言堆砌的现代文明。
最喜欢书的最后20页,是全书的精髓,对里面的精彩描述拍案叫绝,“人啊,即使只活一天也够回忆一辈子了。”,是对存在主义内涵的最好阐述。
“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我们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中。”
局外人看人世如同舞台上荒诞的戏剧,他的存在打破了平衡,人们迫不及待的处决他,更像是在否定自己的存在。
“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
世界荒诞,存在空虚,但是爱生活,爱荒诞,爱拉芳。
08.刘明宇《一本书读懂人力资源管理》
喜爱程度:5/10
作者说“知道评分标准,才能准确得分。”,因此在这本书里概括性、框架性的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与系统,浅显易懂,做到了手把手教,适合想了解的初学者,但是部分观念与操作稍显过时。
希望我本月的阅读清单里面,也有你喜欢的。
2020年即将终结,祝大家读书快乐,冬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