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晓炜:做自己擅长的
人到中年,开始探究职业选择看似已经太晚。但是,我想要探究它并不是因为后悔,而是因为自己不曾好好思量过这个问题,这个我认为生命里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尝试和行动中,认识自己的。极少有人从一开始就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做的事,而且在探寻的过程中更像是一种摸索和雕琢。如果在尝试中失败了,或觉得不合适,至少我们可以借此了解自己的特质。这也给了我们暂停和转弯的机会。
但是,我们常常受社会主流观点的影响,比如有些专业能赚钱,或由当时正处的外界情况做出专业或职业决定。 2017 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 Richard Thaler 说,“没有什么比基于兴趣选择职业更理性的。”早年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有一个弱点 — 他不会是一个很好的下属,所以他决定从事没有人对他‘指手画脚’的工作。在大学做学术研究成了他的选择。但后来他发现研究传统经济学理论非常枯燥,而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是观察人的经济行为。他开始行动。当知道两位有名的以色列心理学家要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他也跟去了。很快,半年后,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后来,开创了行为经济学,他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演讲给了我三点启发。第一,当自己不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时,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可先从自己不喜欢什么开始思考,也就是他所说的,在职业选择上用一种排除法。第二,在工作中,一旦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点,立刻开始行动。第三,人的天赋是非常细化的,持续地投入时间和专注力把它做到极致。 美国学者 Nissim Nicholas Taleb 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三大最有害的上瘾物是海洛因、碳水化合物和月薪。”前两者很易明白。为什么月薪会是其中之一?一份月薪表面上会带给我们安全感,但长期做一份工作,因为习惯了,人便会在舒适区滋长出惰性,不愿再去打破常规和接受新的挑战。因此要离开一份做顺手的工作变得很困难。当确定一份工作不再让我们继续成长时,说明它已经不合适自己。也许,此刻的我们还没有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但这样做至少可以让我们学到新东西,让我们保持一份尝试的勇气。冥冥中这可能会为下一个机会做准备。 每一个机会、每一段经历就像是生命长河里的每一个点,它们终会以某种方式连起来。乔布斯,已故苹果公司前 CEO,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上说过这样一段话: “ 你不能向前看去连接你生命里的点,你只能朝后看将它们连接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点将会以某种方式在你的未来里相连。你必须相信某些东西 — 你的直觉、命运、生命、因果等等。这种方法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它使我的生活变得不一样。 ” 直觉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我们常常在所谓的理性思考中丢失了我们的直觉,而做出偏离自己内心声音的决定。我们首先要能接受到自己的直觉。这需要我们让自己的大脑安静下来。乔布斯常年打坐,这培养了他对直觉极度敏感的能力。不断向内探索和自我内省能让我们更靠近自己内心的声音。 有些人认为,工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目的。我不敢苟同。当一个人花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那生活无疑便少了一份乐趣。所以,在决定自己专业或工作的选择时,我们应该首先探寻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而不是考虑赚钱。事实上,人生终了,好多人发现,只有做擅长的能赚到钱。我们要始终对自己的感受保持觉察,因为感受是真实的,体验它,我们就会听到内心的声音。
关于“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这个问题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可以有意引导孩子去问自己的一个问题。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去发现他们的特质并鼓励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作家Wayne Dyer 说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拥有丰富人生的基石。”人一生最大的幸运的是找到自己很想做的事。所以,无论年龄,去探寻“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这个问题都为时不晚。
-
爱自己多一点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4 14: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