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内向、高敏感......的“内向型”自恋者?
当我们谈到“自恋”的时候,好像总是把它和一些“外向”的特征联系在一起:
总是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吹嘘自己的成就、把别人当成“工具人”来利用,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气势/侵略性很强,咄咄逼人......
心理学研究发现,除了以上提到的这种,大家所熟知的“外向型”的自恋(The Overt or Grandiosity-Exhibitionism)外,还有一种隐蔽性很强的“内向型”自恋( The Covert or Vulnerability and Hypersensitivity )
首先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内向的人都是自恋狂:
“内向型”的自恋者,和“外向型”的自恋者有着许多共通的特征,只是因为其表现形式较为隐蔽和暧昧,即使是很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也不一定能够很快的识别出来:
1. 骄矜的沉默/高人一等的姿态
“外向型”的自恋者,总是喜欢吹嘘和炫耀,做众人视觉的焦点,要发现他们很容易,但是“内向型”的自恋者就不同了,他们在人群中,总是(批判式地)观察多于行动,(漫不经心地)听多过于说话。
虽然看起来安静,却有一种“拒人千里”的冷淡姿态,有时候可能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肢体语言,容易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
回避目光接触、斜眼看人、翻白眼、耸肩摊手、唉声叹气地抱怨、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很快就表现出厌倦、不礼貌地打哈欠、漠不关心的态度......
他们说话时,总是批评和挑剔的内容居多,体现出一种自负和傲慢的感觉,好像“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
2. 顾影自怜: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①总是从自身出发考虑事情,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容易误以为,别人说的话,做的事,表现出的样子,一切都和自己有关:
“ta为什么和我说这个?Ta是不是对我......” “ta好像不高兴了,果然是我太不讨人喜欢了吗......” “ta态度不太好,是不是我前几天的**事惹ta不高兴了?......” “ta怎么不说话了?天哪!好尴尬!我现在是不是应该说点什么?说点什么好呢.......”
事实是,当你满脑子都在想着自己的“我是不是****”、“我应该如何如何”的时候,就不太可能有心思,去认真听别人说话了。
扪心自问:
当你和一个人沟通,却发现ta好像眼神飘忽、心事重重、紧紧张张,并没有在听的时候,你还愿意继续和ta说下去吗?
当你面对着一个人,却发现ta一刻不停地满心只想着自己,你说自己的事,ta却一直疑心你在说ta的时候,是不是很扫兴?
②很多“内向型”的自恋者,声称自己“对别人的情绪很敏感”,其实他们很难设身处地考虑、也不是真的在乎别人的感觉。
很多内向的人,是耐心包容的好倾听者,可是“内向型”自恋者,却不太擅长倾听(或许他们自己以为自己很擅长):
他们总是很快就给人,或是给事情“下定义”、“贴标签”、或是“给解决方法”;如果别人没有认可他们的说法,他们很快就会失去谈话的兴趣,觉得眼前这个人“愚不可及”,这件事“很无聊”、“不值得”讨论,ta“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③在社交场合,他们只关心自己的“表现”如何:
“我要做什么?我要说什么?”(......才能保持“正确”?)
自恋的人,总是需要感到自己的“正确”,很难允许自己“出错”,一旦觉得自己“错了”,自恋就破碎掉,尤其是在他人面前,会有一种“难受得要死”的感觉。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回避社交,可能并非是因为“害羞”,还有可能,是不太愿意听到和自己不同的想法(有可能证明自己是“错的”想法),看到和自己很不一样的人(过得很好,或很受欢迎),可能会让自己的某些观念或信念产生动摇。
当发现别人和自己的观点不一样的时候,他们内心的解释可能是:
“我是一个异类......”; “我的观点太过于先锋/犀利了,平庸的人果然很难理解吧......”; “恐怕就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知道......”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想法和“外向型”自恋者的抬高自我的吹嘘并无不同,不是说非得要和周围的人意见一致才是好,只是察觉到自己有这些想法的时候,在心里给这些想法留一个问号,留一些思考的余地,总不是坏事。
3. 消极/被动攻击(passive-aggressiveness )
被动攻击可以是言语上的,也可以是行为上的,
①否认自己生气:
“我没有生气啊”
虽然大家都能看出来ta很生气。
②逃避&控制:
生闷气、沉默不语
除非别人能猜中ta的需求并给予满足。
③容易激怒别人:
唠唠叨叨、固执己见
直到别人顺从ta的意思为止。
④阳奉阴违:
请ta帮忙做一件事,ta答应得很爽快:“好的,没问题”,结果却一直拖延,或是消极怠工,做得错漏百出。
因为其实ta心里是不愿意做这件事的,ta只是不知道怎么拒绝。
⑤用不完的借口:
花样繁多,有似是而非的“迷雾弹”,有试图引起对方愧疚的“感情牌”,有假装无奈的“客观条件限制”,也有万能口令“都是别人的错”。
这些借口虽然可以让ta偷到懒,也会把ta和别人孤立、隔绝开来,如果有想真心结交的朋友,或是想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话,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做了,很伤人,也伤自己。
4. 在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中极度缺乏安全感
这种沉重的不安,来自于“内向型”自恋者,无法与人建立真实的情感链接的情况。
就像之前说的,冷漠、高傲、自命不凡,无形中可能已经把潜在可以成为朋友、伴侣的人赶走了;
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就很难看到别人真实的模样,对别人的“想象”和“期待”,几乎总是会在现实中失望受挫,有了“他人即地狱”,可能就会选择退缩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里,越来越封闭;
这样负面的经历积累,在好容易交到朋友、或是找到伴侣时,就很难有亲密的感觉,一方面,他们害怕暴露自己“不够好”的一面,另一方面,他们也很害怕伴侣会伤害自己:
信任是基于了解产生的,不愿意去了解,自然是没有办法信任的。

自恋的人往往意识上觉得自己需要改变,潜意识里,却一直在拒绝改变。
也许鼓起勇气改变的契机只在,找到了真正在意的人,或是终于彻底失去了深爱之人的时候......
希望是前者:)
文/红树林小编 罗琪
-
暴走咕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7 23:26:41
-
尼罗河女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8 15:33:39
-
酱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4 10:14:56
-
所以呢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4 19:49:27
-
等等没想好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01 03:01:12
-
豆友147686794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7 01:38:56
-
殷桃小丸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2 18:45:25
-
豆友22167306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2 18:35:28
-
木木芋木木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2 18:29:08
-
( מּ,_מּ)咦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2 18:07:21
-
仁义咏春光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1 2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