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说“天志”
墨子篇名及思想观点。志,即意志。天志,即上天的意志。《墨子·天志上》中有言:“我有天志,譬如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这也说明了“天志”也是是非判断的规矩与法则。
墨子还认为“天意不可不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天志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必须顺从天志,上至君王,下至普通老百姓,都要以天志为天下之明法。
墨子的“天”与殷周时期普遍认同的“天”看似一致,内容却有差别。殷周的“天”是地上王权在天上的投影,是奴隶主贵族利益的集中表现;墨子的“天”则是小生产者自己的影子,他把自己的主张和学说赋予天的权威,以此来捍卫自己的观点,为其社会理想奠定一个基本表现形式。
天志思想除了加深墨子自己社会理想的说服力和对人们思想行为形成规范之外,具体实际上还将“天志”作为法律的来源,认为法律的制订不可以逆天而行,“天志”就是最好的法律,而天志的核心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因此这里天志的提出更是强调了法律的公正和平等性。
这种以天为依据来阐发政治观点的做法在中国思想史上并不鲜见,西汉的董仲舒在其作《春秋繁露》中也有言:“故必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者,无他焉,不敢不顺天志而明自显也。”也以天志来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不同的是,董仲舒的“天志”把天子作为天意的传达者,这无形之中为天子树立了足够的权威。
来自 豆瓣App
-
养猪好处多得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30 07: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