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祠
七月份放假的时候因为在家憋得慌,内地又有疫情,所以到了邻市海口走一遭。本来是奔着海南博物馆去的,但是当天所开的展馆太少,再加上本身已经去过多次,感觉没意思,就想到以前想去一直忘记去的五公祠公园。
仅需20元,当天仅有数人,非常清净,非常舒服。
五公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陆续续建至20世纪初,总体建筑依地势而构建,占地面积99亩,主要由五公祠、苏公祠、伏波祠、观稼堂、学辅堂、洗心轩和五公祠陈列馆组成,人们习惯以“五公祠”统称。(来源:百度百科)



该楼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楼高10米,被称为“海南第一楼”。


五公祠主体建筑的左边为「学圃堂」,清光绪15年(1889)雷琼道台朱采所建,“采购经史子集、课以经史辞章之学”,主要用于各地高材生的进修。
堂内目前作为小展厅,摆放有几尊大炮以及一个铜钟。铜钟为大明正统元年由海南卫指挥佥事张玉石同琼州知府程莹所铸。




苏轼谪居海南4年期间,对当地教育、文化发展做了很大贡献,1101年苏轼仙逝,同年修此祠以作纪念。
苏公祠前厅上有一块“南溟奇甸”的牌匾,是源于明朝名士丘濬所做的《南溟奇甸赋》,此后南溟奇甸成为海南的代称。


祠堂内部的牌位除了苏轼之外,还有另外两人的牌位。左边那位名为姜唐佐,当年师从于苏轼,苏轼甚重其才,是史载的海南第一位举人。右边那位名为苏过,苏轼的第三子,跟随苏轼一起前往海南,对海南当地的风俗习惯做了整理,并且已有“终老于海南”的想法。


苏公祠旁有一拜亭,亭内有一块国宝——宣和御碑 碑上刻着大宋徽宗皇帝的瘦金体,内容为宋徽宗瘦金体御书《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目前全国仅剩下两块,五公祠的碑最完整,最清晰。 下方两个坑是文革武斗时候枪击的。



拜亭背后就是两伏波祠,两位伏波将军分别是路博德和马援。 海南最早建伏波庙是在宋朝,明万历45年琼州副使戴熹又在府城西边的教场演武亭建“汉二伏波祠”,清朝先后有重修,雍正8年郡城文武捐修。清光绪15年朱采主持修建五公祠时,把“汉二伏波祠”迁建在五公祠内,并改名为“两伏波祠”,同时增建了拜亭。
路博德,西汉人,西汉元鼎5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令路博德为伏波将军,讨伐南越。路博德经过艰苦奋战,一举功成,并在海南设郡,从此标志着海南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马援,东汉人,为东汉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英雄气概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五公祠部分石碑图
https://www.douban.com/note/769960823/
https://www.douban.com/note/769960823/
🚧中。。。。。
兵部侍郎千夏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俄乌战争十年始末(五):大战的前奏——俄乌危机(2021) (8人喜欢)
- 俄乌战争十年始末(四):间章-泽连斯基时代(2019-2020) (5人喜欢)
- 俄乌战争十年始末(三):内战(2014-2015)part 2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