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我妹聊出了家庭群
新年第二天,我在我家大家庭群里进行了一整天的空前积极互动。
话题是由沈阳目前的yi情引起来的,我二姑先是在群里发了条自录的视频,说自家小区四周又被围起来了,表示很担心,问其他的姑姑们这是什么情况。我大姑和我老姑表示不知情,因为互相住得比较远,没有可借鉴的理由。失去了参照的二姑就有点毛了,开始在群里碎碎念。
我站出来安慰二姑:别担心,未必就是自己所在小区有情况了,否则你们小区所在街道早就发通知了,之所以突然严格了起来,最大的可能是各街道只是在按照规章制度各司其责,如果说去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那么今年都有了经验,学会该干嘛干嘛了,能按部就班是好事,不用过分担心。
二姑听了我的劝说,表示“很有道理”,大姑也同意我的观点,说我“言之有理”。
二姑的心结解开了,又和大姑、老姑聊起上周的体检来。大姑表示最终的体检报告还没拿到,但血压高已经实锤了,眼下沈阳yi情紧张,又不敢去医院继续诊断,虽然身体没任何症状,但还纠结之前给开的降压药还要不要吃。
二姑和老姑先后“悬丝诊脉”一番,给大姑搞得更犹豫了,我直接艾特了大姑娘的独生女,也就是我大妹妹出来关怀一下。大妹妹表示“没事儿,没症状就不要吃,因为是药三分毒”,但我二姑和老姑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之前的经验是因为我爷爷奶奶都有很严重的高血压,我几个姑姑也都有高血压,(家里唯二血压正常的是我爸爸和我老叔),她们的印象里爷爷奶奶都是一直在服药的,轻易自行停药真的可以吗?
于是,我就在线把我知道的一些有关高血压的知识按照一定脉络和重点都打字敲给她们了(我老姑耳背经常听不清语音),发送之前还让我学医的妹妹帮忙把关了一下。几个姑姑很赞同我的说法,我二姑表示“大侄儿跟我网上查到的说法一模一样”。
我大姑很好奇地问我:“你又没高血压,你怎么对这病这么清楚?”
我说:因为爷爷奶奶都有高血压,你们也早早显现出症状,所以我一直很在意这方面的学习,在我学医的妹妹那里咨询了很久,也让她推荐我一些书来看,同时去年11月我发小麦麦因为高血压还突然住院了,陪护的几天里我跟主任医师也面对面学到了不少相关知识,都是留着备用的。
几个姑姑都夸我:大侄儿太有心了!生活得真细致!
老姑也感慨:你真的是不需要结婚,你比女人的心都细,能把自己照顾那么好,还会关心别人!
我大妹妹可能是坐不住了,质问我:“谁说没症状也要吃药的,吃那么多药干嘛呢?哪有人劝人吃药的啊!”
我的回答是:症状消失不等于病灶消失,所以服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要自行停药。你妈也承认自己没有老老实实遵医嘱,而是在轻信自己的感觉,这是服药大忌。
同时,我还给她普及了一下高血压患者“体质耐受”的概念,体质耐受的人即便血压数值很高,本身也很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麦麦就是如此——血压200多,但本身没感觉,跟好人一样,到了医院直接被医生按住不让走了。症状这东西是靠不住的,极有可能自身仍有一定危险,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然而我大妹妹突然就退群了。
几个姑姑似乎没有发现这个细节,聊完高血压,她们又聊起了各自家里的供暖情况、聊起我四弟本命年了还没女朋友的现状、聊起沈阳yi情。
我没再说话,一直在观察她们聊天,字里行间突然发现一个隐隐的细节——几个姑姑似乎在日常遇到问题都不会向儿女咨询求助,而是更习惯于听取邻居、同龄人、公众号里的信息、或者自行去百度。
为了证实我的判断,我又搓滚轮回查了一下之前群里的聊天记录,越来越坚定了这个判断:哪怕她们几位在家庭大群里互相咨询,都不会去求助自己的儿女,甚至她们在大群聊天的时候,也不会艾特自己的子女,他们的子女也从来——从来没有跳出来发言参与过几个长辈的讨论。
几次主动参与讨论的就只有我。
于是我心里就默默吹了一句风凉话:都说“养儿防老”,可为啥该用的时候不用?难道只有送终的那天才算“养儿防老”,其余就都算打扰?不好意思用?不想用?想不起来用?没这个习惯?
不至于啊,自己的儿女难道还这么见外吗?我爸妈咋就不对我见外呢?
换个角度:即便做爹妈的见外,那做儿女的都想啥呢?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大家庭群,没事儿不知道进来看看、哪怕假惺惺关心一下长辈们聊的话题吗?看到问题没有及时纠偏的意识吗?
就有点理解不能。
我把这个问题丢到豆友群里,有友邻是这么回答的:也许用了几次,感觉不好用吧……
我家的事我会慢慢分析、慢慢调整,尽可能用我的所学所能起到我该起的作用。今天落笔成文,其目的是为了提醒一下有缘的各位同辈人、年轻人:
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年代已经慢慢远去了,这年头,一位70岁老人走的路可能远没一个30岁的年轻人过的桥多、一位80岁老人一生读的书可能没25岁孩子接受的信息量大,何况在信息社会,他们采集/分析/甄别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早已经远不如年轻人。
作为后代,其中一个义务就是反哺——利用自己的长处/所学/所得,去补充家里老一辈人的不足,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义务、一个不可推脱的责任,这个某种程度上比找人生孩子还要重要一些。
相对于复制自己的基因,这种反哺更具传承的意义。
还有就是:有可能有些老人非常倔强、异常自我,就认准自己得到的信息才是正确的。造成这样的结果,我固执地认为不该让老人全部背锅,作为年轻后代,其实早就应该相时而动、抓住机遇就夺走家里说了算的大旗,该篡权就篡权、该称王就称王;老子不给江山,自己可以智取、可以豪夺,这个不算以下犯上,而是为了家里更多的太平。
毕竟,老人会越来越老、倔强的人会越来越倔强,与其等到脚后跟的老茧需要用激光切割才行,不如在刚磨破袜子的初期就动刀干掉。难道非要等家里老人在社会上犯了事、上了热搜、被行拘甚至刑拘了,自己才懊悔不已吗?作为年青一代,是身负对老年人的监护义务的,这种义务不仅局限于生理上的监护。
我做得也不够,就共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