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布局摸索
不知弄不弄得出,蜗牛速度堆起
大观园周长3里半,在北京城内,基本上这个魔幻基调就已经形成了。还非要弄清楚平面布局,这一定是被爱好和专业双重下蛊了。就是不死心啊,就是要弄啊。
各家布局:
空
原文摘引:
大关节三次:
第一次十七回:
贾政刚至园门前,……命人将门关了。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喜欢。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往前一望,见白石峻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贾政道:“我们就从此小径游去,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可遍览。”
说毕,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 曲径通幽处 )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 (沁芳) ……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杌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 ” (有凤来仪)
一面说,一面走,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中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 方欲进篱门去,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 ( 杏帘在望 )…… 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
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蓼汀花溆)
于是要进港洞时,又想起有船无船。……”贾珍道:“从山上盘道亦可以进去。”说毕,在前导引,大家攀藤抚树过去。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迂。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忽见桃柳中又露出一个条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得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飖,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蘅芷清芬)
大家出来。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
引人出来,再一观望,原来自进门起,所行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又值人来回,有雨村处遣人来回话。贾政笑道:“此数处不能游了。虽如此,到底从那一边出去,纵不能细观,也可稍览。”说着,引客行来,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原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沁芳闸)
于是一路行来,或清堂,或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因说半日腿酸,未尝歇息。忽又见前面又露出一所院落来,贾政笑道:“到此可要进去歇息歇息了。”说着,一径引人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贾政与众人进去,一入门,两边俱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一面说话,一面都在廊外抱厦下打就的榻上坐了。(红香绿玉)
说着,引人进入房内。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得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卍福卍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一槅一槅,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其槅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倏尔五色纱糊就,竟系小窗;倏尔彩凌轻覆,竟系幽户。且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诸如琴、剑、悬瓶、桌屏之类,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众人都赞:“好精致想头!难为怎么想来!”
原来贾政等走了进来,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及转过镜去,越发见门子多了。贾珍笑道:“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是后院;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说着,又转了两层纱橱锦槅,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宝相。转过花障,则见青溪前阻。众人咤异:“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众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说着,忽见大山阻路。众人都道“迷了路了。”贾珍笑道:“随我来。”仍在前导引,众人随他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前现。众人都道:“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于是大家出来。
第二次十八回:
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上面柳、杏诸树……更兼池中……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
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大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于是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
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 尤氏、凤姐等上来启道:“筵宴齐备,请贵妃游幸。”元妃等起身,命宝玉导引,遂同诸人步至园门前。早见灯光火树之中,诸般罗列非常。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一处处铺陈不一,一桩桩点缀新奇。贾妃极加奖赞,又劝:“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已而,至正殿,谕免礼归座,大开筵宴。
“顾恩思义”(匾额)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此一匾一联书于正殿)……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得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跑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刚演完了,一太监执一金盘糕点之属进来,问:“谁是龄官?”……
然后撤筵,将未到之处又复游玩。忽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又题一匾云︰“苦海慈航”。
第三次四十至四十一回:
次日清早起来,可喜这日天气清朗。李纨侵晨先起,看着老婆子、丫头们扫那些落叶,并擦抹桌椅,预备茶酒器皿。只见丰儿带了刘姥姥、板儿进来……
李氏站在大观楼下往上看,命人上去开了缀锦阁,一张一张往下抬。……刘姥姥听说,巴不得一声儿,便拉了板儿登梯上去。进里面,只见乌压压的堆着些围屏、桌椅、大小花灯之类,虽不大认得,只见五彩炫耀,各有奇妙。念了几声佛便下来了。然后锁上门,一齐才下来。李纨道:“恐怕老太太高兴,索性把舡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了下来预备着。”众人答应,又复开了,色色的搬了下来。命小厮传驾娘们到舡坞里撑出两只船来。
正乱着安排,只见贾母已带了一群人进来了。……说笑之间,已来至沁芳亭子上。丫鬟们抱了一个大锦褥子来,铺在栏杆榻板上。贾母倚柱坐下,……
先到了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墁的路。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赶走土地。琥珀拉她说道:“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进来坐下。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哪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林黛玉一番,方笑道:”这哪里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贾母因问:”宝玉怎么不见?“众丫头们答说:”在池子里船上呢。“……贾母起身笑道:“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刘姥姥念佛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我想又不上房晒东西,预备个梯子作什么?后来我想起来,定是为开顶柜、收放东西,离了那梯子怎么得上去呢?如今又见了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发齐整了。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凤姐道:“还有好的呢,我都带你去瞧瞧。”说着一径了离潇湘馆。
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船。贾母道:“他们既预备下船,咱们就坐一回。”说着,便向紫菱洲蓼溆一带走来。未至池前,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凤姐忙问王夫人早饭在那里摆。王夫人道:“问老太太在哪里,就在哪里摆罢了。”贾母听说,便回头说:“你三妹妹那里就好。你就带了人摆去,我们从这里坐了船去。”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李纨、探春、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
凤姐儿等来至探春房中,只见她娘儿们正说笑。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贾母因隔着纱窗往后院内看了一回,因说:“这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正说话,忽一阵风过,隐隐听得鼓乐之声。贾母问“是谁家娶亲呢?这里临街倒近。”王夫人等笑回道:“街上的哪里听得见,这是咱们的那十来个女孩子们演习吹打呢。”贾母便笑道:“既是她们演习。何不叫她们进来演习。她们也逛一逛,咱们可又乐了。”凤姐听说,忙命人出去叫来,又一面吩咐摆下条桌,铺上红毡子。贾母道:“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回来咱们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又宽阔,又听得近。”
说着,众人都笑了,一齐出来。走不多远,已到了荇叶渚。那姑苏选来的几个驾娘早把两只棠木舫撑来,……到了池当中,……其余老嬷嬷散众丫鬟俱沿河随行。……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逾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说着,坐了一会方出来,一径来至缀锦阁下。文官等上来请过安,因问“演习何曲”。贾母道:“只拣你们生的演习几套罢。”文官等下来,往藕香榭去,不提。
这里凤姐儿已带着人摆设整齐,……李纨、凤姐二人之几设于三层槛内,二层纱橱之外。
只见一个婆子走来请问贾母,说:“姑娘们都到了藕香榭了,请老太太的示下,就演罢还是等一会子?”贾母忙笑道:“可是倒忘了他们,就叫他们演罢。”那个婆子答应着去了。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
于是大家出席,都随着贾母游玩。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一面说一面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她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她二人在耳房内,……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
且说贾母因觉身上乏倦,便命王夫人和迎春姊妹陪了薛姨妈去吃酒,自己便往稻香村来歇息。凤姐忙命人将小竹椅抬来,贾母坐上,两个婆子抬起,凤姐李纨和众丫鬟婆子围随去了,不在话下。这里薛姨妈也就辞出。王夫人打发文官等出去,将攒盒散与众丫鬟们吃去,自己便也乘空歇着,随便歪在方才贾母坐的榻上,命一个小丫头放下帘子来,又命他捶着腿,吩咐他:“老太太那里有信,你就叫我。”说着,也歪着睡着了。
宝玉、湘云等看着丫鬟们将攒盒搁在山石上,也有坐在山石上的,也有坐在草地下的,也有靠着树的,也有傍着水的,倒也十分热闹。一时又见鸳鸯来了,要带着刘姥姥各处去逛,众人也都赶着取笑。一时来至“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刘姥姥道:“嗳呀!这里还有个大庙呢。”说着,便爬下磕头。众人笑弯了腰。刘姥姥道:“笑什么?这牌坊上的字我都认得。我们那里这样的庙宇最多,都是这样的牌坊,那字就是庙的名字。”众人笑道:“你认得这是什么庙?”刘姥姥便抬头指那字道:“这不是‘玉皇宝殿’四字?”众人笑的拍手打脚,还要拿他取笑。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那婆子指与她地方,便乐得走开去歇息。
……及出厕来,……四顾一望,皆是树木山石、楼台房舍,却不知哪一处是往那一路去的了,只得顺着一条石子路慢慢的走来。及至到了房舍跟前,又找不着门,再找了半日,忽见一带竹篱,刘姥姥心中自忖道:“这里也有扁豆架子。”一面想,一面顺着花障走了来,得了一个月洞门进去。只见迎面忽有一带水池,只有七八尺宽,石头砌岸,里面碧浏的清水流往那边去了,上面有一块白石横架在上面。刘姥姥便度石过去,顺着石子甬路走去,转了两个弯子,只见有一房门。于是进了房门,只见迎面一个女孩儿,满面含笑迎了出来。刘姥姥忙笑道:“姑娘们把我丢下了,要我碰头碰到这里来。”说了,只觉那女孩儿不答。刘姥姥便赶来拉他的手,“咕咚”一声便撞到板壁上,把头碰得生疼。细瞧了一瞧,原来是幅画儿。刘姥姥自忖道:“原来画儿有这样活凸出来的。”一面想一面看,一面又用手摸去,却是一色平的,因点头叹了两声。一转身,方得了一个小门,门上挂着葱绿撒花软帘。
刘姥姥掀帘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竟越发把眼花了,找门出去,那里有门?左一架书,右一架屏。刚从屏后得了一门转去,……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因说:“这已经拦住,如何走出去呢?”一面说,一面只管用手摸。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刘姥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刘姥姥又惊又喜,迈步出来,忽见有一副最精致的床帐。他此时又带了七八分醉,又走乏了,便一屁股坐在床上,只说歇息,不承望身不由己,便前仰后合的,朦胧着两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
……袭人度其道路:“是他醉了迷了路,顺着这一条路往我们后院子里去了。若进了花障子到后房门进去,虽然碰头,还有小丫头们知道;若不进花障子再往西南上去,若绕出去还好,若绕不出去,可够他绕回子呢。我且瞧瞧去。”……袭人一直进了房门,转过集锦槅子,就听得鼾齁如雷。
节点,原文+分析
交通枢纽:沁芳亭
十七回:
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其中微露羊肠小径……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 曲径通幽处 )……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 (沁芳) ……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于是出亭过池,
二十六回:
说着,自己便出房来,出了怡红院,一径往宝钗院内来。刚至沁芳亭畔,只见宝玉的奶娘李嬷嬷从那边走来。红玉立住笑问道:“李奶奶,你老人家哪去了?怎打这里来?”李嬷嬷站住,将手一拍道:“你说说,好好的又看上了那个种树的什么云哥儿雨哥儿的,这会子逼着我叫了他来。明儿叫上房里听见,可又是不好。”
一步步行来,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会。再往怡红院来。
三十七回:
一面说,一面就走,翠墨跟在后面。刚到了沁芳亭,只见园中后门上值日的婆子手里拿着一个字帖走来,见了宝玉便迎上去,口内说道:“芸哥儿请安,在后门口等着呢,叫我送来的。
四十八回:
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已毕,便忙录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
宝玉来至芦雪庵,……宝玉听了,只得回来。刚至沁芳亭,见探春正从秋爽斋出来,……宝玉知他往贾母处去,便立在亭边,等她来到,二人一同出园前去。
五十七回:
在沁芳亭后头桃花底下呢。
宝玉听说……步出院外……宝玉也正要去瞧林黛玉,便起身拄拐,辞了她们,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
六十二回:
一进角门,……说着,来到沁芳亭边,只见袭人……等十来个人都在那里看鱼作耍。
六十三回:
袭人等直送过沁芳亭河那边,方回来。
袖了帖儿,径来寻黛玉。刚过了沁芳亭,忽见岫烟颤颤巍巍的迎面走来。宝玉忙问:“姐姐哪里去?”岫烟笑道:“我找妙玉说话。”
六十七回:
却说袭人……忽想起凤姐身上不好,……刚来到沁芳桥畔,那时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袭人走着,沿堤看顽了一回。猛抬头看见那边葡萄架底下……说着遂一径出了园门,来到凤姐这边。
七十七回:
一直跟送王夫人到沁芳亭。王夫人命:“回去好生念念那书!仔细明儿问你。才已发下恨了。”宝玉听如此说,方回来。
还有几回都是一般的,没什么可说,不引了。
可以看出:
1,沁芳亭西东两侧分别住着众姑娘、妙玉宝玉。
2,凤姐、王夫人、老太太这些女眷出入园子都是经过沁芳亭的,大概率走正门出入。
3,外边男性如贾芸跟园内沟通经过后门。
4,宝钗有一个角门从薛姨妈家出入园子。从这个角门进来,要去找姑娘们,还是要经过沁芳亭。
5,四十八回的例子最让人在意,香菱住在蘅芜苑,一早急匆匆地去潇湘馆找黛玉评诗,我想她一定要找最近的路来走,结果她走到了沁芳亭上。可见蘅芜苑和潇湘馆之间除了一条水路、一条攀藤抚树的山上盘道,还有第三条好走、快捷的道路经过沁芳桥。
这还有一个佐证,给人家说过,人家觉得很牵强,,可是我还是放心不下。抄检大观园的时候,一行人从怡红院出来向西走,这时凤姐说薛大姑娘的屋子断乎抄不得。然后紧接着到了潇湘馆。可以想象凤姐说这话的时候就在沁芳桥附近。她为什么这时候提起薛姑娘呢?难道就不可能是因为这里有一条道路可以通向蘅芜苑么?
6,沁芳桥是东西向还是南北向的?如果认为沁芳桥是中轴甬路的一部分,它必然是南北向的,中间还要能顺利穿越肩舆。如果它是南北向的,就说明中轴线会跨过两道水体(沁芳桥跨越的小池子和需要坐船拢内岸的另一个水域),这也很有趣。而且就沁芳溪来说,必然潇湘馆在溪西北,怡红院在溪东南。不然就会像某版平面图那样,两个都在溪南,进门从沁芳桥到桥北,往西又过一个小板桥返回溪南,才到潇湘馆。看上去太笨了。如果沁芳桥是东西向的,就意味着南北中轴一进来就断掉了。。或者说中轴位置是流水,这好像更不可能,这不是传统的做法。
7,沁芳桥迷之标高。进园门,从石洞穿过翠障,就到了沁芳桥。按说是平的,但是“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这是个高点呀,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这个感觉就像是平视可以看到山坳里的树梢,而飞楼就隐在这树梢里,飞楼是建在山坳里的。。
核心建筑群
核心建筑群必然在进大门的中轴线上。问题就是,核心建筑群都包括什么?如何分布都还在次要。
十七回大家从蘅芜苑出来向东没走多远:
大家出来。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
首先这组建筑是以南侧的玉石牌坊为起点的。
然后这个正殿和大观楼是不是一个东西以及大观楼是不是戏楼。
从建筑角度上说,无论宫殿、佛寺、孔庙等,只要说是“殿”,都是单层。要高级的话做重檐,还是单层。而楼,至少有两层楼板。所以我一直觉得从建筑上说正殿不可能是大观楼。
但是文本多处渗透出来的气象,好像正殿就在大观楼里。
首先说,如果另有一个单层、重檐的正殿,它这个等级就不可能独立出现,它前边必然要有院子、有另一道门,也就是说它得是一个四合院里的正房。那大观楼在哪?还在它后边吗?那为什么贾政从东边看见层楼、重阁、复道就说这是正殿呢?这明明都是大观楼和含芳、缀锦。然后他走到正面又只看到一个牌坊,并没有看见一进院子啊。大观楼可能在它前边吗?那真的除非大观楼是建在山坳里的,,,不然前边一排三个重楼连着复道,后边再来一进单层正殿,谁看得见啊,这是反高潮设计吗?
我看的诸家大观园图,能看出来大部分是同行出的,那个古建知识都杠杠的,所以大部分都把大观楼这三个楼放在北边,把一进院子放在它前边。但这种布局到了刘姥姥进大观园就几乎没办法了。
李氏站在大观楼下往上看,命人上去开了缀锦阁,一张一张往下抬。……正乱着安排,只见贾母已带了一群人进来了。……说笑之间,已来至沁芳亭子上。
李纨和刘姥姥在大观楼搬东西,贾母已带了一群人进来了。贾母从园子南门走到了大观楼。然后戴了花,又说说笑笑走到了沁芳桥。一早晨什么还没干就折一个来回。如果大观楼真的在园子北侧,老太太这一个景没看见就已经走1公里了。。。还遛嘛呀。
贾母道:“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回来咱们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又宽阔,又听得近。”
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
缀锦阁离藕香榭又近,又隔着林木水体,说明缀锦阁和藕香榭是隔岸相望的。如果大观楼在北边,必然远离主水体,怎么能听清藕香榭的箫管声呢?
有的建筑师认为大观楼是戏楼,放在正殿的南边就说得通。但我想这就更不可能了。这一派的根据是:
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得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跑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
他们觉得贾蔷在大观楼下等着的意思是接到命令就在大观楼里演戏。我的理解正相反,贾蔷等在楼下等着,正说明元妃在楼里啊。不然好大的谱,元妃在某个正殿里,他还要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等着,让太监跑这么远。。这么理解的设计师大概是被甲方虐得太轻。元妃在大观楼中,贾蔷在楼下等,在大观楼南边一个附属建筑中、或干脆在缀锦、含芳之一演戏,这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大观楼是用来点园名的最重要的建筑,怎么可能是个戏楼。
“顾恩思义”(匾额)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此一匾一联书于正殿)……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
我只能抛开通常“殿”、“楼”的分野,认为这里的殿是指的室内空间,正殿匾额和对联都是布置在殿内的,而这个殿就位于大观楼内,大观楼是“正楼”。
藕香榭·暖香坞
既然说到缀锦阁与藕香榭离得近,就接下来找找藕香榭和暖香坞。三十八回:
贾母因问“哪一处好?”王夫人道:“凭老太太爱在那一处,就在那一处。”凤姐道:“藕香榭已经摆下了,那山坡下两颗桂花开得又好,河里的水又碧清。坐在河当中亭子上岂不敞亮,看着水眼也清亮。”贾母听了说:“这话很是。”说着,引了众人往藕香榭来。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众人上了竹桥,凤姐忙上来搀着贾母,口里说:“老祖宗只管迈大步走,不相干的,这竹子桥规矩是咯吱咯喳的。”
一时进入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盂各色茶具。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一边另外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贾母喜得忙问:“这茶想的到,且是地方、东西都干净。”湘云笑道:“这是宝姐姐帮着我预备的。”贾母道:“我说这个孩子细致,凡事想得妥当。”一面说,一面又看见柱上挂的黑漆嵌蚌的对子,命人念。湘云念道: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
四十八回:
(从潇湘馆) 拉了他过藕香榭,至暖香坞中。
四十九回:
宝玉来至芦雪庵,只见丫鬟、婆子正在那里扫雪开径。原来这芦雪庵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
五十回:
仍坐了竹椅轿,大家围随,过了藕香榭,穿入一条夹道,东西两边皆有过街门,门楼上里外皆嵌着石头匾,如今进的是西门,向外的匾上凿着“穿云”二字,向里的凿着“度月”两字。来至当中,进了向南的正门,贾母下了轿,惜春已接了出来。从里边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早有几个人打起猩红毡帘,已觉温香拂脸。
贾母笑着,搀了凤姐的手,仍上轿,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怪道少了两个人,她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
七十四回:
彼时李纨犹病在床上,她与惜春是紧邻,又与探春相近,故顺路先到这两处。
七十六回:
(从凸碧山庄)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
湘云方欲联时,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罢?”湘云笑道:“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它一下。”因弯腰拾了一块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荡散复聚者几次。只听那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
分析:
1,藕香榭在园子西侧、比较靠近中轴的水边。和稻香村最近。东边姑娘们由南至北为潇湘馆、秋爽斋、稻香村、藕香榭(暖香坞)、紫菱洲、蘅芜苑。当然这不像中轴线,是绝对南北关系,很有可能某两组建筑其实是东西并置的。
2,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藕香榭相当于是个小岛,三面有通路。其中一条通向暖香坞。
3,最最最特殊的暖香坞。前辈学者和读者多有注意到暖香坞神奇之处的:过了藕香榭,穿入一条夹道,东西两边皆有过街门,门楼上里外皆嵌着石头匾,如今进的是西门,向外的匾上凿着“穿云”二字,向里的凿着“度月”两字。来至当中,进了向南的正门,从里边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 出去的时候:说笑出了夹道东门。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
仔细分析可知这条夹道东门出去就是外边,可以看见山。西边门进去,是个院子,院子的北侧有个向南的正门,进了门有游廊,经过游廊走到惜春卧房暖香坞。所以惜春卧室是一个小小的朝南正房。
待续
-
挂在鱼肆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0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