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我走进《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关掉电灯后,他继续再那里自言自语。当然是灯光,但这个地方必须干净舒适。不需要音乐,肯定不需要音乐。你也无法在一个吧台前保持自己的尊严,尽管在这个时刻只剩下这个了。他到底害怕什么?这不是害怕或恐惧,是一种他太熟悉了的虚无。一切都是虚无,人也是一种虚无。所需要的只是灯光和某种程度的整洁。有人生在其中,却从来感觉不到,但他知道一都是nada y pues nada y pues nada(除了虚无还是虚无)。我们在虚无的虚无,愿人都尊你的名为虚无,你的国为虚无,愿你的虚无行走在虚无,如同行走在虚无,赐给我们虚无,作为我们日用的虚无,虚无我们的虚无,因为我们虚无我们的虚无,并虚无我们没有遇见的虚无,把我们救出虚无;除了虚无还是虚无。歌颂充满虚无的虚无,虚无与你同在。”-----欧内斯特.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一开始关于海明威我只知道他的《老人与海》但从未去读过,在空虚的时光里想要读一些好的书籍来慰藉自己的内心,无意中买了他的《气力拉扎罗的雪》。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我读了第一篇文章后,我整个人都蒙住了不知道他在写什么,只知道一男一女在对话着,冗长的文字全是他们的对话,虽然读不懂,但这种写作方式还是受益匪浅的。于是开始翻开他的第二篇文章《大双心河》,独到两页我就把书丢到一边了,这种描写方式我真的不太“感冒”。第二次翻开这本书,是在我实在不知道看什么的时候,只能耐着性子把书读了大部分,但是除了内容读懂了,他想表达的思想我还是不能理解。第三次打开这本书我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尝试去读完它,当我读到这篇《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我整个人被带了进去,仿佛自己的灵魂收到了重重地一击,整个身体冒着凉气。
文章中三个人,让我审视了一遍又一遍。他们不是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写照吗?青年人拥有爱情工作和自信,可是厌倦着一切,相对于为一个老人多等一小时关门他更愿意早点回家多睡一个小时。中年人没有爱情,没有自信,患有严重的失眠,愿意和那些同样在夜里需要灯光的人待在一起。老年人耳聋,有钱,被虚无折磨想要自杀。那份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孤独虚无的内心,向往着一个干净明亮的咖啡馆,一个能容得下自己干净的纯粹的安静的地方。读着读着作者写出的凄凉孤独感,更准确说是虚无感把我整个人笼罩了起来。仿佛我就是那个年轻的男子正拉下金属窗帘想要回家睡觉,一会儿我又成为中年男子一人躺在床上看着手表听着滴答声难以入眠,最后成为了那个老人,坐在咖啡厅的一个座位上,正是那个遮住电灯的树叶投下的阴影里的地方,这里的灯光很明亮最主要是真的很干净,我手里拿着酒杯想着过往。