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iece of summer; piece of you!
入馆坐下来后,心还是如常平静,以至于我都困惑起自己的期待值。左右瞄瞄,发现受众年龄跨度很大,从60后到00后都有。还有孕妇。让我想起了去年看到的那个打石膏来听歌的男生。
直到开场的预备铃响过,才开始兴奋起来。这一次,我空手来,只用心听用眼记。
开场以在幕布播放老电影的方式开始。倒计时里,映出老师的倒影。果然,毫无悬念的,粉色花环、披散的长卷发和拖地白裙。老师的经典造型。
《九份的咖啡店》轻柔开场。布景的绿色草地,自然气息浓重,适合这样的歌曲,也适合老师的声音。
《情歌》是我第一次听到。间隙里傍着老师的一声“晚安”,轻易引起尖叫一片。
《就算全世界与我为敌》。live版比唱片更打动我,或许是那敲到心上的鼓点的缘故。
《我亲爱的偏执狂》。只能说是亲切吧,对这首歌并无偏爱。伴奏的老师手鼓打得很好。
《躺在你的衣柜》。总的来说,我比较偏爱live版本的。
《小尘埃》。大爱的一首。忍不住跟着轻轻哼哼。
《还是会寂寞》。第一个小高潮?出现了大合唱。
《失败者的飞翔》。很喜欢的一首歌,很励志。发现合唱的人不少。
《80%完美的日子》。不用贪心地寻求完满,有你的歌声陪伴的80%完美,就已足够。
《黑眼圈》。每次听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倔强爱情的胜利(新编曲版)》。熟悉得可以闭上眼睛哼唱。我果然闭上眼睛。
中间是一段精彩的斗乐。小虎的吉他和XX老师的键盘。老天,我的汗毛都激动得立起来了。很精彩。不亚于《太阳》巡演的那段。
《La Javanaise》。终于听到传说中只在台湾听得到的这首歌了。熟悉的唱腔,很嗲的发音,骨头都酥软了。很动听的法语。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法语,真的很优雅很动听。撇开豆瓣上那些小愤青的暴走,我只是在安心的欣赏老师纯粹的歌唱。
《一起去巴黎》。有一点意外。虽然知道是老师谱曲的,但印象还留在侯湘婷那个版本上。老师唱的很动听。两个版本各有特色。侯版是定格在少女意味浓郁里,陈版则更多了丝从容淡定。
《温室花朵》。老师闭着眼的样子很美。
《Sentimental Kills》。无甚感想的歌。
《躺在你的衣柜》。再来一次。背后的布景很有味道。大小重叠的木盒子。
《烟火》。合唱吧、合唱吧……
有人大叫:“陈绮贞、我爱你!”老师听到了:“我也爱你们!”自然,又是尖叫一片的应和。
《小步舞曲》。大爱啊!同时又听到很多哼哼唧唧。
《我的骄傲无可救药》。你是我们的骄傲。
《女明星》。老师换了一身衣服。很率性的裤装。从前在DVD中看到的场景终于成真了!老师竟然走下台了!虽然在移动板上,虽然周围是重重的保安,虽然只有零星几个VIP握到了她的手。但,她还是坐到台下唱了两句。周围的孩子都疯了。尖叫连连。
《等待》。很活泼。傍唱的男声很有味道。
《让我想一想》。我开始觉得危险了。你一个暗示,那么多人心领神会地配合。这是一种危险的力量。
《吉他手》。老师介绍了所有伴奏,单是不介绍小虎。可是记得,她说过的,这首歌是写给那个人的吧,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唱歌的间隙,一个眼神的交汇,“就算是短短一秒钟”,她笑得很甜。
《最初的起点》。轻快的要飘起来了。
《旅行的意义》。标志性的背包、机车帽。你说,隔了一年多,你又回来了!喜欢听你这样说,感觉离我们很近。总会想起上次巡演时歌迷签名横幅里的一句话:“Cheer,你是我旅行的意义。”始终让人感动的一句话。始终让人感动的一首歌。
《漫漫长夜》。有了你的歌声,才觉得时间飞逝。
《和你在一起》。也是第一次听到。汗颜了。
《孩子》。从前并不是太喜欢的歌曲,听过live版本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了。
《距离》。再一次的清唱。你说,这首歌和符合你现在的心情。啦啦啦……
《每天都是一种练习》。也属于温暖励志系的。听完了前奏才想起录音。一阵手忙脚乱,就错过了开头。
《鱼》。绝对意外了。居然会带上这首歌。也是全场大合唱。
《when I after 17》。貌似是它作的结尾?额,太high了,我的记忆有些紊乱……
中间给姐姐拨了电话。其实是打算通话到手机没电的。这种事情,感觉上很浪漫,但我不知道通过麦克风放大的声音再通过电波传递,会失真成什么模样。大抵也没有机会知道吧。
姐姐听了两首,发了简讯过来:“两首就够了,足够我回味了……阿根廷对德国……大战之际,能听到天使的吟唱,让我充满感恩……”额、老师说,昨天她支持的球队失败了。巴西队啊……
中间有不少小插曲。譬如反复的安可。譬如那些连连的尖叫和“我爱你”。譬如你两次那看向小虎。譬如被提醒念感谢主办方名单那段。譬如那个飞吻。譬如最后返场的叮嘱。还有那个允诺。
出场的时候,外面又开始下雨了。去年结束后,也是倾盆大雨。是你用歌声洗涤过这座城市,和我们的灵魂吗?
老师,你说你会再回来的。我现在就开始期待了……
直到开场的预备铃响过,才开始兴奋起来。这一次,我空手来,只用心听用眼记。
开场以在幕布播放老电影的方式开始。倒计时里,映出老师的倒影。果然,毫无悬念的,粉色花环、披散的长卷发和拖地白裙。老师的经典造型。
《九份的咖啡店》轻柔开场。布景的绿色草地,自然气息浓重,适合这样的歌曲,也适合老师的声音。
《情歌》是我第一次听到。间隙里傍着老师的一声“晚安”,轻易引起尖叫一片。
《就算全世界与我为敌》。live版比唱片更打动我,或许是那敲到心上的鼓点的缘故。
《我亲爱的偏执狂》。只能说是亲切吧,对这首歌并无偏爱。伴奏的老师手鼓打得很好。
《躺在你的衣柜》。总的来说,我比较偏爱live版本的。
《小尘埃》。大爱的一首。忍不住跟着轻轻哼哼。
《还是会寂寞》。第一个小高潮?出现了大合唱。
《失败者的飞翔》。很喜欢的一首歌,很励志。发现合唱的人不少。
《80%完美的日子》。不用贪心地寻求完满,有你的歌声陪伴的80%完美,就已足够。
《黑眼圈》。每次听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倔强爱情的胜利(新编曲版)》。熟悉得可以闭上眼睛哼唱。我果然闭上眼睛。
中间是一段精彩的斗乐。小虎的吉他和XX老师的键盘。老天,我的汗毛都激动得立起来了。很精彩。不亚于《太阳》巡演的那段。
《La Javanaise》。终于听到传说中只在台湾听得到的这首歌了。熟悉的唱腔,很嗲的发音,骨头都酥软了。很动听的法语。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法语,真的很优雅很动听。撇开豆瓣上那些小愤青的暴走,我只是在安心的欣赏老师纯粹的歌唱。
《一起去巴黎》。有一点意外。虽然知道是老师谱曲的,但印象还留在侯湘婷那个版本上。老师唱的很动听。两个版本各有特色。侯版是定格在少女意味浓郁里,陈版则更多了丝从容淡定。
《温室花朵》。老师闭着眼的样子很美。
《Sentimental Kills》。无甚感想的歌。
《躺在你的衣柜》。再来一次。背后的布景很有味道。大小重叠的木盒子。
《烟火》。合唱吧、合唱吧……
有人大叫:“陈绮贞、我爱你!”老师听到了:“我也爱你们!”自然,又是尖叫一片的应和。
《小步舞曲》。大爱啊!同时又听到很多哼哼唧唧。
《我的骄傲无可救药》。你是我们的骄傲。
《女明星》。老师换了一身衣服。很率性的裤装。从前在DVD中看到的场景终于成真了!老师竟然走下台了!虽然在移动板上,虽然周围是重重的保安,虽然只有零星几个VIP握到了她的手。但,她还是坐到台下唱了两句。周围的孩子都疯了。尖叫连连。
《等待》。很活泼。傍唱的男声很有味道。
《让我想一想》。我开始觉得危险了。你一个暗示,那么多人心领神会地配合。这是一种危险的力量。
《吉他手》。老师介绍了所有伴奏,单是不介绍小虎。可是记得,她说过的,这首歌是写给那个人的吧,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唱歌的间隙,一个眼神的交汇,“就算是短短一秒钟”,她笑得很甜。
《最初的起点》。轻快的要飘起来了。
《旅行的意义》。标志性的背包、机车帽。你说,隔了一年多,你又回来了!喜欢听你这样说,感觉离我们很近。总会想起上次巡演时歌迷签名横幅里的一句话:“Cheer,你是我旅行的意义。”始终让人感动的一句话。始终让人感动的一首歌。
《漫漫长夜》。有了你的歌声,才觉得时间飞逝。
《和你在一起》。也是第一次听到。汗颜了。
《孩子》。从前并不是太喜欢的歌曲,听过live版本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了。
《距离》。再一次的清唱。你说,这首歌和符合你现在的心情。啦啦啦……
《每天都是一种练习》。也属于温暖励志系的。听完了前奏才想起录音。一阵手忙脚乱,就错过了开头。
《鱼》。绝对意外了。居然会带上这首歌。也是全场大合唱。
《when I after 17》。貌似是它作的结尾?额,太high了,我的记忆有些紊乱……
中间给姐姐拨了电话。其实是打算通话到手机没电的。这种事情,感觉上很浪漫,但我不知道通过麦克风放大的声音再通过电波传递,会失真成什么模样。大抵也没有机会知道吧。
姐姐听了两首,发了简讯过来:“两首就够了,足够我回味了……阿根廷对德国……大战之际,能听到天使的吟唱,让我充满感恩……”额、老师说,昨天她支持的球队失败了。巴西队啊……
中间有不少小插曲。譬如反复的安可。譬如那些连连的尖叫和“我爱你”。譬如你两次那看向小虎。譬如被提醒念感谢主办方名单那段。譬如那个飞吻。譬如最后返场的叮嘱。还有那个允诺。
出场的时候,外面又开始下雨了。去年结束后,也是倾盆大雨。是你用歌声洗涤过这座城市,和我们的灵魂吗?
老师,你说你会再回来的。我现在就开始期待了……
![]() |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