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1.涨工资会开心但并不会长久;2.评判幸福与否更多依据相对收入的高低;3.幸福感符合边际递减效应;4.过度执念会损人积极性。
心流: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又有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又恰好能应对,可能会触摸到幸福。心流是一种心里状况和体验,从事需要专注力和开动脑经的职业都会对此有共鸣。
积极心理学;分析评测目前的生活、反思自己的工作观和人生观,寻找到自己希望的人生航向,然后需要借助一个理性工具来认识自己,写美好时光日志。
叙事自由是与人的认知模式密切相关,人生的最大自由是叙事自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唯一能够有我们自己所掌控,就是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获得积极的思考方式:专注当下的生活、关注积极的结果、总结成功的经验、转换视角看问题、学习成长型思维。
保罗·多兰:当我们盲目最求某些特定叙事,并希望周围的人都按此行事时,我们就掉进了叙事陷阱。
1.把注意力从消极念头转化为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上,如记录生活中的幸福三件事、成就三件事,发现自己以前忽略的积极角度;2.觉察和调整自己的消极思考模式,用更理性的认知框架去替代,如写下自己在事情发生时的情绪、想法,找到其中的逻辑不合理之处,改成更符合现实理性的角度;3.发现自己的目标方向,看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找到一条缩短差距的路线,从而激活自己的行动力,如写出自己的理想生活,盘点自己现在的一天活动,从实现第二天的校园网开始付诸行动。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心理上的不自在,需要建立一个积极、更灵活的叙事框架,给人生发展赋予更多的可能性,让人自如的掌握和调整人生方向。转换为成长型思维或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你担不担心自己以后没有办法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首先在心态上,我觉得这就是一代人的命,说白了,孩子的路不是靠大人铺就的,就像我的路也不是父母铺就的。我能够给他的会尽量给,但有些东西还是要靠他自己去争取。很多时候人的认知模式都是我认为事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当看到现状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自己就会特别拧巴。但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期待美化了事实。我觉得坦然面对事实本身,然后你才能去想着做些什么让他变得更好。
破圈:就是从社会叙事的陷阱里爬出来,需要艰难的自我审视和内心探索。
内在动机指的是人们为自己做某件事,真正的自主意味着人们的行为来自于自己的真正选择。
人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生活在对失败和失去尊重的恐惧之中。人们感觉自我价值依赖于特定结果时,即自我卷入。
我们为之忙碌和追求的,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自我还是工具。
现实的残酷在于,很多你想坚持的东西未必一直给你机会。很多东西,不用想清楚再去做。
控制感是应对焦虑与压力,使内心平静下来的良药。我们进入风险社会,潜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成为人们焦虑和压力的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