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司汤达的《红与黑》,在镜子里发现自己的影子
好的小说是一面走在路上的镜子,人人都会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
放在几年前我可能读不懂这本书。
现在我却在这面镜子里、在于连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终于明白,这些年走过的路、经历的种种,真的是财富,不是白费的。不然读一本书可能比较难找到共鸣。
司汤达对每个人心里活动的刻画,详细又生动,这大概是看电视永远体会不了的吧!

主人公于连有着因乡下人出身而带来的长期自卑,同时他又拥有一颗高贵的心,还有着哲学家的冷酷与傲慢, 自命不凡着。
他不甘于平庸,所以有着想跻身于社会名流的野心,又有着对上层阶级和权贵的蔑视,这是多么的矛盾呀!

一个本性善良、敏感细腻的人,当他的野心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一心投入到虚伪和卑鄙的阴谋诡计中。
去瑞纳市长家做家教,和瑞纳夫人相爱;到拉莫尔侯爵家做秘书,一步步接触并进入上流社会。
对“让马蒂尔德爱上这个乡下出生的自己”产生一种征服感,甚至还为另一个上层社会权贵女人抄写情书。
这些都是他野心驱使下使用的手段心计。
想融入贵族圈,可又鄙视圈子里的每个虚伪的人。
他在大厅里的名流们高谈阔论时,转身离开,“此刻,他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贵族。”

爱情一词,拉丁文叫 Amor. 始于爱情,终于死亡。在此之前是无尽的惆怅、忧伤、欺诈、罪恶、沮丧。---- 《爱情赞歌》
于连真心爱的人至始至终是瑞纳夫人吧,她没有马蒂尔德与生俱来的养尊处优和傲娇,她的风度源于天性,自然朴实又温暖,能给于连看起来是‘平等’的爱情。后来瑞纳夫人宁愿牺牲声誉也要来狱中探视,这段爱情不再偷偷摸摸,可甜蜜时刻总是短暂的!
最后于连感叹自己在生命尽头如此迫近的时候,才懂得享受生活。
一个是已婚少妇,一个是贵族小姐。始终都是爱而不得。
于是于连拒绝上诉,死在狱中。
而文末,我没想到瑞纳夫人也选择了死。
这真的是‘始于爱情,终于死亡’啊!
ε=(´ο`*)))唉,爱情犹如阴晴不定的四月天,太阳刚刚普照大地,顷刻间即蒙上乌云。

我也是一面向往爱情一面又害怕爱而不得、一面渴望金钱一面又讨厌成为金钱的奴隶、一面安然于现状一面又思进取、一面自卑又一面自傲地内心冲突和矛盾着!
但我努力在生活中找到了或者尝试去找那个“平衡点”,真诚地做自己 “Do what you want to do ,not what the others want to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